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妥拉明联合盐酸多巴酚丁胺治疗心衰19例疗效评价

时间:2022-09-19 12:49:43

酚妥拉明联合盐酸多巴酚丁胺治疗心衰19例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对比分析,评估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对心衰的联合用药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将本科室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心衰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9例,其中,按照正常的剂量量分别给予三组患者酚妥拉明注射液、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以及酚妥拉明注射液与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混合,进行静脉滴注,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89.47%)明显高于两种药物单独用药组的有效率(均为68.42%),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26%)及程度均不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 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衰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均是可靠的。

关键词:酚妥拉明;盐酸多巴酚丁胺;心衰治疗

心衰,即心肌衰竭,又叫心功能不全,是指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心肌舒张和收缩功能的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异常及神经激素系统激活等的综合征。心衰发病时,往往表现为呼吸困难、疲软无力、足踝肿胀,甚至生活无法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

近年来心衰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2年6月,我国的心衰患者已经达到360万,死亡率高达50%。目前对心衰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因此,寻找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是临床同仁的共同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评估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纳入标准 ①经过临床症状、X射线衍射、超声辅助检查等能够确诊为心衰患者,而且按照纽约心脏学会的心脏功能NY-HA分级在Ⅲ级或以上;②获得患者的完全知情同意。

1.1.2排除标准 ①有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等;②患者有精神障碍,不能很好地接受治疗;③同时患有阑尾炎等消化系统疾病;④患有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1.1.3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心衰患者57例,年龄53~89岁,平均(70.75±10.23),其中男27例,女30例。原发病的分布为:先心病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引起的心衰5例,肺心病合并心衰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冠心病型心衰9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心衰分级为Ⅲ级30例,Ⅳ级27例。治疗时,在保证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一组(酚妥拉明组)、二组(盐酸多巴酚丁胺组)及三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9例。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所有57例患者均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吸氧、止咳祛痰、控制感染以及解痉等基础治疗之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下。

一组:给予酚妥拉明30 mg,用5%的葡萄糖溶液配至250 mL进行静脉滴注,1次/d;二组:给予盐酸多巴酚丁胺20 mg,用5%的葡萄糖溶液配至250 mL进行静脉滴注,1次/d;三组:给予盐酸多巴酚丁胺30 mg+盐酸多巴酚丁胺20 mg,用5%的葡萄糖溶液配至250 mL进行静脉滴注,1次/d。

在静脉滴注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并据此调整滴速,1 w为1疗程,定期对患者的呼吸情况、心脏功能以及原有各种状等进行检查和评估,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1.2.2疗效评价方法 根据临床医师的经验以及心衰的发病特点,将治疗后的疗效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等级,具体评价标准:①显效:心脏功能改善在两级或两级以上,原症状均有所减轻,患者自诉有轻松感;②有效:心脏功能的改善在一级或一级以上,原发病症状有轻微改变,但患者无明显症状减轻的自诉,需要借助医学检查而确定;③无效:患者的心脏功能无明显改善或原发症状和体征有所加重。

1.3数据统计方法 所有得到的数据均输入Excel制表软件中进行处理。

2结果

2.1各组的疗效情况 按照上述疗效评价方法,得到各组的治疗情况,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一组(酚妥拉明组)发生1例(5.26%)不良反应,症状为轻度呕吐,治疗结束后自行消失;二组(盐酸多巴酚丁胺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10.53%),其中1例为呕吐,1例为眩晕,且程度轻微;三组(联合用药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5.26%),症状为轻度恶心。

3结论

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89.47%)明显高于两种药物单独用药组的有效率(均为68.42%),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26%)及程度均不高于单独用药组,说明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衰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均是可靠的。

4讨论

4.1心衰的发病 心衰发病的诱因很多,主要包括感染、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代谢紊乱、心率不齐、妊娠与分娩以及过度劳累、输血或输液速度过快、情绪过于激动、贫血以及洋地黄苷中毒等[2]。①感染:感染往往引起发热,可能会导致机体代谢增加,必然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进一步增加心肌的耗氧量、缩短了舒张期、降低了外周血流量并使心肌供血量进一步减少,氧供应不足,而心肌耗氧量还在进一步增加,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肌功能减弱。如果感染侵及肺部,则呼吸受影响,心肌得不到及时的新鲜氧气的营养而衰弱,则进一步增加心衰的发生。②酸碱平衡:例如出现酸中毒,?多余的H+会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心肌钙缺失而动力不足,?酸又会抑制肌浆网释放钙离子,使心肌进一步钙缺失。③心律失常: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房与心室的协调性紊乱,导致心室的射血功能出现障碍,另外不正常的心率中,如果舒张期缩短,会使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缺血。如果心率过快的心律失常,本来过快的心跳就导致心肌负荷加重以及耗氧量的增加,加剧了缺氧水平。

心力衰竭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根据发病速度,分为急性心理衰竭及慢性心理衰竭;根据心脏输出量的多少,分为高输出性心衰及低输出性心衰;根据发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心力衰竭。

4.2酚妥拉明 酚妥拉明为外周血管α-受体阻断剂,其作用机制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对于外周血管:?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的α1受体,?直接舒张外周血管,从而使血压下降,这种作用对静脉和小静脉的作用比对小动脉强,因此通过静脉给药更能够发挥作用。②对于心脏,?酚妥拉明可以通过舒张血管,降低外周血压,从而反射性地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而达到强心的作用;?通过阻断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α2受体,间接通过释放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而作用于心肌细胞,激动心脏β1受体,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排出量。③另外,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还包括兴奋胃肠道平滑肌的拟胆碱作用、增加胃酸分泌的有组胺样作用,另外可致皮肤表面潮红等。

4.3盐酸多巴酚丁胺 盐酸多巴酚丁胺为选择性的心脏β1-受体兴奋剂,其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①心肌的正性肌力。通过兴奋心肌细胞的β1-受体而发挥作用,但是对β2受体及α受体几乎无作用;②增加心肌摄血量。通过兴奋β1-受体,增加心肌的收缩以及每博的博出量,从而使心脏的摄血量增加;③增加房室传导。天空果降低心室的充盈压,而减少房室传导阻滞的出现;④降低外周阻力。通过降低外周的血管阻力,从而使心脏在不需要升高血压的情况下,增加输出量,充盈脉管,营养四肢;⑤增加尿量,通过促进心脏输出,增加外周血流量而达到利尿的效果。

因此,盐酸多巴酚丁胺不仅能够治疗心脏衰竭,对心肌梗塞以及一般术后低血压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作为这些疾病的短期的支持治疗。在静脉滴注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用药者中心静脉压的检测,如有条件可以全程动态检测其心排血量及肺楔嵌压。

4.4联合用药的优势 正如上文所述,酚妥拉明属于主要作用于外周血管的竞争性、非选择性的α-受体阻滞剂,是血管扩张,从而改善外周血管的压力,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从而间接反射性兴奋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增大心脏输出,起效较慢。而盐酸多巴酚丁胺则以兴奋心脏β1-受体为主,以进一步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增多,心室的充盈压降低,房室传导阻滞减少,而不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作用速度相对较快[3]。

因此,通过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同时作用于外周血管及心肌细胞,而且起效速度快慢相济,能够可有效地在增强心肌动力、增加心脏输出的同时,降低外周阻力,从而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情况,改善供血供氧不足的心肺状态,使机体进一步恢复正常血液循环。

而且通过本研究的临床实践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种药物联合动脉给药,在治疗心衰方面的有效性均优于单药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没有增加,有效性及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梅克治,邹筱冬,韦建瑞.顽固性心衰的治疗(一)[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7(5):319-320.

[2]赵水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0-81.

[3]刘华纲.临床医用医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

上一篇:甲钴胺对H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下一篇:急性胰腺炎CT诊断及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