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里的鲶鱼效应――把人借进来

时间:2022-09-19 08:18:56

公司里的鲶鱼效应――把人借进来

编者按:一个公司经营时间久了,总会有老员工,特别是在一些经销商的公司里,很多员工都是跟着老板从一个小门店慢慢做起来的。这些老员工经验丰富,对公司忠诚度高,能吃苦耐劳……优点很多,但是缺点就是让团队缺乏活力。老板如何能让这种老员工的团队重获活力,又不伤害员工的忠诚度呢?有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借人。

句老话,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员

工管理也可参考此法,既是把别的公司员工,临时性的请到自己公司来,从事短期性的或是临时性的工作。

为什么要在别的公司借人?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具体又是如何来安排?

公司内部的员工团队在长时间工作后,往往出现创新能力下降,对工作对市场出现麻木,员工之间为了维护关系,即便是发现问题也不说,甚至不惜牺牲公司利益的情况出来。这个事情,光依靠员工的自觉性恐怕是没用了,完全指望老板也不成,毕竟,老板也不是神,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有时候连发现问题都做不到,虽然定期引进新员工也能起动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新员工好景不长,就被老员工所同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考虑使用临时性外借其他公司员工进公司的办法,对现有的员工团队进行促动。这具体的操作可参考如下安排:

1.先确定借什么样的员工进来,一般来说,请别的公司员工进来,主要目的是发现问题,促动员工,提升工作效率,所以,在人员选择上就有所针对,选择那些性格内向,但观察力强的员工,他们主要是发现问题;选择那些别的公司的老油子员工,他们熟悉各类公司问题,主要是来发现公司当前的漏洞;选择那些管理规范公司的优秀员工,主要是促动大家对规范化工作认识;选择那些创造力强的员工,他们能在公司里找出许多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出来。

2.具体的找人工作,得要老板亲自出面,经销商老板通过当地的同行关系,向这些老板提出人员的外借请求。

3.时间与频率安排,在别的公司临时的请人进来,不能搞成固定的,不然就会让员工摸索出频率和应对方法出来,而是要随机性的不定期安排,这些外借员工每次的工作时间控制在一两天之内,这时间不可过长。

4.在安排其他公司员工进来时,也得要考虑下其他公司老板是否也有把员工放出去接受锻炼或是学习的需要,若是对方也有此安排,则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增加双方老板的管理收益。

这些外借员工又能帮助老板发现和解决哪些问题呢?

1.发现新问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出于对当前公司环境的熟悉和麻木,自己公司出现的许多问题,不但员工发现不出来,老板有时候也发现不出来,一个以前未曾来过公司的局外人,却很有可能在刚进入公司时,当场就能发现问题。

2.打破员工之间的互相掩护

有些时候,员工也知道问题所在,但出于员工之间的横向关系维护,或是不想出头,奉行枪打出头鸟的保守思想,看见问题也不说,反正亏的又不是我的钱,管他呢。这外借的新员工,在公司里只是临时性的一两天工作,自然不存在对人事关系上的平衡考虑,更不管今后如何与这些员工相处,看到员工之间在互相掩护的问题,往往能直接发现并提出来,通过外借员工三番五次的发现员工之间互相掩护的问题后,这员工也不敢怎么互相打掩护了,与其等外借的员工给指出来,还不如我主动点给说出来,免得被老板指责。

如经销商物流中的车队管理,许多经销商公司里的送货车越多,送货效率就越低,司机之间互相掩护,遵循平衡原则,即便是能提升效率的也不提升,导致车辆成本越来越高,有的经销商老板就不定期的在外面请那些跑单帮的送货司机进来,临时性的送送货,利用外部司机的送货效率和成本,来对比本公司司机的送货效率和成本,以此来警示和刺激司机们。

3.对创新的促进

碰撞才有创新,这老员工之间已经是高度的熟悉,互相之间的认可度也相对较高,从思想到行为都日趋接近,也就很难再产生什么创新了,而这外来的员工,就像条鱼一样,搅动了一潭死水,外借员工所带来的新思想新做法,与当前的老做法老思想必然会产生碰撞,这多次的碰撞之后,一些适合自己的公司的新方法就有可能被创造出来。

4.正面示范作用

员工的工作是要有目标和标杆的,现在老板们越来越懒,躲在自己的豪华办公室看电脑的时间越来越多,肯下市场的越来越少,老板已经逐渐开始失去作为标杆的条件,而当前的员工群体之中,出于保护自己的需要,又很少有员工肯站出来,起到多少正面示范作用。这从其他管理规范公司请进来的员工,就是个非常不错的标杆,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来自那些管理规范,作业流程清晰的先进公司的员工,将对自己的未来的规范化,作业流程清晰化起到一定的证明和引导作用。

5.让老员工产生危机感

老员工在长时间工作后,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自大感,一般员工不敢指责老员工,老板也不好拉下脸来指责老员工,更使得老员工愈发的牛起来, 时间一长,老员工只有安全感,没有危机感了。这外借员工可不管这一套,进来之后,看到老员工身上出现的什么问题,往往会直接给说出来,这下老员工自然也就坐不住了,甚至开始要反思自己的工作和思想方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同时,看到更优秀更有本事的员工在公司进进出出,老员工的安全感也就逐渐丧失了,而危机感也逐渐加强了,这工作态度接下来则会端庄许多。

同时,老板保持这个外借员工进公司临时性工作的制度,时间一长,也就等于在许多公司都给自己储备了一些临时性员工,如果遇到一些突况,例如突发性市场活动,或是员工的突发性离职,这也是一只可以迅速组织起来的人力资源力量。

(责编 朱禹韬)

上一篇:乡镇市场“特殊”定价 下一篇:集成灶 从认知到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