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亚信 第3期

时间:2022-09-19 10:49:58

警惕亚信 第3期

联手邦讯之后的新亚信凭借30%的市场份额成为移动BOSS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也由此,亚信顺势奏响了“拓展全电信”的强劲序曲!

4730万美元,这个数字的出现令国内移动BOSS领域风生水起。

2001年1月,Nasdaq上市公司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Nasdaq交易代码:ASIA)以4730万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专注移动BOSS的软件企业广州邦讯科技公司。由此,原来广州邦讯、南京联创、北京思特奇以及亚信等24家企业诸侯争霸的均衡态势被瞬间打破,联手邦讯之后的新亚信凭借30%的市场份额成为移动BOSS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也由此,亚信顺势奏响了"拓展全电信"的强劲序曲!

这是一个能感受到激情的收购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它的台前幕后。

邦讯出关

出关还是不出关,这是一个问题。

2000年9月的某一天,广州市邦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律智杰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健在深圳海关为这个问题伤了不少脑筋。

过关之后的目的地是香港的一栋律师楼,在那里,由三家大牌投资机构组成的联合投资方备好了协议书等法律文件,在此之前,该投资方与邦讯的融资谈判和尽职调查都已完成,邦讯此次赴港只需签字便可获得大笔资金注入。

不过关的念头是因亚信而起。在邦讯高管层从广州到深圳的路上,亚信首席战略执行官包凡获知消息后给邦讯总裁李健打了一个电话,要求立即就收购事项的重要条款进行谈判,然后便是一路的电话会议,到深圳后,邦讯在一家酒店接收到亚信发来的一厚叠传真文件……由于一时难以决断,两人仍然选择了过关赴港,但后来的事实发展已与原定计划迥然不同。

从深圳到香港,仅咫尺之遥,但在那一天,律智杰先生却把那次行程感慨为“一生中走过的最长的一段路”。在路上,两人打电话用完了所有的电池。邦讯内部激烈争论后决定推迟与上述投资方签署协议,转而与亚信进行实质洽谈。

作为移动BOSS领域的佼佼者,邦讯以大约10倍的PE值将自己出售,其决策倾向是安全,而不是未来可能的高利益回报。投身亚信,使邦讯直接通过了上市“关”,尽管按传统观点,委身于人的方式算不上“体面”,但实际效果却令人满意。邦讯的创始人和管理层股东在获得大笔现金回报的同时,也握有了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股票,邦讯的事业则融入了一个更大的舞台,更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也许是出于对“嫁做他人妇”之类的传统观点的回击,在采访过程中,当事各方都表达了日后剥离上市的可能性。邦讯真的会从亚信重新剥离出来单独上市吗?其实这个问题对于邦讯原来的股东已不重要,因为邦讯已经成为了亚信的邦讯。

在邦讯被收购的过程中,作为风险投资商IDGVC更像那个亦仙亦道的古代人物,悠然出关,从邦讯彻底脱身。通过亚信收购,邦讯原来的第一大股东IDGVC实现了风险投资的顺利“出关”。2000年初,IDGVC以360万美元投资获得邦讯23%的股份,不到两年的时间得到了约三倍的现金回报。“对于风险投资,这样的回报水平并不理想”,王树先生显然对自己操盘的邦讯一案尚有遗憾,“我们原来所期望的价位与最终的成交价尚有一定差距。”据称,美国著名投资基金Carlyle对邦讯的估值曾一度高达1.5亿美元,但随着资本市场环境的低落,该估值也迅速缩水。IDGVC最终选择亚信收购、放弃新一轮融资,一方面是为了尊重邦讯管理层的多数意见,另一方面也与其自身的现金回收压力有关(若与联合投资方签约,则只能实现股份增值,无法获得现金退出)。IDG很干净地从邦讯淡出,虽然消耗了亚信一大笔现金,但从远期来看,也减少了亚信在资本市场的波动患,因为风险投资注定是要退出的,若让VC持有大量股票未见得就是一件好事。

警惕亚信

亚信收购邦讯,看似情急之间的仓促出招,其实是蓄谋已久。早在2000年初,也是在邦讯的融资谈判接近尾声之际,亚信开始与邦讯商谈合作,但那一次邦讯选择了IDG的风险资金。“受当时外部环境的影响,双方头脑都比较热,对于合作的想法也更多的是务虚”,邦讯总裁兼CEO李健解释当时未能牵手的原因,“还有两个具体原因:亚信刚收购德康(也是一家计费软件公司)不久,正在忙于内部整合;而当时邦讯与IDGVC的融资事项已经谈妥,甚至资金都已到账。”

亚信对邦讯的“蓄谋”是基于对BOSS市场的野心。在收购邦讯之前,亚信与自己在BOSS市场上的几乎所有重要对手都进行过接触,最终选定了邦讯,据负责此案的亚信副总裁包凡称,是因为“看好他们的团队”。

对于收购邦讯的最主要原因,包凡有如下表述:“做完这个项目以后,亚信就成为了这个市场的老大。为什么我们要做老大?在中国做老大有很多好处。好处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有人,有人好,人多了,我们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更多的客户服务;第二,有钱,钱更多以后,可以更多的钱投资研发,研发出更好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第三,做了老大,我们可以制定游戏规则。”

在两家公司技术解决方案较为一致的情况下,亚信通过昂贵的收购来扩张市场不仅仅是出于提升规模经济和减少竞争的考虑,还有很重要的一点,BOSS市场的粘性很强,用户一旦采用了某一技术系统,便会因转换风险而被供应商锁定。同样从这个角度,尽管亚信主要使用现金的全资收购方式未能对邦讯团队成员形成足够的利益约束(邦讯管理层股东已经套现,手中持有的少量亚信股票也可在一年锁定期后抛售),但收购邦讯所带来的市场份额却可牢牢地控制在亚信手中。

市场规模的量变可以带来公司研发和服务水平的质变,正如亚信总裁兼CEO丁健先生所说:“如果不合并,在研发投入的问题上将面临尴尬:若投入大笔资金,只有两三个省的市场回报不足以弥补研发成本;若不加大研发力度,则迟早会遭到客户的抛弃,因为你老是没有新的东西。”

在果断出手之后,亚信将稳健整合。为最大程度地规避两公司的合并风险,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保持邦讯的独立运作,财务、人事、行政等支持部门首先融合,实质性整合从研发开始,然后逐步扩大到市场、销售和维护。

亚信收购案已经落定,但移动BOSS市场也许将再也无法平静。有投行界分析人士认为,亚信收购邦讯,让人看到了1994到1995年间欧洲制药业的系列并购案的影子,很可能将引发整个移动BOSS领域并购整合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变动的迹象还不仅限于移动BOSS,作为一直保持迅速成长的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亚信目前的胃口是“全电信”,而且收购邦讯一案得到了华尔街和多数投资人的正面评价,由包凡领衔的亚信战略发展部很难就此歇手。因此,从竞争者的角度,须警惕亚信。

上一篇:长天整合:阵痛前行 下一篇:虚拟电信:等待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