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号颤音即唇颤音的研究

时间:2022-09-19 04:38:40

关于长号颤音即唇颤音的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对长号演奏过程中颤音技术的发展和基本现状进行简要的探讨与分析。并针对颤音技术的特点和颤音技术的基本运用进行研究,最后对传统唇颤音练习方法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长号;颤音;特点;练习方法

一、长号演奏过程中唇颤音技术的发展与基本现状

长号俗称伸缩管,在其构造上,是唯一未经过技术完善的管弦乐器。在长号的演奏作品中,颤音技术伴随着长号的发展,颤音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为长号作品添光加彩,尤其在进入21世纪的现代以来,近现代的长号演奏作品中,演奏者为了表现自己超高的艺术造诣以及独特的技术风格,加入了大量的对唇颤音的运用。从以往和现在对长号演奏过程中唇颤音技术的研究表明,唇颤音在未来的长号演奏过程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可惜的是,对于唇颤音的技术来说,尚未形成系统的资料。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就国内而言,大多说专业老师出于对唇颤音技术的误解、或者是学生尚未具有学习唇颤音的能力、又或者觉得颤音的学习是旁门左道等众多元素导致学生在无法系统的学习唇颤音的技术。在演奏专门针对唇颤音谱写的曲子时,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这造成现在的长号演奏过程中,往往达不到过去长号演奏家的高度。因此就长远来看,在长号中“被遗忘的”技术,重要性将会愈发明显,本文主要针对颤音特点和技术,以及解决练习颤音过程中的误区。

二、颤音技术的特点和颤音技术的运用

长号由于其构造上的因素,导致其不得不运用一些技术对其演奏进行修饰。长号的颤音不同于其他的管弦乐器,只需手指或者自然而然的吐气就能进行一般的演奏,但是对于长号的演奏来说,几乎全靠嘴部的肌肉控制完成,所以对嘴部肌肉以及下颌要求非常高,因此在演奏过程中难度非常大。在长号演奏过程中,由于受到泛音音程的影响,长号演奏过程中只有在7、8、9级泛音以上音区才可以演奏出传统长号演奏过程中所呈现的二度颤音,相对于高音区而言,中低音区无法演奏二度颤音,只能对类似于二度颤音效果进行演奏,实际上这是一种震音,而不是我们说的颤音。因此特殊的结构造成了长号演奏的特殊效果与特殊的演奏技巧,也因此增加了长号的演奏难度系数,这就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务必耐心认真的进行连续。

颤音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不像其他演奏乐器那样收发自如,我们在运用过程中如何通过对连音的练习,达到音与音之间没有明显的过度,是我们颤音技术运用的前提,颤音技术的运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对连音技术速度的运用;其次必须通过对嘴部肌肉的有效控制,来控制颤音;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因素,通过下颌的有效运动对颤音进行的控制。

三、传统颤音技术练习中的误区及有效颤音练习方法

我们主要从几个方面对唇颤音技术练习过程中的误区进行探讨,然后就练习过程中如何避免这些误区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传统颤音练习过程中的误区:基于如何避免唇颤音的练习过程中的快速连音问题。就我们通常的管弦乐器而言,通过上下唇的自然的闭合,然后由震动来控制,以消除连音问题。连音的问题是所有新手在练习管弦乐器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在这的快速连音问题指得是在我们在快速演奏过程中产生的连音。在通常老师在教授我们长号的过程中,对于音的问题,通常是由相邻泛音又快到慢,最终达到对颤音的学校目的。避免快速颤音的问题,除了加强基本功长期练习之外,还需要注意在练习的过程中注重由慢到快的练习,在当速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时,适当的配合我们下颌进行相应的咬合运动,最终实现来连音的加快至一定的极点,从而实现颤音的效果。

传统的颤音练习方法是不可行的,首先试图从练习速度上解决颤音的问题,这种方法最终可能只是一味的加快速度,导致唇部肌肉疲劳从而影响演奏效果;另一方面,唇颤音的练习与连音的练习方法恰恰相反,因为在连音的演奏过程中嘴唇处于主导地位,而颤音的运用过程中下颌在做主要的运动,因此传统练习颤音的方法是不正确的,而且有可能因为疲劳影响颤音效果。

真正有效的颤音练习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合理有效的控制嘴部肌肉。在铜管类乐器演奏过程中,发音的主体是嘴唇,主要是制造的气流对长号的振动而发出声音。因此在长号演奏过程中,除了长号的管体本身,其次就是对于嘴部肌肉的控制。在长号的演奏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嘴部肌肉的固定,当音区比较低时,在进行相应的运动,出气口通过瞬间的大小变换来改变音高,从而达到颤音的效果。

其次:对于下颌的控制。影响长号演奏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对于下颌的控制。由于在颤音演奏过程中,嘴唇一直在不同的高速运转,因此这时候采用嘴唇来控制颤音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容易造成跑音,因此在这时候我们必须采用下颌来控制我们的颤音。我们通过下颌的基本嚼合运动引起的嘴唇肌肉被动的运动,做法类似于打寒颤,这种做法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领悟才能达到要求。

最后,合理的保持气息。在颤音的练习过程中,将颤音当成一个长音去演奏,此时舌头充当的作用是一个可以开关的气阀,配合下颌的运动同样可以达到舌头的作用,这样才能让吹出来的颤音达到悦耳动听的效果

四、结语

我们通过在长号演奏的过程中唇颤音技术的发展和基本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颤音技术的特点和如何良好的运用颤音的技术,然后根据传统颤音技术练习过程中产生的误区并针对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身的练习颤音的方法。除了以上的方法为我们对长号练习者的要求是对长号基本功的长期练习。

参考文献:

[1]丹尼斯维克.长号吹奏技巧[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2]贾涛.浅谈长号吹奏中关于基本功的几个问题[J].黄河之声,2008(6).

[3]蔡振忠.长号演奏中的问题解析[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5(4).

[4]王春槐.关于长号颤音即唇颤音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

[5]石砥.浅谈长号、大号的发展及成熟音色的要点[J].北方音乐,2011(7).

作者简介:

李小南(1964-),中专学历,1982年至今一直从事长号演奏专业。

上一篇:浅析藏族民歌《安塔拉伊》的演唱“造型” 下一篇:声乐表演中如何处理“二度创作”与“一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