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

时间:2022-09-19 09:14:3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教育领域里,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面临新的要求下,我们在教育领域里进行了新一轮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一些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质量的提高呢?比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法进行教学活动呢?鉴于此,本文就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法的意义、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在初中语文运用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阐述,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教学上的参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目的在于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这里所说的情境教学法,指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目标,有意识地设计出以形象为主体、极具情绪色彩生动具体的情境,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他们积极进行具体生动的体验活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有效地理解和把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满足学生的期望。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我们还处于一种尝试和摸索阶段,必然会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一些问题出现。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处理?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看法。

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1.1有助于学生认知视野的开拓

在教学活动中,文本内容毕竟有限,这是文本的局限性。而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将文本内容合理地拓宽。当学生在教师拓展的情境中学习的时候,一方面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本身所涉及的一些知识,与此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涉猎到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社会人生以及大自然的美丽风貌,这自然有助于对学生的认知视野给予有效地拓展。

1.2可以有效地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本毕竟是抽象的一些东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仅仅只是对文本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必然比较枯燥。学生对于枯燥的东西,自然积极性不高。若果将枯燥的文本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动的具有色彩的一些情境,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必会高涨,原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继而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1.3有助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在情境教学中,情境只是触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一个触媒。对于这一触媒,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的方式和认识的深度。学生在认知、理解过程中,会对这些触媒积极展开不同角度的认识活动,进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2.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2.1为情境而情境,且功利性过强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主体地位出现,始终进行着被动地教学。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是被动地进行学习活动,俨然没有学习主动权,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出学生的自主灵动性。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学习积极性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上的不断更新发展,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应有的认识。即在教学活动中,积极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如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是对原有的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但是,我们的教师在实际中,为了适应情境教学方式,不论何种教学内容都进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为情境而情境,反而偏离了教学的目标,俨然不以利于教学活动。

2.2在情境教学设计中,对文本中心没有很好地把握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进行情境教学的目的在于对文本的理解和有效地把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为了更好地对让学生对文本给予理解,过多的设计一些情境,表面上看比较生动具体,也极易让学生理解。可是过多地对文本给予情境设计,导致对文本的内容的冲淡,对文本中心的偏离,不能够很好地让文本发挥出应用的功能。这主要在于对文本理解的不够透彻。比如在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不对岳阳楼记给予理解,而是一味地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如何设计,这样就脱离了对文本的理解,显然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2.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重了境却轻了情”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应该明白的是一切境的营造都是为情而服务的,是通过境的营造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只是对“境”的积极地营造,而忘记了在境中给予情感的有效地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味地对境进行构建,不去关注情感的渗透必然会曲解文意。只有充分地让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情境教学才能够到发挥出应用的积极作用。不如在《白毛女》中,我们的一些教师,在对情境营造中,花费了许多精力,尤其是对白毛女的穿着和居住条件等都营造的很好,就是到教学完结都没有对文本的思想内容给予准确地讲述。没有对旧社会给予抨击,而是将许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对“境”的营造上,对“情”忽视了,这自然对文本曲解了。

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法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

3.1在情境中积极提出问题,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有效地在情境中积极地提出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情境教学中,主要从问题上下工夫,即在情境中善于发问。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的时候,教师进行情境设计,教师要求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积极地发现大自然的语言,然后在课堂上汇报,在汇报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如“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你呢?”“那些因素是决定物候现象的呢?”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积极地引导初中学生对问题给予深入地思考,进而寻求到答案。

3.2积极地整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先进。在教育领域里,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功用已经达到了充分的肯定。在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中,同样可以有效地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地发挥出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巨大呈现功能,在一些需要多媒体的地方,让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强大音频、视频,以及动画的巨大功用,进行教学活动。比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的时候,可以生动地将诗歌表现出的意象呈现在屏幕上,在视觉上积极地刺激学生,同时播放音乐,用音乐激发学生对故乡的思念,让学生跟诗歌发生共振,促进学生对文本地有效理解。

3.3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来完成情境的营造,当然不够完善。倘若能够多让学生亲自体验,增强他们的体验,那么学生就会有更强烈的感受。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积极地跟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集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比如在教学高尔基的《海燕》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雨中的燕,增强学生的体验,进而促进文本的教学。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首先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法的意义,把握住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运用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1,29:123-124.

[2]韩善臣.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07:30.

[3]黄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4,11:28-29.

上一篇:高三班主任治班心得 下一篇:生本花开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