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养守望生命 冥想更能长寿等

时间:2022-09-19 09:40:50

静养守望生命 冥想更能长寿

中医历来认为,长寿的关键是“养神”,而养神的关键是“清静”。求清静的不是心情,而是指心境。保持思想清净、心境安定、精神安闲,以平静心态对待社会、家庭和过去、今天的事情,不失为守望生命的基本法则,也是延长有限生命的灵丹妙药。

我国的养生方法众多,中医典籍中的“静者寿,躁者夭”“静者神藏,躁者消亡”都说明,“静养”可以少耗神气,神目以充,故寿;反之,不顾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过多地透支自己的生命要素,烦扰不定则耗神,催人衰老而易夭。

我母亲是善于“静养”、足不出户即达锻炼效果、获得健康长寿的人之一。母亲过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农耕生活,从不刻意去锻炼,年近古稀后便只做些轻微的瓜果蔬菜种植、喂鸡喂猪等家务杂事。她还常同小山村的老姐妹讲人生故事,说为人处事,话好心好报,道命随心转等,权作“动与静”“脑与体”相结合的养生锻炼。

每当她进行自创发明的闭目“静坐养生法”时,就不觉尘世喧嚣,忘却人间烦恼。她的脑海开始回忆:一个青山秀水、泉水叮咚、林木茂盛、山花遍野、香气袭人、鸟鸣蛙叫的老家山村印象;在山村“老人会”里,同老友们谈笑风生的顺心事、开心事;孙男孙女的孝顺事;曾孙、曾外孙女活泼可爱、好学上进……凡此种种,都是能让自己舒心的事,常常想着想着脸上就现出笑意。一切私欲、杂念、疲累、计较和昔日在上海生活时的繁华喧闹、流光溢彩全抛开了。

她每次完成静坐后,还到自家院子里的桂花树下,甩甩双手,走动走动,然后面对满山翠竹,闭着双眼,仰望天空,嘴里轻轻哼着崇明老家的小曲,原地踏步走。心静如云空,享受着守望生命的惬意。

虽然生活简单,吃粗茶淡饭,穿旧衣布衫,住简陋房舍,但母亲静度人生,心神安定,从不言苦,正如民谚说的“盛夏三伏心静自然凉,寒冬三九心静焐心暖”。她的养老生活一直自理,到不能自己动手穿衣吃饭、洗漱梳发而卧床不起时,就以94岁高龄,在5天后如在熟睡中愉快地告别人世。这样善终,自然归功于她自创的“静养法”。

生理学家认为,人在“静养”状态下,神经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相应降低。这种低代谢,自然使生命相对延长。生命在于守望的“静养法”,不失为一种不需过多透支身体、不需消耗能量、人人可学的祛病延年良方。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七法提高抵抗力

方 谨

足够睡眠 睡眠时人体内会产生一种被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可促使白细胞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或病毒消灭。因此,睡足觉、睡好觉可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时常多笑 笑能激发人体许多与免疫有关的化学物质,从而增强免疫力。

每天快走 快走30分钟可使血液中的白细胞介素增多,进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消灭病毒与细菌。老年人的行走时间,可以根据体力多次累积。

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45℃左右)泡脚15分钟,注意要水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可增强呼吸系统的抵抗力。

盐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可清除口腔病菌,在感冒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要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反复3~5次。

双手互搓 搓手可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脉,增强上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因此,可以降低感冒的发病几率。

红色食品是指颜色为红色、橙红色或棕红色的食品,如红辣椒、胡萝卜、南瓜、西红柿、紫洋葱、山楂、红苹果、红枣、沙棘、柿子等。这些食品的共同特点是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而胡萝卜素具有捕捉有害的自由基、参与维生素A合成等功能,可增强人体巨噬细胞的活力,起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据09.11.23《医药养生保健报》)

说话慢也是养生

柏 榕

有俗话说:“慢性子人寿命长。”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沈政也指出,老人说话慢点,也算养生。

一个人在进行语言表达的同时,也在向人们反映着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语速的快慢则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及情感变化。一般来说,说话语速快是因为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一方面与自身性格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所处的环境及当时的情绪有关。

沈教授说,老年人特别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来养生。语速太快,很容易使老人情绪变得激动和紧张,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收缩,引发或加重高血压、心脏病等。此外,焦躁的情绪既伤肝肺又伤脾,还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及机体组织的正常运转,对健康造成伤害。

老年人如能刻意试着放慢自己的语速,则相当于让自己处于一种平心静气的状态。此时,大脑会变得安静,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身体各部份组织运转都会变得更协调。而且,老年人慢条斯理地说话,还有利于理清自己的表达思路,也能有助于放松心情,有百利而无一害。

(据09.12.2《老年周报》)

上一篇:寒冬话“寒”老人重“防”等 下一篇:哮喘发作的急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