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时间:2022-09-20 02:04:11

双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延安市人民医院陕西 延安716000)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双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护理及康复锻炼方法。方法:完善术前准备及科学的功能锻炼方法,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高度重视深静脉血栓的问题,防止DVT的形成,同时加强术后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

关键词: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康复锻炼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06-01 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疾患越来越具普遍性,但因其适应证严格,护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并发症。故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及康复锻炼对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我院2008年―2013年行双膝关节置换术30例,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有效的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病人,男17例,女13例;病因主要是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经精心的护理及有效的功能锻炼,30例经随访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2 术前护理及功能锻炼

2.1 术前准备: 术前备皮,卫生处置,过敏试验,床上大小便练习,备好术后用品如水垫、毛巾、安尔康等。常规术前禁食1 h、禁水8 h。

2.2 术前功能锻炼: 小腿肌肉锻炼:平卧时,将双足部用力往上钩,停5 s后放松,每天2次,每次15 min~20 min。指导病人行股四头肌锻炼:平卧,绷紧大腿前侧肌肉,膝关节尽量伸直,保持5 s后慢慢放松,每天2次。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术后配合,列举成功病例,增加病人信心,消除不良心理因素。

3 术后护理

3.1 生命体征观察: 术后进重症监护室,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及低流量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2 预防深静脉血栓: 术日即开始给予冰桶治疗机治疗,每次30 min,每日2次。用弹力绷带包扎双下肢,可减少静脉淤滞和增加回流,限制静脉的过度扩张,改善血液淤滞状态,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

3.3 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皮肤温度、感觉和运动情况: 了解有无神经血管受压,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膝关节局部的皮肤温度,切口、小腿及足部肿胀情况,如有麻木、疼痛及末梢循环不佳,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好处理。

3.4 引流管护理: 保持切口引流管及留置导尿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观察引流的量、色、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妥善固定各管道,防止导管脱出。严格交接班制度,勿使引流液倒流。更换引流袋或负压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3.5 术后: 术后去枕平卧6 h,抬高双下肢20°~30°,以利于患肢循环,减轻肿胀。

3.6 防止压疮: 用水垫及安尔康垫于后背及臀部,用软垫悬空足跟。每2 h翻身1次。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清洁。教会病人借助牵引床上的拉绳做引体向上运动,防止骶尾部组织受压过久。

3.7 术后心理护理: 双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常常因疼痛及各仪器使用,会出现焦虑、意志力下降等情绪上的不安表现,因此护士应细心观察、耐心做好说明解释工作,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情绪,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术后康复锻炼及护理

4.1 术日康复训练: 双下肢同时或交替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被动屈伸踝关节时操作者一手握住小腿下1/3处,另一只手抓住病人足跟,稍用力使踝关节被动伸屈运动、内外转动,每次10 min,每天5次[1]。术日即给予空气压力波治疗机治疗,每次50 min,每天2次。

4.2 直腿抬高锻炼: 术后第1天增加直腿抬高锻炼:在护士或医生指导下,用双手交叉抱住大腿中下1/3处,缓慢用力向上抬起大腿,同时使膝关节被动屈曲。

4.3 早期下床负重行走: 拔除引流管后双膝关节置换术后应早期下床负重行走。协助病人依次在床上坐―床边坐―床边站―室内保护下行走―室外保护下行走。教会病人从坐位到站立的相互转移。锻炼时循序渐进,勿操之过急。

5 小结

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及术后科学的康复训练,特别是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双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关键,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上一篇:居家护理干预对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下一篇: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