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音乐中的宫调游移和五度关系功能逻辑

时间:2022-09-19 01:49:03

论中国音乐中的宫调游移和五度关系功能逻辑

文章编号:1003-7721(2011)03-0007-09

摘要:中国音乐中存在“在音高材

>> 论当今中国音乐的发展 中国音乐的音色和韵味 论二胡演奏在中国音乐治疗中的作用 中国音乐的前途 论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 浅论中国音乐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田野工作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的意义及方法论思考 傅庚辰借《难忘的五年》直击中国音乐现状 论《乐记》的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建国初中国音乐教育中的苏联音乐文化元素 浅析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中国音乐史” 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高师中国音乐史教学 爵士钢琴音乐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发展 论中国音乐史上的文化交流 论中国音乐的钢琴演奏表现 论媒体时代的《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 论中国音乐作品的法定许可制度 论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的三维策略 对中国音乐剧艺术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同宫系统是指在共同宫音的基础上,即在同一自然音列中,分别以宫音、商音、角音、徵音、羽音为主音,建立起的五个调式。同宫体系各调式既可形成各自独立的中心,而它们又是一个“共同体”,形成一个共同的功能场――“同宫场”。摘自谢功成、马国华著“论同宫场”,《和声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P279-281,论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③宫调游移这一概念是笔者在同宫系统和中国传统三种七声调式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指中国五声调式音乐中在音高材料相同情况下由于音高排列顺序不同所形成的调性相对稳定,但宫音却存在不同解释可能的相对不确定现象,由于宫音的不确定就导致宫调的游移状态。这种游移大多表现为两升两降范围内的近关系调性不易确定。

④二变、五正,分别是七音中的两个变声和五个正声。二变一般指变宫、变徵。但在相对于“五正”而言时,也可以是低于变宫半音的“闰”,低于变徵半音的“清角”。二变因此成为音阶第四级(包括纯四度、增四度两种音程)和音阶第七级(包括小七度、大七度两种音程)的概称。――摘自《中国音乐词典》P96“二变”词条,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⑤此处的功能逻辑准确地说应该是由于音高材料间体现出的对中心音或主音的倾向而产生的推动乐音运动的动力,其中尤以下属-主-属的上下五度关系最为突出,它既符合泛音列的自然科学原理,也是大小调体系T-S-D-T功能和声的基础。

⑥有关宫音逻辑更为详细的论述则有待笔者《论王建中钢琴改编曲中的多声创作手法》的公开发表。

⑦三度关系宫调综合是笔者基于中国五声调式在同名关系调中由于宫调游移现象表现出十二音材料齐全和调性覆盖面广阔的现象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宫调游移由近关系调向远关系调扩展(相差三个和三个以上调号的调性关系)的重要手段,其典型代表是同名大小调的综合。

⑧五度关系功能逻辑是在前面功能逻辑基础上形成的,由于音高、调式、调性材料间体现出的上下纯五度音程关系所形成的对中心音或主音的倾向而产生的推动乐音运动的动力。它不仅包括下属-主-属的上下五度关系,也包含五度相生所形成的逻辑关系。

上一篇:惠山手捏戏文的捏塑特征 下一篇:高大模板施工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