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存在的缺陷与改进

时间:2022-09-19 05:45:43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存在的缺陷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6-000-02

摘 要 本文研究针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展开论述,明确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基本情况,分析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和原因,并设计解决方案,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完善。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会计监督 账目

一、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概述

A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与财务部门是统一的组织,称为财务部。其内部人员通常包括财务部总监、会计人员及出纳人员。目前,A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基本组织结构是采取职称基础,依据职称高低进行职位划分,并且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任务依据职称进行分割。一般情况下,出纳人员注意负责事业单位单位内部的各项费用开支核算,负责日常小额现金的管理。会计人员注意负责各项服务的综合计量,包括事业单位本身的各项支出,也包括事业单位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各项外部收入和支出。财务总监主要负责定期审核账目,签字通过后保留底案。A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内部岗位职别等级明确,形成较明确的领导负责制度。但是,这一制度的实践效果,却并不理想,也导致A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的工作中形成一定的问题。

二、A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存在的缺陷

(一)会计监督基础工作不到位

A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在单一的业务流程基础上,会计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主要是因为在目前出纳、会计人员的工作要求下,A事业单位没有要求任何一方对业务的内容进行监督,虽然有财务总监定期的进行账务的核实批复。但是A事业单位财务核查工作实际上极少出现要求财务人员账务修改或者要求出纳人员解释支出项目等。出纳工作的稽查工作以发票为主,一般认为能够提供发票的成本支出项目成立。以发票为准的会计核查工作存在极大的漏洞,缺乏对发票真伪查询机制的会计监督也不能真正发现A事业单位大额成本支出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使得会计工作对于A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效果发挥有限。例如,相关部门报销停车费,公车私用的现象,有发票而没有依据,更多的人员能够轻松的得到报销,缺乏监督使得A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员管理出现极大的道德管理缺陷。在组织管理中,由于疏忽管理,会导致组织内部的主管人员同样能够以发票获利,形成较高的三公支出,对组织管理和资本管理的危害极大。在行政服务管理上,缺失道德或者利益至上的人员和组织行为,也就无法完全实现为民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目标。由此,A事业单位当前以发票为准的会计监督制度,缺乏实质效果,对发票真伪查询机制的缺乏,使得其管理中的各种道德风险扩大。

(二)往来账目的监督处理不及时

A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监督漏洞,这使得会计工作对管理的效果不足。在监督机制匮乏、业务内容单一的情况下,A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并不注重往来账目的及时清理。这导致A事业单位会计账目清理工作滞后,其效果的发挥也就相对滞后。在人员管理上,对薪酬等的清理滞后,无法及时发现现行薪酬制度下的不足,也就无法为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力资料。组织管理上因为滞后的会计清理工作,无法发现组织内部各项活动对于资金的合理使用情况,使得组织管理中的道德风险扩大,并且加大资本管理难度,促使行政及服务管理效果不足。

三、改进A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能力的建议

(一)提升会计监督执行能力

A事业单位目前以发票为准的会计监督机制,其效果在发票辨伪能力缺失的情况下,使得各项管理中出现较高的道德风险。这对于A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危害极高,需要引起重视。改善A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监督机制,需要以发票审核机制改革为核心,逐渐引入多元化的监督审核机制,真正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提升A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效率,为其管理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首先,完善发票审核机制建设。A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实际上具备发票查询辨伪能力的有力条件,A事业单位应该与地税局形成信息联网,对于发票查询机制建立绿色通道,并且建立信息互动平台,一方面促使事业单位能够及时的高效率完成发票真伪辨认,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地税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提升发票审核机制,应该着力建立三层次审核,首先由提供发票的人员本人提供发票真实性的保证材料,由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和会计部门制定保证书,确保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能够全员签字,对于发票的真伪承担相应责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票牟利等问题。其次,由会出纳人员进行及时的发票真伪审核,通过对发票编码的查询,对于存在虚假可能的发票予以驳回,降低发票造假对成本支出的增加,以及对各项管理工作的不良影响。再次,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定期核算中,应该将各类发票统一汇总,报告事业单位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批示后,进行发票报销工作,进一步增强发票监督机制的效果。同时,对于大额发票的报销业务,应该直接报告财务总监和单位主管,确保对大额发票支出项目进行严格审核等。

其次,引入多元化会计监督。在完善A事业单位发票监督机制后,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会计监督机制。可以建立财务预算制度,对各项支出结合经验及事业单位工作部署,与业务管理部门共同制定组织预算,与办公室一同编制人力资本预算,并对集中大规模行政服务项目建立预算制度,强化以预算带监督的财务管理效果。通过完善的预算制度,将A事业单位各项支出控制在合理的预算制度范围内,促使A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中能够更加注重成本节约,进而提升整体管理的经济效益等,对于促进各项管理能力的提升有着一定的意义。此外,A事业单位还应该适度考虑引入账目公开制度,定期对财务表进行内部信息披露,并建立匿名投诉机制,引入外部人员监督进一步提升A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效果,降低个人利用道德风险等。

(二)完善往来账务及时清理制度

A事业单位对于往来账目的清理不及时,导致各项管理中对于成本支出的管理并不重视,或者其支出管理缺乏有力信息支持,导致其成本管理效果有限。并且存在明显漏洞的往来账目清理工作,使得内部管理中的道德风险扩大,对于管理效果的伤害较大。因此,改进A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以加强其管理效果,应该注重建立更加及时和完备的往来账目清理工作。

建立每星期清理机制,确保每个星期对往来账目进行审核和清理,形成星期过账制度。这一方面能使当前A事业单位往来项目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的完成账务清理,进一步辅助会计监督和业务内容,形成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管理,进一步提升A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谨慎、及时和真实性等。

综上,促进A事业单位往来账目及时清理机制的强化对于更好的发挥会计工作对A事业单位管理的效果十分重要。A事业单位需要注重每周往来账目核算,强化对大额项目及项目支出的严格审核,辅助会计监督和会计业务进行,进一步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促进其对管理作用的发挥等。

四、总结

综合分析,促进A事业单位管理效果的提升,必须着力改进一步提升内外部会计监督效果,提升A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工作的谨慎性程度,为其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创造条件,并且更好的发挥会计工作对管理的正面作用。此外,还必须逐渐的完善定期往来账目清理工作,并且适当的加强对主要支出项目的复查工作,提升往来账目工作的效率,并且为A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业务效率及监督效果提升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何广军.影响会计人员工作效率的因素分析.当代经济.2010(3).

[2]杨学东,王向前.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初探.财经界(学术版).2008(09).

[3]张晓琴.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的探讨.甘肃科技.2010(02)

[4]吴远.企业会计人员从业素质探析.财经界(学术版).2010(06).

上一篇:探讨“本.量.利”分析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企业工会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