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南沅陵“死客子”话的调查

时间:2022-09-20 05:45:02

摘要:沅陵县地处湖南西北部,沅江下游,隶属怀化市。沅陵境内,主要有沅陵官话和乡话等方言,还有一种叫“死客子”的话与沅陵官话、乡话差异很大,“死客子”话位于沅陵官话和乡话的中间地带,前人对它没有研究。本文对沅陵“死客子”话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对“死客子”的名称由来、地域分布、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讲解,期待对“死客子”的后期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沅陵“死客子”话;研究现状;名称;地域分布

沅陵县隶属于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怀化地区北端,沅水中游,东与常德桃源、益阳安化相通,南与溆浦、辰溪接壤,西与古丈、泸溪、永顺毗邻,北与张家界交界,素有“湘西门户”之称,总面积为5850.21平方公里,人口64.8万。

一、沅陵汉语方言概况

沅陵县内有四种汉语方言。一种是通行于沅陵县内以县城话为代表的西南官话,我们称沅陵官话;一种就是乡话;一种是“死客子”,一种是“蝴蟆闹”。4万,其中少数民族35.36万,占总人口的54.5%,有汉、苗、土家、回、白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以苗族居多。

1. 沅陵乡话

沅陵乡话,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汉语方言语言,乡话区老百姓自称自己是“讲乡”([ko?耷 ?揶i?藜?耷?尢])的,他们把官话和湘方言叫做“客”,把乡话叫做“乡”。讲乡话的人口约23万,占全县人口40%。这种语言既不同于周边的西南官话,也不同于周边的湘方言,更不同于周边的苗语、土家语等少数民族语言。说沅陵乡话的人都是双语使用者,对内说乡话,对外说沅陵县城话(后文我们称之为沅陵官话)。而乡话以外地区的人不会说乡话,个别人会说,也是刻意学的。

乡话地区,东部、南部及西南部与湘语辰溆片接壤,西北角、北部与沅陵官话或“死客子”话接壤。

2. 沅陵官话

沅陵官话以沅陵县城话为代表,由于地域关系,内部有些差异。

沅陵人认为交流起来有困难的、可懂度较低是南部片(沅陵人称”“死客子”话)和西北部片(沅陵人称之为“蝴蚂闹”),下文重点述及。

沅陵官话是一种优势方言,县城以外的人语言都向沅陵官话靠拢。即使是说乡话和说“死客子”话的人,对外都使用沅陵官话。因此,沅陵官话对沅陵境内的其它方言影响是及其深远的。

3. 蝴蟆闹

蝴蟆闹的主要分布在沅陵县的深溪口乡、北溶乡、萧家桥乡、借母溪乡、明溪口镇,以及永顺、张家界与沅陵交界的部分乡镇。北与西南官话的常澧片交接,南与乡话在沅陵的深溪口乡、二酉乡直接接触,且西南官话的吉永片交接。这种方言也还没有人调查过,其语音特点及系属有待调查。

二、研究现状

1. 研究现状

关于沅陵方言的研究,以往的研究的重点都在沅陵乡话上,相对而言除沅陵的乡话外的沅陵方言研究成果较少,至于南部片的“死客子”话几乎没有人做过详细调查和描写。

2009年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向海洋的毕业论文《沅陵乡话语音研究》中提到沅陵“屎客子”话(此处照用他的称法,沅陵官话“屎”“死”同音),他说,“屎客子”的主要分布在沅陵县荔溪乡、麻溪铺镇、凉水井镇、乡、二酉乡、以及古丈的山枣乡、草潭乡与乡话直接接触的狭长地带;其中乡话区内部也有零星分布。

他认为“屎客子”话的前身是是沅陵乡话。理由有两点:1.从地域上看,“屎客子”与乡话紧密相连,在乡话与西南官话、辰溆湘方言相接触的狭长地带中央,往往有“屎客子”分布,也可以说是被乡话与西南官话和辰溆湘方言所夹。2.从声韵上看,声母和韵母上具有辰溆湘方言的特点,也具有乡话的特点;也具有西南官话吉永片的特点。基于以上两条原因,他认为“屎客子”当为一种过渡性方言,其语音夹杂有乡话、官话和湘方言等多种特点,它的前身应是乡话,因为与湘方言、官话的长期接触,在“屎客子”地区,乡话不是突变,而是逐渐演变,演变成今天的混合语格局。

在古丈县也有叫“死客话”的方言。古丈县位于湖南省西部,隶属湘西自治州,古丈东部与沅陵县接壤。曹志耘(2007)谈到“古丈县东南部业主乡的湾溪沟、洞坪村,说一种叫做“死客”的方言。”[1]并指出该方言湘西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邹晓玲(2011)谈到,“死客话”主要分布在古丈县东部的山枣乡的火麻村、公家寨及河蓬乡的苏家村。我们查看地图,这几个点所在的乡与沅陵县的二酉乡的棋坪村、清水坪村交界,这几个点位于乡话和当地官话的交界地区。

邹晓玲(2011)《湘西古丈县“死客话”的归属》对古丈“死客话”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文中介绍了“死客话”的声韵调系统,并着重与周边湘语辰溆片的音韵特征做比较,证实“死客话”具有湘语的典型特征,应该划归湘语辰溆片。

2. 相关研究

对于沅陵“死客子”话,没有人做过系统研究。因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沅陵“死客子”话与辰溪、溆浦、泸溪方言很接近,并且这个地域与泸溪、溆浦、辰溪交界,因此我们关注湘语辰溆片的研究。

《湖南省志·方言志》(2001)此报告系统地描写22个方言代表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并对102个方言点的声调、84个单字、56条词语进行了对照。泸溪、辰溪和溆浦三县在这102个方言点之内。

《怀化地区志·方言卷》(1999)主要由怀化本地一些语言工作者撰写,提供了辰溪和溆浦县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方言材料,值得参考。《泸溪县志》(1993)、《辰溪县志》(1993)和《溆浦县志》(1993)也均有方言章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溆浦方言研究》(贺凯林,1999),对溆浦方言语音、词汇和语法均有描述,内容较翔实、材料客观,是溆浦方言研究的重要成果。

比较重要的单篇论文有:《湖南泸溪(浦市)方言音系》(瞿建慧,2005),《湖南溆浦(卢峰)方言音系》(夏先忠,2004),《湖南辰溪方言音系》(谢伯端,2010),《湘语辰溆片异调变韵现象》(瞿建慧,2009),《规则借贷与音值借贷——从湘语辰溆片假摄文读看借贷的方式》(瞿建慧,2010),《湘赣方言深臻曾梗摄开口三(四)等韵读同一等韵现象考察》(瞿建慧,2010),《从湘语辰溆片蟹摄字看同一语音形式的文白异读》(瞿建慧,2011)。

上一篇:浅论高职院校航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下一篇:操作系统课程的启发式教学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