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胆固醇只是听起来很美

时间:2022-09-20 04:17:50

胆固醇,又称胆甾醇,是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胆石中发现了胆固醇,1816年,化学家本歇尔将这种具有脂类性质的物质命名为胆固醇。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以脑及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在肾、脾、皮肤、肝和胆汁中含量也高。其溶解性与脂肪类似,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氯仿等溶剂。

胆固醇,有过也有功

有些人对胆固醇“恨之入骨”,是因为近20年来,几项有关的研究均证明,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患病率有明显的关系。国外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血清胆固醇水平在5.2mmol~5.72mmol/L(200mg~220mg/dl)时,冠心病患病呈相对稳定,但若超过此界限,患冠心病的危险就会随血清胆固醇的升高而增加。若血清胆固醇浓度在5.2mmol/L(200mg/dl)以下时,冠心病的发病可能就比较低了。但是,胆固醇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们也有好坏之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与冠心病日后发病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则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况且,胆固醇是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过分忌食含胆固醇的食物,易造成贫血,降低人体的抵抗力。还有,由于胆固醇通常与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部分维生素,部分常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等共存于膳食中,过分限制胆固醇,有可能同时限制了其他有益营养素的合理摄入,这对健康是不利的。

拒绝膳食中的胆固醇,就能切断体内胆固醇来源吗?

基于对胆固醇的偏见,很多人想从膳食中将胆固醇清除“干净”,似乎这样做就彻底切断了体内胆固醇的来源。其实,人体内的胆固醇仅有约30%来自膳食,而其余70%则是在体内合成的。在一般情况下,这二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如果严格限制膳食中的胆固醇,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将增加;反之,若从膳食中摄入的胆固醇较多,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将减少。因此,合理摄入胆固醇,是减少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增加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专家推荐了以下方法供人们参考。

1 多吃鱼

一项针对Q-3脂肪酸(存在于金枪鱼,鲭鱼,鲑鱼和沙丁鱼等鱼类中)对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进行的研究表明,当吃鱼的次数达到每周1次甚至每天1次时,能有效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2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整粒谷物和面包等纤维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能有效降低人体内低密度胆固醇的含量。营养专家指出,为了达到影响胆固醇含量的效果,膳食中的纤维必须达到15克~30克。

可以在早餐中加上一盘黑莓,在午餐中加入半碗扁豆,在晚饭中加入一盘全麦面食,再加上5个对半剖开的桃干作为零食。

3 多吃大豆制品

豆腐和膨化植物蛋白等大豆制品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学物质,叫作异黄酮。研究显示,这种化学物质有助于把危害动脉的低密度脂蛋白从人体中清除出去。

4 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

在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进行的研究显示,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与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成正比。专家建议,每天吃3份~4份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马铃薯、花椰菜、草莓、番木瓜和深绿色多叶蔬菜等,能提高人体血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从而提高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保证血管畅通。

上一篇:爷爷的灵丹妙药 下一篇:给土豆来个“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