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内美通及诺雷德137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19 01:45:34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内美通及诺雷德137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内美通及诺雷德用于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三组探讨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内美通、诺雷德组复发率分别为32.0%、16.7%,低于未用药组的51.1%(P<0.05)。三组不孕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相似。结论:内美通、诺雷德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治疗能显著降低内膜异位症复发率,但不能提高妊娠率。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内美通;诺雷德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7-0998-01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子宫内膜异位症已成为妇科的常见病、难治病,复发率逐年上升。其所引起的痛经、痛等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及生活质量,也是不孕症主要原因之一,其不孕症发生率高达20.0%~30.0%[1]。近年来药物治疗经常被用于重度内异症的术后巩固治疗,可以预防延缓复发,但对改善不孕患者的生育能力似乎无明显影响[2]。对我院行腹腔镜保守手术(保留生育功能),按美国生殖学会(AFS)分期[3]为Ⅲ级及以上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术后的137例患者,术后用药分三组,其中未用药组45例,内美通组50例,诺雷德组42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2年8月~2004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保守手术,并病理证实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7例,并随访至2005年8月,分为术后应用内美通组、诺雷德组及未用药组,137例均无心、肝、肾疾病及高血压病,三大常规检查均正常。

内美通组50例,平均年龄(30.2±6.6)岁,诺雷德组42例,平均年龄(32.2±6.5)岁,未用药组平均年龄(31.8±6.6)岁,按美国生殖协会R.AFS分类法,均诊断为Ⅲ期或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三组患者年龄及AFS评分均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方法:内美通组于术后1周开始服用内美通,每次2.5 mg,每周2次;诺雷德组术后1周开始皮下注射诺雷德3.6 mg,每月1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术后观察2年中复发及受孕情况。复发指双合诊检查或B超再发现盆腔内异囊肿或再次出现周期性、渐进性痛经。

1.2.2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术后2年三组复发率比较:见表1。

2.2术后2年妊娠率:见表2。

2.3不良反应:内美通组有绝经症状,声音低钝,痤疮及转氨酶升高。其中绝经症状约20.5%。诺雷德组绝经症状达83.1%,无1例出现转氨酶升高等其它不良反应。

3讨论

3.1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必要性: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其肠粘连机会小,且微小病灶能及时发现并治疗。但是腹腔镜手术如不加用药物治疗,术后复发率高达50%。术后联合用药,可对手术中不能清除干净的病灶起萎缩坏死,故能降低复发率。

3.2内美通及诺雷德治疗机制:内美通具有复杂的抗孕激素及抗雌激素特性,可抑制垂体FSH(卵泡刺激素)和LH(黄体生成素)分泌,与孕激素受体有较强结合能力,从而使内膜萎缩。诺雷德为GnRH-a类药物,可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达到暂时性绝经目的,从而起治疗作用。故诺雷德主要不良反应是低雌激素症状,但在停药后卵巢即可恢复排卵,给患者制造了生育机会[4,5],而对肝脏几乎无影响。

3.3术后加用内美通、诺雷德可预防、延缓复发。通过本观察发现,对AFS分期Ⅲ级及以上的盆腔内膜异位症患者,诺雷德即GnRH-a是效果最好的。

3.4患不孕症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通过手术,术后第一年妊娠率达76%,故术后短期内是妊娠良机[6]。三组中不孕患者2年受孕率均在50%左右,各组间未见明显差异,故对有妊娠要求的患者,手术者若能彻底清除内膜异位病灶,可术后不用药。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下一篇:饮酒与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