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加固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时间:2022-09-19 06:25:37

砖混结构加固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多数的建筑结构都需要加固维修。对原有建筑工程进行加固,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砖混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对需要加固的建筑,要根据房屋结构鉴定报告,只要选用合理的加固方法,认真组织设计,规范施工管理,就能达到加固的目的,以此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和改善房屋使用功能,提高结构的延性和增强房屋的整体耐久性。文章对砖混结构质量控制加固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砖混结构;建筑工程;加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地基基础加固的质量控制

地基基础控制常采用加大基础底面积法。当基础偏心受压时,可采用不对称加宽;当基础轴心受压时,可采用对称加宽。在灌筑混凝土前,应将原基础凿毛,刷洗干净,刷一层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增加新老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加宽部分的主筋应与原基础内的主筋焊接;条形基础应分批分段间隔施工,每单元长度为 1.5~2m。

2 墙体加固质量控制

墙体质量控制常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法,砂浆强度等级大于等于 M10,宜采用水泥砂浆,厚度 35~40mm,钢筋网采用细密点焊钢筋网或钢板网。铲除原墙面抹灰层,将灰缝剔深 5~10mm,用钢丝刷净残灰,吹净浮灰,洒水湿润,喷素水泥浆一道。对于非普通砖墙还应涂刷胶质界面剂一道。墙体存在裂缝时,应先对裂缝进行压力灌浆处理。钢筋网与墙体采用双面加固时,用 S 形 Φ6 钢筋机械钻孔穿墙对拉,灌M10 水泥砂浆锚固,间距为 900mm 左右,呈梅花形布置;采用单面加固时,用 L 形 Φ6 钢筋凿洞(60mm×60mm×120mm)填 M10 水泥砂浆锚固,间距为 600mm 左右,并呈梅花形布置。对于空斗墙宜采用双面配筋加固,锚固筋应设在眠砖与斗砖交接灰缝中。钢筋网与墙面的固定应平整、牢固,与墙面的净距离宜大于等于 5mm,网外表保护层厚度应大于等于 10mm。竖向钢筋应连续穿楼板,为避免钻孔太密,造成楼板过大损伤,在楼板处采用集中配筋穿过方式,钢筋规格为 Φ12@600,上下各搭接 400mm,端部焊 Φ6mm 横筋两道,以便与钢筋网绑扎。钢筋网四周应与楼板或大梁、柱或墙体连接,可采用锚筋、插入短筋、拉接筋等连接方法。穿过墙体或楼板的钢筋插入孔洞后,应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实。钢筋网砂浆面层应深入地下,埋深大于等于 500mm,地下部分厚度扩大为 150~200mm。当钢筋网的横向钢筋遇有门窗洞口时,单面加固宜将钢筋弯入窗洞侧边锚固;双面加固宜将两侧横向钢筋在洞口闭合。门窗洞口处,若门窗樘与墙面缝隙过小,U 形筋无法穿过封头,可在门面樘上钻孔,抹面可到门窗面。洞口四角(四周)各加 2Φ8 或钢板网加强。砂浆面层优先采用喷射法施工,采用中砂或粗砂,配合比准确,拌合均匀。喷射时,喷头与受喷面垂直,砂浆面无干斑或滑移,待砂浆收水时,立即抹平压光,并注意养护。

3砖柱抗震加固质量控制

砖柱质量控制常采用混凝土围套加固法,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 C20,围套厚度大于 100mm。竖向钢筋应通长设置,下端伸至基础顶面,中间穿过各楼层,上端伸至加固层上层楼板或屋面板表面。箍筋应穿过主梁,当梁高小于 400mm 时,在梁的上下表面,用较大直径的加强箍等代替。由于砖混结构建筑主要以脆性材料为主,不具有延性,在地震作用下极易破坏,因此,要对不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砖混结构房屋进行加固,提高结构安全性、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4 混凝土梁加固质量控制

混凝土梁的控制常采用加筋法又称增大截面法。新加钢筋与原梁应有可靠连接和锚固,保证共同受力。主筋直径 12~25mm,U形箍筋宜与原有箍筋直径相同。新增混凝土最小厚度为 60mm。原构件清理至密实部位,表面粗糙、清洁。焊接时,先对原钢筋进行除锈处理,为降低焊接高温对原有受力钢筋的影响,应采用卸荷焊接措施,逐根分区分段分层进行。新浇混凝土应具有收缩性小、粘结性好的特点,尽量采用喷射施工。

5 混凝土楼(面)板加固质量控制

对于细微裂缝常采用表面处理法,有骑缝、全部涂复修补两种。前者适用于稀而少的裂缝,后者适用于细而密的裂缝。材料应优先选用粘着力强、不易老化的材料。对于活动性裂缝应采用延伸率较大的材料。涂覆前,先用钢丝刷将混凝土表面刷毛,清除杂物,用水冲洗干净,干燥后再用环氧胶泥、乳胶水泥等嵌补表面缺陷,最后均匀涂覆,且不得有气泡。

6 结构整体性加固

结构整体性加固常采用新增构造柱、新增圈梁等方法。新增构造柱,截面 250mm×300mm,混凝土等级大于等于 C20,纵向钢筋大于等于 4 小于 12,箍筋 Φ6@200,顶部及楼板处各 500mm 范围内应加密。外墙转角采用 L 形等边角柱。与墙体可靠连接,在楼层 1/3 和 2/3 层高处、室外地坪处、原外墙基础大放脚处同时设置拉接钢筋和销键(240mm×180mm×180mm)与墙体连接,也可沿墙体高度每隔 500mm 设置压浆锚杆或拉接钢筋与墙体连接。新增构造柱应做基础,埋深与外墙基础相同。拉接钢筋采用 2412mm,长度大于等于 1.5m,紧贴横墙布置,一端锚在新增构造柱内,一端锚入横墙的孔洞内。新增圈梁,混凝土等级大于等于 C20,纵向钢筋大于等于 4Φ8mm,箍筋 Φ6@200,两侧各 500mm 范围内应加密。与墙体可靠连接,圈梁采用销键(180mm×l80mm×圈梁高度)与墙体连接。

代替内墙圈梁的圆钢拉杆,在原墙体锚固时,应采用钢垫板,拉杆端部应加焊相应的螺栓。圈梁混凝土宜连续浇捣,不得在距钢拉杆或横墙 1m 范围内留施工缝,圈梁顶面做泛水,底面做滴水线。钢拉杆应张紧,做防腐处理。新增构造柱、圈梁、钢拉杆应连成闭合系统,或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屋盖可靠连接。

总之,砖混结构房屋加层加固工程,在加层加固之前对原建筑进行现场检测及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加层后结构新增荷载的情况和检测所得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强度为依据,在确保该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作为最重要指标的前提下,对砖混结构建筑工程采取加层加固的方法与具体技术措施,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砖混结构目前的采用受到限制,但仍在一定地区应用。砖混机构的房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在设计与施工方面没有考虑完善,材料的选用及其质量方面没达到要求,还有房屋耐久性方面、遭受灾害等方面的缘故,使房屋的建筑结构需要进行加固的处理。加固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来完成,如既有建筑在功能的改造方面的加固处理、对结构发生裂损的进行补强处理、房屋整体的结构进行可靠性的加固以及对单位构建截面承载力进行加固处理。

上一篇: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项目管理在监理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