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9 06:06:10

眼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眼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策略,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方法:建立、健全护理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结果:护理人员安全质量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专科护理质量达标。

结论: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制订更为有效可行的方法,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使护理质量不断攀升。

关键词:眼科护理风险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18-01

1眼科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原因分析

1.1眼科患者的特殊性:由于眼科患者视力障碍,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暗室内碰伤等安全问题的几率比一般患者高,例如:①眼部疾患造成视力障碍或病情需要进行眼睛遮盖包扎,造成患者行动不便,自理能力下降,易发生跌倒和撞伤。②眼科手术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或小儿,护士多为眼科专科护士,对患者全身病情估计不足,解决问题的经验不够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1]。③依从性差:某些患者存在久病成医的思想,自己私自服用药物,不配合检查、治疗及手术,影响疾病的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发生意外。

1.2眼科职业的高风险性:由于眼的生理特性及重要性使眼科职业面临较高的风险性。视功能障碍是眼科患者最关注的问题,对视力恢复的期望值过高,告知不到位会留下安全隐患。眼科手术发生并发症导致视力下降是引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尽管多数并发症是难以避免的,非责任性的,但患者家属总是以术前不知情,和院方各执一词发生纠纷。

1.3护理人员因素。

1.3.1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过重:病区内患者大多视力障碍、行动不便、护理操作多、治疗任务重。在病区患者多,工作量加大时,护理人员负荷加重,易出现安全问题。

1.3.2责任心不强:眼科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精确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应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护理人员由于粗心大意,忽视了“三查七对”制度,凭习惯、凭经验操作,出现眼药水点错眼,误把健眼当患眼等安全问题。对于阿托品等特殊药物更应注意,如给青光眼患者点错可诱发青光跟急性发作,使眼压升高,严重时可造成失明。

1.3.3法律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而发生的护理缺陷或纠纷时有发生。曾有1例男性患者,72岁,青光眼。由于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的安全性认识不足。忽视了住院留陪的必要性。住院第8天,患者夜间突发心肌梗塞死亡。事件发生时无法与家属取得联系,医护人员虽尽力抢救,但最终因家属不理解而引发纠纷。

1.4环境因素。暗室是眼科检查的特殊环境。眼部许多精细检查都要通过裂隙灯、检验镜在暗室内进行。为利于检查,暗室内光线较暗,加上患者对环境陌生及视力障碍,没有适应暗环境就接受检查,很容易碰伤。部分医院眼科病房未使用防滑地板。因地面光滑、潮湿、病房内设施多,过道障碍物,卧床时间长等均可使患者站立不稳而跌倒。据报道有患者因术后卧床时间长,在慌忙起身接电话时跌倒,导致颅底骨折者。

1.5药物因素。错误用药、无效用药、药物配伍不当、药物过敏反应、使用有质量问题的药品等可导致患者病程延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如静脉滴注甘露醇过快对于已有心脏病的患者可以诱发心脏病发作;卡替洛尔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禁用。

2提高护理专业化对策研究

2.1强化培训。规范专项操作程序。规避技术技能风险强化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护理人员要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对每项治疗、护理、医嘱、操作规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2],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按操作规程执行,强调在原有的质量基础上不断定位更高标准。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循环轨道中[3]。

2.2规范眼科护理技术操作,避免病人眼部受伤为防止眼损伤,操作时要求轻、稳、准,对不同年资不同职称护士的技术操作有严格要求,技术操作考核合格才在患者身上操作,这是避免患者眼部受伤和不适的有效方法。

2.3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自觉性:加强责任心教育,从思想上提高风险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观念,重视患者的安全问题,防范风险事故发生。同时,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护理操作技能。特别对新护士、刚调科护士重点加强培训与管理,提高风险预见性评估及应对能力[4]。

2.4完善科室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眼科患者的特点及护理工作的特点,积极地预见风险,进行工作流程的改进,使岗位职责明确,合理安排工作。特别是在患者多、手术多、工作忙时更要注意眼别、晶体、一次性用品的查对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即使出现错误,也能最大限度挽回损失,降低对患者的伤害。按照护理级别的要求及时巡视病房,以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提供护理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护理安全隐患。

2.5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减轻护士超负荷工作状态护士长排班要根据每个护士的年龄、个性、业务技术、工作能力等合理安排,在节假日实行听班制,随时听从调遣。此外,护士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可系统学习以下资料[5]:《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护士与护生的法律责任》、《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等,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护理教育,规范眼科护士的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秋香,黄星.住院老年患者服药过程安全管理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5,5(5):52―53

[2]赵锦英,陈小艳.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6):148-149

[3]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参考方案[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6,24(5):328―329

[4]姜青丽,陈桂云,吴云燕.健康教育在眼科病房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1,7(2):148

[5]诸蕊玉,方文,陈文彤.安全教育干预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3,9(3):216―217

上一篇: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下一篇:探究普外科手术伤口感染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