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绽放光彩

时间:2022-09-19 02:14:19

让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绽放光彩

一、阅读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地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他的综合英语的水平。所以要学好英语重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丰富的语言材料,其次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供给学生有力的指导、必要的帮助、正确的阅读技巧以及充分的发展空间。最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的误歧

2.1重语法讲解,轻语篇理解

现在大多数英语教师教学中多注重句型教学,而忽视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语言表层信息的吸收、理解和操练,满际语言的熟练把握,而忽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整的表达某一话题的能力,导致学生之间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对完整语篇的感知和理解,使其阅读能力不能得到系统完整地发展。

2.2 重阅读结果,轻阅读过程指导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阅读教学的目的性不强,缺少针对性,更多注重的是阅读结果的正确性,从而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缺少有效的指导和合理的调控更不能有效将阅读的人文精神有效的渗透到阅读能力的练习中,导致学生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能力较弱,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发挥。

2.3 固守课本的框框,缺少外延拓展

现在许多英语教材上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简单的故事、儿歌或其他阅读材料。大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局限于课堂上短短的十几分钟,满满的学生的视野就会在这个文本框框中越来越狭窄,其他的阅读方面的能力也随之受到制约。

2.4 缺乏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语课外读物

据有关调查,能提供给学生的同步阅读教材并不多,市面上销售的阅读小短文大部份难度不适宜,生词太多,学生本身的词汇储备量也少,应该具备的阅读技能不多,又缺乏有效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阅读教学应该依循的原则

阅读理解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读懂简单的文章,并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与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促而成的,需要教师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从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阅读教学课时须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3.1 阅读内容的趣味性、适宜性和匹配性。

在设计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选择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以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增强教学效果。

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难度适宜,阅读新词汇量不大,内容不深奥,学生阅读难度不大,且在题材和内容上与教材内容基本匹配的阅读材料。

3.2 阅读训练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训练学生的阅读。

四、如何有效地实施阅读教学:

4.1 阅读前

4.1.1 趣味呈现,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的启发、引导在阅读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4.1.2 巧设活动,排除阅读障碍。

多数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一些生词和难以理解的语法。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教师还可适当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本等途径查找更多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4.1.3 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

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了阅读的方式和速度。阅读的方法有扫读、跳读、精读和泛读。教师应在阅读教学前呈现本课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具体任务,确定每一个教学阶段的阅读目的及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2 阅读中

4.2.1 保证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

教师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却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

4.2.2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的速度及效率。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机会进行提问,其目的就是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4.2.3 逐步渗透难点词、短语

在阅读教学中,将影响学生阅读的难点词、短语逐个地渗透到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更加简短的语篇的阅读过程中、在图片看说过程中、在其运用过程中将这些词和短语理解并掌握,而不是像对话课教学一样,刻意地将它们逐个进行教学。

4.2.4 感知――理解――运用

 英语阅读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对其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感知是读者对书面材料的识别和辨认。理解则需要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的基本信息进行编码,然后重组,解析破译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全面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信息,这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读者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阅读的关键环节。 

4.2.5 整体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难句是在所难免的。如果碰到生词、难句应养成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入手,越过少量生词、难句所造成的阅读障碍,领会文章的主体思想,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然后从整体上对词句进行推敲,攻克难关,最后又回到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的良好阅读习惯上。

4.3 阅读后

在这一教学中,教师可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可通过阅读与口语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思维从课堂引伸到生活中去,有效地挖掘他们的语言潜力,发展学生实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稳定学生的阅读动机

学生阅读效果的好坏与学生良好的阅读动机有直接关系。而良好稳定的阅读动机的培养与家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小,自制力差、自我治理能力弱,要想使学生在阅读方面上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就必须争取家长的支持。为此在开学初我就制作了家长联系表,搭建学校与家庭的平台,使阅读教学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稳定的发展。

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上一篇: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初探 下一篇:给孩子一双学习数学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