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人本教育

时间:2022-09-19 04:54:15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人本教育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浸透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新课标的一项要求,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实现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语文;课堂;人本教育

目前,随着各层次教育课程的改革,新的人性化教育观念和传统老旧的观念的“直接对话”,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经历着目前最迫切,也是最深刻的变革。真正的人本教育,从根本上说并非简单的教材教法的改革,更不是对教材中人性化因素的简单陈述。它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对话的过程。它要求教师要达到一种生命境界,在自由、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引导学生一同遨游,让一篇篇满载作者丰富思想、洋溢作者生命本质的文章,带给学生鲜活丰美的享受,让他们所享受的渗透到他们的生命里,以构成他们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趋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下面谈谈我在近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与体验:

一、创设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何才能有效的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灵性?随着新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入,我潜意识里感觉到现今语文教学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教育思想和方法若不改革,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且,良知告诉我,守旧就是误人子弟。我深深感觉到:语文的人文性比它的知识性和工具性更显为重要。基于这个认识,我首先实行了教学氛围的创设,在教学中,我努力创建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把教学目标指向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如:我把以前“同学们”的称呼改成了“孩子们”;在讲课时自由地穿行在学生中间,通过设计活动,引导学生一同进入对课文的享受分析;轻轻抚摸走神学生的后背,让手传递老师的一份关爱;主动将机会让给沉默的学生,以唤起他说话的欲望;亲切走向低头思考的孩子,给予他表达的自信;张开双臂拥抱泪流满面的单亲孩子。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教与学就在这种氛围中进行着。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

不可否认,学生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生命个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题。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发展个体生命,实现其人生价值。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在课堂上,我常根据课文特点,因势利导,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和学生一同进入互相“走进”的精神契合,随后自然使学生进入课堂主体的角色。在教学中,我会主动留给学生许多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语言文字的优美,在直觉与灵感之间感受语文鲜活的形象。对于一个问题不求同一答案,尤其对课文的整体性理解更是如此,对于一个问题、一种思想的理解只要大方向正确,具体的语言形式时可以灵活。譬如,我在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首先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接着,我让学生以表演的方式来表现鸟和大树之间的友谊,学生用动情的语调来表现小鸟的急切,突显朋友之间的纯洁友谊和鸟信守承诺的品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意识到了友情的可贵,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挖掘和强化语文教材中的“人性化”因素

首先需要我们带领学生清理作家、现实、作品、读者四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文章时,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再现客观现实,并从中去了解、感悟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从中受到文化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素质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语文教学的教化目的。

教学时,我主张进入文章的灵魂,去感悟作者生命中的语言,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思想和情感素质,这样,教师才能进到作品的灵魂里去鉴赏和评价。这时,不是一个客观的老师在讲台上,而是一个活的灵魂跳出了作品,站在学生面前的俨然就是作者自己。这样的鉴赏和评价,满带教师的主观感情和思想意识。这种教学法,能唤出学生的灵魂,使学生真正体味到文学作品中鲜活感人的人文思想,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修养得到提高,人格得以提升。

例如,我讲老舍的《养花》一文时,由于讲前我对作者老舍的生平情况等做了充分的了解,并从灵魂深处感悟到,这位从人生的风风雨雨中历练出来、学识渊博、谦卑、勤奋的“布衣学者”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喜有悲、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课后给学生布置了读后感作业,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相关知识,更使学生受到了一次人生观教育和审美观教育。

总之,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除了培养人的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健康的人格和个性的形成,正如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因素,并以人本思想实施人性化教育,教师“以人格引领人格”,用“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给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空间,培养其主体意识和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其个人潜能,实现其真正的人生价值,使语文教学真正实现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人性化教育,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品格的人才。

上一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与交际活动 下一篇:人事管理的苦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