沙棘嫩枝全光雾插育苗技术

时间:2022-09-20 07:00:15

沙棘嫩枝全光雾插育苗技术

摘 要:本文从苗床设置、扦插育苗及苗期插床管理三个方面重点总结了沙棘嫩枝全光雾插育苗技术要点。

关键词:沙棘嫩枝;全光雾插;育苗技术

1 苗床设置

1.1全光自动喷雾装置的设置 修建蓄(晒)水池,水池一半修在地下,深×宽×长为1 m×2.5 m×5 m,内放自吸式水泵,蓄水后用塑料膜覆盖有利于提高水温。除上述水源外,供电不正常的地方,需建立一个3 m高、2 水塔(可用油桶、水箱、铁皮箱等),打开水阀门,双长臂在水的反冲作用下绕中心旋转喷淋。

1.2作床 选择背风向阳,无建筑物或大树遮光,地势高,近水源、电源的地方按照双旋臂长为直径画圆设置苗床,周围用砖摆成圆环,为了作业方便,苗床的中间铺设砖道,宽度为35 cm。为保持苗床的通透性,在苗床的底层要铺设10 cm厚的河卵石,中间覆盖10 cm的粗沙,上层为10~15 cm厚的河沙。扦插后通过间歇喷雾,可使苗床既有足够的水分,又能保持透气性,同时沙层有足够的氧气供根系发育之用。

在苗床周围要修排水沟,防止床面积水,影响成活率。在圆形苗床中间砌一个水泥基座,起固定喷雾设备的作用,喷雾设备的双旋臂离床面的高度为30~40 cm。苗床的周围应设置防风障。

2 扦插育苗

2.1插前准备

2.1.1建立良种采穗圃 这是良种繁育的基础,此项工作应在扦插前1~2 a进行,株行距为1 m×2 m,株高控制在1.5 m以下,采穗圃也可以与建果园相结合,株行距1.5 m×4 m,株高2 m左右,早期间作农作物,或用留床苗作为采穗圃,使用3 a后,采取稀疏和强度修剪。采穗圃要加强水肥管理,以利培养壮苗,多出枝条。

2.1.2采条时期 因各地气候差异,沙棘新梢开始生长的时间不同,应根据当地枝条发育状态确定具体的采条时间,总的要求是沙棘新梢处于半木质化阶段。多在6月中下旬选择无风天进行,阴天效果最好,具体时间应在早晨或日落后剪取为宜。在穗条充裕的情况下,采取树冠中上部枝条,尽量使用带顶尖枝条,扦插成活率高,苗木生长量大,质量好。

2.1.3枝条包装运输 从母树上剪取的嫩枝叶易失水萎蔫,且大量枝条堆放一起易发生潮热,影响生根。所以在剪取嫩枝后,要随采随扎成小捆,并立即运至阴凉处,喷水保湿。如远地采条,应将采下的嫩枝直立放入盛水容器内,下半部浸入水中,置阴凉处,遮阳盖严,及时运回进行剪穗。

2.1.4插穗剪制 剪穗应避免阳光直射,宜在室内进行。穗长10~15 cm,剪口平滑,防止裂皮,摘去下部2/3叶片,按50根一捆捆好(下端整齐)放在阴凉处喷水保湿。

2.1.5生根药剂处理 据试验,ABT生根粉(1号和6号)、吲哚丁酸、萘乙酸等类生根促进剂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插穗的生根率。具体用法为:ABT生根粉使用浓度100~200 mg/kg,浸泡插穗下端3 cm,浸泡时间为2~3 h,吲哚丁酸50~100 mg/L,时间为12~14 h,萘乙酸5~15 mg/L,时间为2~3 h,生根效果都很好。

2.2扦插作业 扦插苗床应平整细碎,扦插前1~2 d用0.3 %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淋床面,用液量为1 kg/。扦插选在太阳落后避开日光曝晒时进行作业,扦插前要将插床喷透水,按2 cm×7 cm的株行距打孔,孔深2 cm,随即将准备好的插穗插入孔内,保持枝条直立,扦插深度2~

2.5 cm,并用沙土将孔隙填满压实。边插边用水壶喷水或每隔数分钟利用喷雾设备进行喷雾,要使插穗始终保持湿润新鲜状态。如果当地风大,需在苗床周围围上防风障,以减少蒸发。

3 苗期插床管理

3.1喷雾及苗床管理 沙棘嫩枝离开母体后,由于呼吸和蒸腾作用消耗水分较多,需要大量的水分给予补充,特别是扦插初期,应确保扦插苗床的空气湿度达到80 %~90 %的条件。据有关专家测试,插穗叶片萎蔫1次,通过喷水可很快恢复,但生理功能恢复的时间需要10 h,因此水分是嫩枝扦插能否成功的关键。整个苗床扦插完后,需要按全光喷雾扦插的技术要求进行喷雾(全光自动喷雾装置可以自行控制喷雾与间隔时间),扦插初期,喷雾间隔一般3~4 min喷1次,每次30 s,7 d后间隔时间可延长至6~8 min,10 d后改为10~15 min喷1次,由于一天中水分蒸发速度不同,注意经常观察,使叶片表面始终保持一层水膜,一般中午喷雾间隔时间相对稍短一些。但并不是水分越多越好,原则上保持插床温度处于22℃~28℃范围不影响插条失水情况下,尽可能少喷雾,利于生根,病害少。

3.2防治病害 嫩枝扦插处于高温季节,频繁喷水湿度较大,插穗易受细菌的侵入,使插穗易受病害和腐烂,影响扦插成活,要经常进行打药,扦插结束当天傍晚用0.125 %~0.2 %药液多菌灵进行喷洒灭菌,以后5~6 d打药1次,直至苗木全部生根后(根系近木质化,约40~50 d)为止。

3.3追施营养液 插穗离开母体至生根前依赖自身储藏养分维持生命,碳水化合物、氮和磷是沙棘生根的主要能源。因此扦插后3~5 d开始叶面追肥,以满足生根的需求。可用0.3 %的尿素和0.2 %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药液量

0.25kg/)喷施,喷雾时间最好选择早晚进行,喷施后营养液在插穗叶片停留30 min后再进行喷雾处理,生根前每4~5 d喷1次,生根后每周喷1次,在插穗全部生根后,根系接近木质化时(约插后40 d左右),加施二铵1次,将二铵肥料均匀洒在床面,随后立即喷透水,施肥量

50 g/。

3.4移尿炼苗 嫩枝扦插通常为半个月左右生根,1个半月至2个月时,根系已发育完备,能独立从苗床上吸收水分和养分,此时应进行移床作业。一般按株行距

5 cm×10 cm移植于炼苗场,在起苗时应尽量减少根系水分的损失,一般随起随将苗根置于稀泥浆内,移植时切记不可窝根,要及时灌水使土壤与根系密接。为防止高温和保湿,移植床上应加盖遮阴设施并注意通风,移植半个月后,苗木生长正常时可撤去遮阴设施,此后按通常情况对苗木施肥、灌水和除草。

上一篇:山地人工林择伐相关问题探讨 下一篇:静置时光 分享“亲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