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物理教学改革走一体化发展之路的实践和探索

时间:2022-09-19 12:01:08

职业院校物理教学改革走一体化发展之路的实践和探索

摘要: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正在逐步深入。物理课程有其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如何应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和文化层次,提高物理课程学习效果,走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发展之路是一个有效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职业院校;物理教学;一体化发展;实践;探索

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要让学生去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以及去感悟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熏陶。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其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事实上我们也看到物理课程作为学生从初等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其对学生知识的积储作用是很大的。同样对职业院校类学生作为公共基础课的一门课程设置,它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智力开发起到一定的潜移转化作用,以及能够为许多专业课打好专业理论基础。如在技工类院校,无论是电类专业、机械类专业、数控类专业还是计算机类专业、财会电算化等专业都涉及到物理知识。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文化素质较低,许多专业技能的实施依靠大量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积累,教师的施教途径正逐步走向一体化,即指导学生边做边学,边学边做。那么物理教学怎么改,如何发挥其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功能、极值效应,我感到必须要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质量观、课程观和教学观,用新的理念指导物理教学。职业院校物理教学改革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发展方向。

一、更新传统物理教学理念、走一体化发展方向是有生命力的

传统的物理教学理念是以讲述客观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律、遵循的原理、适用的公式为主线,引导学生正确地探索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原理,并能灵活地运用一些定义、公式、定理和定律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传统的物理教学重理论、重推理、重科学的定理、公式的应用,要求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且善于思考和总结,只有具备较高文化基础的学生才能顺应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这方面有很大难度。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不了兴趣,往往会感到越来越无味,效果也就越来越差。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即能打破以往的常规,让学生“放手”去实践,去体验,让学生从做中获取许多的感性体验和认识,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不断地有所获得,有所感悟,不断地唤醒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学习意识。众所周知,物理知识是从实践中而来,也应让它充分回到实践中去,才会不断增强其吸引力。从此道理上讲,我们更新传统物理教学理念,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生活、现场教学,让学生的手在课堂教学中跟着动起来。

二、改变教学方法、实施一体化开放式教学手段是生动活泼的

为了更好地搞好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先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种兴趣都是对某种事物在所认识或参与了某种活动体验到情绪上的愉悦后发生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尽量摒弃那种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取而代之应是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创新、探究、合作等活动中来,将探究活动与知识技能的提高能够有机地统一,使学生在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后能掌握运用科学原理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须朝着注重学生的思维流程和展示、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探究的过程,教师只需要在课堂的预设和生成之间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让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所谓开放式,比如老师可给出几个实验题目,让学生任选其一,然后要求他们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资料,自行设计方案。在开放的实验室中自取实验所需仪器和材料,独立完成实验、写出总结和报告等。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充分领会科学研究方法,提高查阅资料、研究、设计、分析、改进、独立操作的能力,且整个学习过程中显得轻松自然。实施一体化开放式教学手段完全是可以使物理学习变得更加活泼生动起来。

三、引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项目引领的课题设计需着力研究。

职业院校加强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引进一体化教学模式,己经在许多专业课教学中取得了实效。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采取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方法,将所要传授的知识、技能贯穿始终,将动脑与动手有机相结合,这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模式。在物理课教学中,项目课题设计得好,分解得细,同样能够将所需知识囊括其中。如在学习电功率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个项目任务,即“测定小灯泡功率”的任务。项目任务要求是请同学们选用某种方法测定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此时教师可先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包括电功率的定义,公式,相关公式的转化,与电功率相关的因素等等。任务实施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出他们一些己知电源,一定量程的电压表或电流表,一些已知阻值的灯泡,让同学们自行选择器材去进行测量,让同学们动手去做。当学生完成这些基本的探究活动后,教师再进行引导:假如已知电源电压,而电压表的量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怎样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呢?这样步步深入,通过新颖有趣的电路设计,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了对电功率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的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互化规律等。如何充分引进“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物理学中各个知识模块合理进行项目课题的分解和设计,精心选择项目任务的载体,需要我们着力去研究。我们需在平时就加强对身边事物发生和发展规律的观察,能够将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知识的应用和物理知识点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在寻求任务实施的方案时可以得心应手和贴近生活实际,所学知识也能铭记在心。

四、努力创设一体化教学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有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严格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学生今后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是在大量实践活动中形成和提高的。物理课程学习之初,大多是学习前人所总结的一些定理、定律、公式等,似乎是让我们被动地去了解、去接受。这时我们可以努力创设出一体化教学情境,可以通过安排一些验证性实验,而且尽可能将这些验证性实验由演示实验改成分组实验,或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讨性实验。如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圆周运动规律的验证、电阻的测量,侧重规范化操作的训练,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按要求操作,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及时正确处理好仪器,清洁仪器,指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每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观察的重点是什么?如何根据数据或现象得出结论?如何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等,可以将学生进行组合共同探讨,也可将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进行评说,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互相合作和弥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其自己探索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总结出物理规律作铺垫,更为提高其动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巩固加强一体化学习成果,开辟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

物理知识和规律既来源于生活和实践,也在不断地指导着人们去探究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和规律。物理的许多理性化的结论或结果直接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改造自然的看法。因此,职业类院校的学生可以利用相对宽余的课外时间,巩固加强一体化学习的成果,开展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学习。通过第二课堂训练既可丰富、完善、深化课堂知识,又可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主要可采取的形式有:(1)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2)组织对物理现象的参观;(3)举行物理操作技能竞赛;(4)组织物理知识课外兴趣小组;(5)举行物理知识科技发明创造等。总之,物理兴趣的引导和物理知识的巩固需要多方面长期的熏陶,抓好技能训练是巩固和加强一体化学习成果,拓展学习空间的重要举措。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术人才的重任,面对众多的在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我们要不断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在更大范围内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学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挖掘出学生学习的潜力,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打好物理学科学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善荣. 论新课程改革下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的开展2008年第8期

[2]王勇、梅中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2008年第4期

上一篇:某PCB项目给排水设计探讨 下一篇:BS公司钢结构工程安装供应商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