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胆固醇”有那么好吗

时间:2022-09-19 02:28:51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最常见的疾病。研究证实,其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其中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那么什么是血脂异常呢?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胆固醇异常,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偏低或甘油三酯(TG)偏高,3项中至少具备1项便可以称为血脂异常。其中,LDL-C通常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它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冠心病及外周血管疾病发生。与之相反,HDL-C因为具有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又被称为“好胆固醇”。

好坏胆固醇,都得管

坏胆固醇偏高,便需要调脂,目前最常用的调脂药是他汀类药物,它们可以显著减少坏胆固醇(事实上,他汀还有保护血管内皮、抗氧化、稳定斑块、抗炎等优点),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只是坏胆固醇升高,自然可以用药调脂,但如果好、坏胆固醇同时异常,好胆固醇需不需要管管呢?答案是需要,不过管起来颇有技巧。实践显示,即使坏胆固醇达标,而好胆固醇不达标的话,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发现,好胆固醇小于40 mg/dl(毫克/分升)时冠心病发生率明显增高,提示其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好心”未必有好报

不过在临床研究中,有学者却发现了一些矛盾现象:升高好胆固醇药物并没有使患者获益。如口服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抑制剂可以使患者的好胆固醇水平升高50%~60%、坏胆固醇水平降低15%~20%,看起来一举两得,但结果却令人失望: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依然在进展,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反而有所增加。其他研究也显示,部分冠心病患者的血浆HDL水平并不降低(如人类CETP基因缺陷往往伴随着好胆固醇水平升高),但其冠脉疾病的危险却明显增加。

这使人们开始反思,以升高好胆固醇为目标的干预措施是否合理?好胆固醇是否真有那么好?

研究发现,当好胆固醇含量高于100 mg/dl(毫克/分升)时,不仅造成好胆固醇的量变,更会引起质变,直接影响好胆固醇的生理功能,尤其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同时需要注意,我们检测的好胆固醇,只能部分体现体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并不能真实准确反映HDL的功能,实际上,后者才是人体的“益友”。

好胆固醇低,无需特别用药

当然,目前的调脂重点依然在坏胆固醇身上。针对好胆固醇偏低的情况,目前不主张使用单纯提高好胆固醇的调脂药物;而对于总胆固醇或坏胆固醇增高者,可选用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则常用于甘油三酯升高者。

上一篇:门式起重机常见机械故障浅析 下一篇:解开胃炎患者用药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