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常揉“自醒”穴

时间:2022-09-20 04:41:53

一个急刹车,小丽差点就整个人扑到旁人怀里。突然惊醒过来的小丽,很是尴尬。小丽一边道歉一边纳闷,为自己在公交车上竟然站着都能睡着感到有点不可思议!看来,自己也被传说中的“春困”袭扰了。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在万物复苏的明媚三月里,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提不起精神,浑身懒洋洋的。尤其是上班族,本来工作压力大,睡眠就不好,在这个季节更是哈欠不断,一副疲态。在医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春困症”。

春天“犯困”有原因

严格来讲,“春困”不是病,是人体对春季气候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是冬去春来之时人的大脑血流量发生改变造成的,完全属于生理现象。那么,为什么一到春天人总是容易犯困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在冬天,人的皮肤和皮肤浅层的血管逐渐收缩,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血流量相对减少,此时供应大脑的血流量充足。可一到春天,气温回升,人的皮肤不再为保暖而过多地工作,皮肤的血管和毛孔渐渐地扩张,使血液循环加快,这就减少了大脑的供血量,脑的供血减少,输送的氧就少,在氧不足的情况下就容易犯困。

2.在阳光明媚、气温暖和的良性刺激下,春季时人们的活动增加,新陈代谢较冬天高,全身各个组织的耗氧量也随之增加,这样也容易使大脑出现缺氧而昏昏欲睡。

按摩穴位解“春困”

虽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可如果在工作或学习时出现困倦,就会大大降低工作或学习的效率。这时,可以按摩揉捏以下这几个“解困”穴,即可达到很好的驱困效果。

攒竹穴

位于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常常点按此穴,可排解体内的郁气,使气血畅通,从而起到消除头脑昏沉以及醒脑提神的作用。

具体操作:闭目,用大拇指的指尖,或指腹的前部点按1分钟左右,以感到胀痛为佳。开车者如困缠双目,可把车开到停车位停下,按上述方法点按,有醒神明目的作用。

太阳穴

位于眉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常常按揉此穴,不仅能提神,还可缓解头晕、头痛、眼睛干涩等症状。

具体操作: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形转动,持续30秒。此法适用于各类人群,但注意不可用力过度,以感觉酸胀即可。按摩的次数可多可少,可视大脑的疲劳程度来进行调整。

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央处,即头部前后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常常按揉此穴,可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具体操作: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此穴,缓缓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做5~10次。

玉枕穴

位于人体的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左右各一。常常揉捏此穴,可排解体内的郁气,使气血畅通,从而起到消除头脑昏沉以及醒脑提神的作用。

具体操作:两手拇指置玉枕穴处,做横向按揉30~50次,亦可用两手拇指指腹摩擦或两手拇指尖点按30~50次,每日1~2遍,局部发红发热为止。

风池穴

位于头后颈部两侧凹陷处。常常按揉此穴,不仅能提神,还能缓解眼睛疲劳,对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效果更好。

具体操作:保持身体正直,头后仰,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穴位处,做环形转动按揉1分钟,以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宜,反复做5~10次。

肩井穴

此穴的位置是在脊柱上端凸起骨头到肩外侧凸起骨头连线的中间点,即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常常按揉此穴,可达到通经活络、醒脑开窍以及消除疲劳的作用。可自己按揉或请人捏拿。

具体操作:将一手拇指、食指二指分别放在肩端自然出现的两个凹陷处用力点按,再以掌心放置揉摩肩部1~2分钟或更长时间。

大椎穴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经常按揉摩擦此穴,有醒脑明目、松弛全身的作用。

具体操作:先找准穴位,然后用一指推法,推5~10分钟;再用摩擦番100~200次。如搽点按摩液或正红花油等在穴位上,效果更好一些。操作此法应由家人或借助按摩仪施行,如果自己反背手能触摸到此穴位,亦可自我按揉点压,左右手交替使用。

中冲穴

位于双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常常揉捏此穴,可排解体内的郁气,使气血畅通,从而起到消除头脑昏沉以及醒脑提神的作用。

具体操作:先用左手揉捏右手的中冲穴1分钟,再用右手揉捏左手的中冲穴1分钟,然后比较一下两只手的疼痛感。哪一只手的疼痛感较明显,就再揉捏那一只手的中冲穴(注:哪只手中冲穴的疼痛感明显,说明这一侧的肢体较疲劳),直到双手的疼痛感相等时即可停止揉捏。

足五里穴

位于人体的。常常揉捏此穴,有固化脾土、行气提神的功能,从而起到消除嗜卧、四肢倦怠、肌肉痛、胸闷气短、头脑昏沉以及醒脑提神的作用。

具体操作:手法按揉捏拿每次5~10分钟,局部发红发热为止。

特别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甲亢等病人,不要让倦怠掩盖了慢性病发作的症状;一些传染病早期的低热嗜睡,也不可忽视。另外,机体缺钾,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类似“春困”的表现。

上一篇:常动脊柱助长寿 下一篇:妙用桃花巧祛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