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一个“3D”的学习思维空间

时间:2022-09-19 01:54:40

还学生一个“3D”的学习思维空间

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中关注“解放儿童、发展儿童”的文字处处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其一个多维度的学习思维空间。

一、源头活水,还学生学习思维的广度

结合教学实践,我发现,往往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得越紧密,学生主动参与得越充分,个体体验就越深,教学往往越接近教育的本质。所以我在教学《都市精灵》一文后,先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利用周末时间调查了家乡环境的现状,再让他们向家人询问家乡环境的旧貌,并分析今昔对比如此强烈的原因,写成文章。学生们热情很高,有的调查了“家乡鸟类的变迁”,有的叙讲了“家乡行道树的发展史”,也有的叙述了“家乡池塘瘦身记”……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纷纷写下来,有的还寄往报社。在随后的班级演讲中,大家侃侃而谈。我倾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发现他思维的广度一经打开,心灵的天空竟是那么的蓝……

在常规作文教学中,将学生从方寸之地解放出来效果如何?我在教学《白杨礼赞》后进行了作文实践。本次作文教学重点是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在指导学生回顾了茅盾先生的写作步骤“生长环境――独特外形――象征义”后,我带领学生来到了校外,那里有笔直的水杉,有粗壮的银杏树,默默流淌的小河边还有一丛丛芦苇……学生分散而坐,静观四周景物并进行写作。写好后再聚集在一起,各自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然后交流,何处有人忽略了,何处有人主次颠倒,何处有人先后失序。再试着修改后互读讨论,评定高下得失,训练目标顺利达成。这次作文的成功,源于学生手眼耳鼻等感官解放了,寻“源”取“材”,就有鲜活内容可写,有真实情感可发。

二 、领异标新,还学生学习思维的深度

少年儿童的创造力往往被教师的讲解,参考书籍的标准答案,固有的思维等层层包裹。陶老教育我们“要将这种种包头布一块一块撕下来,如同中国女子勇敢地撕下了裹脚布一样”。在教学中,我们就要领异标新,突破传统,努力激发学生拥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尽量挖掘他们思维的深度。

肖培东老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内容后,问道:“这一出荒唐的闹剧如期上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学生讨论得出四点:骗子的骗术高明;皇帝的愚蠢;老百姓是推手;大臣是帮凶。而肖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看看这些人的心态怎样?”学生再读课文竟发现了这篇看似简单滑稽的童话,与其在讲“新装”,不如说是在讲“心装”,各色人等的复杂心态,有的虚荣、有的虚伪、有的功利、有的真诚……

教学如挖井,至于挖到多深为止,那就要因生而异、因课而异、因师而异了。但不管怎样,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教学时如能挖得深些,挖到了生活的本源,教学的“真”也就达到了。

三、更上层楼,还学生学习思维的自由度

钱梦龙老师谈到一次教鲁迅《故乡》的经历。在讨论闰土形象时,有个学生问了一个问题:“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这个问题显然没有讨论价值,而且不可能讨论出任何结果来。但钱老师却既保护了这位同学的积极性,又使这个没有什么价值的问题产生了积极效果。他问大家:“是啊,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你们知道吗?”学生当然不知道,钱老师又说:“但有一个人知道,是谁呀?”学生齐声答道:“闰土!”钱老师追问:“这说明了什么?书上是怎么写的?”学生于是明白了少年闰土的见多识广,明白了少年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稀奇的事。一个没什么讨论价值的问题,经过这样一导,学生的见解则又上了一层楼。

由此我想到了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记述:“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我就“只要读书”。可见学习思维空间的束缚往往会成为陶行知先生说的“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帮凶。

问,其实是学生的自主意识的觉醒。有了自主意识,才会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在问答之间,学生的知识得到了丰富,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再读陶行知先生《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感悟还孩子一个充满生机的“3D”学习思维空间的必要性。而“着眼于孩子的发展”其实就是打开这个空间的钥匙。

(作者单位:如东县双甸中学)

上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普通温针法治疗的临床观... 下一篇: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