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地膜大白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19 01:18:48

理县地膜大白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理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属高寒山区,是成都市“秋淡”蔬菜三线基地,空气、水、土壤无污染,是生产无公害大白菜的理想场所。现有无公害大白菜生产基地1.2万亩,制定了理县大白菜地方标准5个。理县大白菜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2005年理县大白菜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省、国家质监局验收,注册了“米亚罗”、“桃坪羌寨”牌鲜活农产品商标,理县大白菜地理证明商标正在注册中。常年大白菜播面15 000余亩(包括复种),总产量达7.3万t以上,实现年产值2 500万元以上,种植大白菜帮助众多理县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土壤选择

大白菜忌连作,一般应选择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并远离污染的地块种植。

二、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纯度高的品种,并根据种植季节,选择适宜的品种。春播:选用生育期70~80天的品种,如日本健春、良庆,韩国高冷地、强势、春秋54、开鑫1号等;夏、秋播:主要选用生育期55天左右的韩国系列品种,如四季王、春夏王、顶上、春大王、春大强、旺春、迎春、春福贵等。

三、整地作畦

1.整地前茬收获后,应抓紧时间深耕土壤,耕层深度为15~20cm。理县采用深耕与浅耕相结合方式,深耕是利用冬季休闲时进行深翻晒土冻土,以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墒能力,消灭病虫源,恢复地力,促使大白菜根系向深层发展,吸收更多养分和水分。浅耕是在播种前7~8天,为防止地下害虫,浅耕前可亩喷撒2.5%敌百虫粉剂或5%西维因粉剂2~2.5kg;或用5%辛硫磷1~1.5 kg同基肥混匀后撒施。

2.施肥大白菜产量高,需肥量大,亩产5 000kg大白菜需吸收氮13.5kg、磷7.5kg、钾10kg,应以总施肥量一半或一半以上作基肥。理县多数土壤缺氮和钾,应注意补充。基肥建议以施用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为主,禁止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重金属超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结合整地,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 500kg以上,过磷酸钙40~60kg,尿素12~16kg。

3.作畦土地翻耕以后,应严格平整,达到土碎如面、地平如镜、埂直如线的标准,为实现苗齐、苗全创造基本条件。在播种前2~3天作畦,畦面做成龟背形。理县大白菜多采用深沟高畦栽培,以便于排灌和减轻病害,厢宽(包沟)80~87cm,种2行,沟深10cm以上。

四、覆盖地膜

地膜覆盖栽培是夺取大白菜稳产、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技术。在覆膜以前应喷洒除草剂,防止杂草丛生。盖膜时一定要拉紧、盖平,使地膜与垄面覆贴紧密,膜的四周要用土压严,使膜不易被风吹动。

覆盖地膜可在大白菜播种后进行,也可在播前进行。一般春季直播大白菜采用播种后覆膜,这样有利于提高地温,快速出苗。但在出苗后,应及时划口放苗,使幼苗露出膜外,以免中午地膜下局部温度过高使幼苗受伤。放苗后要注意及时封严划口,以保证地膜的保温效果。夏、秋播和部分春播大白菜多采用覆膜后再播种,即盖膜后按株距要求打孔穴播,并及时用湿土将膜孔口封严。在塑料薄膜发生破损时,应及时压土盖严。

五、精细播种

1.播种期应根据生产季节、市场、品种合理安排适宜播期,理县大白菜一般分春播、春末夏播、夏末秋播3种模式,主要以7~10月秋淡应市为主。春播型:生产区域为朴头乡朴头村、庄房村、新店子村、甘堡乡甘堡村,一般在3月初播种,6月初收获;春末夏播型:生产区域为米亚罗镇、夹壁乡、杂谷脑镇、上孟乡、下孟乡,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7月初收获;夏末秋播型:生产区域为杂谷脑镇以上乡镇(包括上、下孟),一般6月中旬至7月底播种,8~10月收获上市。

2.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晒1天,播种时,可用代森锌粉剂拌种,用药量为每公斤种子用药4g。

3.播种方法理县大白菜多采用穴播,即按照预定株行距作穴,每穴播种4~5粒,播后用细土浅盖,用种量为50~80g/亩。晴天、土壤干燥时,先在穴中浇水,待水渗入土中后播种浅盖,再略加轻压,使种子和土壤密接。

4.种植密度密度是影响大白菜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密度,是获取大白菜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理县大白菜种植密度为:春播密度为4 500株左右,春末夏播密度为3 800~4 000株,夏末秋播密度为3 500株左右。

六、田间管理

播种后,要保持畦面湿润,不能让表土发白、落干,以免缺苗断垄或刚出土的幼苗受到灼伤。

1.间苗、补苗、定苗幼苗是形成大白菜产量的基础。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要保证苗齐、苗全、苗壮。要及时查苗补苗,对脱窝缺苗的要及时用相邻的壮苗补栽,起苗时应带土。及时匀苗定苗,直播大白菜要进行3次间苗,原则是“早间苗,晚定苗,分次间苗”。第一次在“拉十字”期,即二叶一心时将出苗迟、子叶畸形、生长衰弱和拥挤在一起的幼苗,以及第一对真叶大小明显不均的幼苗拔去;第二次在四叶一心期,选择生长健壮,叶片生长正常的幼苗留下;第三次在五叶一心期,淘汰叶色过深,叶面无毛,叶柄细长无叶翅的杂种苗。当大白菜7~8片真叶时,实行定苗,每窝留1株。

2.中耕除草间苗后要及时中耕培土,大白菜生长期需中耕2次,第一次在定苗后,中耕深度5~6cm,促进根系向深层发展;第二次在莲座中期,植株封行前,中耕深度2~3cm,注意不能伤根。

3.追肥和浇水施肥的数量和质量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影响很大,合理浇水、施肥是丰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浇水应根据大白菜不同生长期对水分要求的特点,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和降雨量来确定浇水次数和浇水量。水分管理应掌握苗期、莲座期土壤见干见湿,结球期保持土壤湿润的原则。即苗期、莲座期小水勤浇;结球的前、中期,一般每隔5~7天浇水1次,结球后期减少浇水量和浇次数,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

施肥除施足基肥外,还应根据大白菜不同生长期的长相,确定追肥时期和数量。要坚持“以促为主,一促到底”的原则,提倡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理县大白菜生产分4次追肥,即:提苗肥、发棵肥、结球肥和灌心肥。

提苗肥――幼苗期结合间苗或中耕后,每亩追施稀薄腐熟人粪尿2 000kg,加水10倍浇施于幼苗根部附近。

发棵肥――在莲座期追施,此时正是大白菜旺盛生长的始期,加强肥水管理,是创造大白菜丰产的关键。一般在定苗后,在行间或株间开沟或小沟追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 000~

2 500kg左右,并掺合氮、磷、钾复合肥40~50kg或尿素12~15kg、钾肥5~6kg,然后灌浅水1次。

结球肥和灌心肥――在结球始期和中期进行,此时是大白菜产品形成时期,在此期根系发展到最大程度,叶的生长量猛增,如果这时营养跟不上,往往结球不紧实,影响产量和品质,这两次都最好使用速效性肥料,并提前施入。一般在开始包心时立即追肥,亩施1 500~2 000kg充分腐熟的人畜粪尿、尿素10~20kg左右、钾肥5~8kg左右或推荐使用的速效氮、磷、钾化肥。在抽筒后再追1次速效肥,这次一般禁用人畜粪尿,可亩追施尿素l0~15kg。每追1次肥均可视墒情结合灌水。灌水最好采用缓水慢灌,灌水时间最好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以后。

除采取土壤追肥外,还可进行叶面追肥,常用0.5%的尿素加0.3%的磷酸二氢钾,在莲座期和结球前期、中期使用。对于缺钙敏感易产生“烧心病”的品种,可自莲座期起,每7~10天向心叶喷洒0.5%氯化钙水溶液,施用时注意集中向心叶喷洒,连喷2~3次。叶面追肥应在傍晚或清早进行,切忌在烈日下喷施。在大白菜收获前15天内,不使用速效氮肥及人畜粪尿。

七、病虫害防治

要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大白菜,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理县大白菜整个生育生长期阶段,病害主要有黑腐病、软腐病、病毒病、霜霉病和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地老虎和蛴螬等。

1.农业防治选用无病种子及抗病优良品种;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科学肥水管理,降低病虫源数量。

2.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人畜、天敌无害或毒性极弱的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如:用BT制剂、颗粒体病毒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用农用抗菌素B0-10防治炭疽病;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防治细菌性病害;用1.5%抑太保1 000倍液防治菜青虫、甜菜夜蛾。

3.物理防治利用昆虫趋光性,可用黑光灯灭杀蝼蛄、小地老虎等;用黄板诱杀蚜虫;用频振式杀虫灯灭地老虎、金龟子、蝼蛄、夜蛾科等害虫。

4.药剂防治严格执行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337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标准),合理混用、轮换、交替用药,防止和推迟病虫害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1)软腐病由细菌引致的病害,外叶萎蔫,球叶暴露,有白色菌脓溢出,组织粘滑状腐烂,有恶臭味,严重时茎部完全腐烂,全株枯死。高温高湿发病较重。防治方法:用72%农用链霉素4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5 000倍液喷洒植株。每5~7天1次,连喷2~3次。

(2)霜霉病发病初期生黄色小斑,后扩大受叶脉限制成多角形浅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背面有白色霉层。多雨、湿度大,则发病严重。防治方法: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雾或40%三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50%安克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喷雾,交替、轮换使用。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病毒病有皱叶型和花叶型。受害严重,植株萎缩,矮小,不能结球。高温干旱,蚜虫大发生时,发病较重。防治方法:清除田间杂草,拔除病株,减少病源。结合苗期防治蚜虫,在定植后喷1次20%病毒A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吡虫啉1 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 000~1 500倍液+一遍净1 500倍液喷雾。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

(4)黑腐病幼苗发病,子叶呈水浸状,真叶叶脉上出现小黑点斑或细黑条;成株期发病,呈扇形或“V”形黄褐色斑块,叶脉坏死变黑,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发现病株,清除病叶,及时喷药。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5)炭疽病叶片病斑较小,圆形或近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半透明,易穿孔。主叶脉病斑发生叶背,为褐色圆斑或黑褐色条斑和黑斑病,叶柄病斑呈纺锤形或长圆形,褐色或黑褐色,凹陷。潮湿时病斑有粉红色黏稠物。防治方法:可选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或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6)菜青虫即菜粉蝶的幼虫,青绿色,以叶片为主食。防治方法:可用武大绿洲1号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2 000~2 5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或1.5%敌杀死乳油1 500倍液喷杀,交替、轮换使用。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7)菜螟幼虫在菜心内吐丝结网,把嫩叶缀合在一起,啃食心叶,被害植株停止生长。大龄幼虫黄绿色,头黑色。防治方法同菜青虫。

(8)小菜蛾(吊丝虫)初龄幼虫取食叶肉,留下表皮。3~4龄幼虫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防治方法同菜青虫。

(9)蚜虫群居叶背,吸食汁液,造成叶变形,是病毒的传媒。防治方法:可用48%乐斯本8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1 500倍液喷雾。

(10)黄曲跳甲成虫食叶,幼虫为害菜根,叶片受害变黑死亡,并且传播软腐病。防治方法:从菜地四周开始施药,包围喷杀,可用48%乐斯本乳油800~1 000倍液,或58%风雷激乳油800~1 000倍,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喷雾或灌根。

八、采收后处理

当叶球充分长大,手压叶球顶部有紧实感,选晴天或阴天及时采收,确保蔬菜产品品质优良。要求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商品大白菜要剥净外叶、黄叶,茎基削平,剔除病、虫、伤果,达到感观洁净。

(通联: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农业水利局623100)

上一篇:大豆高产高效简易栽培技术 下一篇:玉米抗旱增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