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第一次购买单反的人

时间:2022-09-19 09:10:58

写给第一次购买单反的人

你是否真的需要一台微单/单反95%来咨询该买什么单反的人,其实根本不需要单反。以下几个问题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首先,为什么你会想到换单反呢?回答也许是:

可以赶潮流

总有一些人买东西不是为了东西本身,对于这部分人我也不打算去否定他们的价值观,只要他们开心就好。

单反可以拍到更远的景物

有些人喜欢拍远处的人、鸟、月亮,也许是因为“越大的相机变焦倍数越大”的印象,人们可能会认为,单反比一般相机大那么多,应该可以拍很远吧。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款主流厂商的万元以内的镜头,在单反上等效焦距可以超过500mm,而好的长焦DC(Digital Camera,数码相机)如P510、SX50等效焦距往往在1000mm以上。如果是为了拍更远的景物,不如选这些远比单反便宜又轻便的长焦DC。当然也许会有人跟我争辩说,你这只是等效焦距而已。DC底小,换算系数大,看上去焦距长而已。但就算是实际焦距,上面提到的两款DC也有200mm左右,跟普通的长焦单反镜头的最大焦距是一样的。

也许还有人说,单反感光元件大,画质会比长焦DC更好。

这句话一般是成立的。因为在同样的拍摄题材下,一般底越大,就可以离被摄物越近,从而画质越好。但在超长焦拍摄的情况下,比如拍摄野生鸟类时,你无法随意靠近被摄物,就只能把焦距尽可能拉长,在不改变距离的情况下拍到更多细节。而用小底的长焦DC拍摄,就相当于从同样实际焦距的大底单反拍摄的图像中截下一部分。由于单反+长焦镜头的焦段(最多等效400多mm)往往也不够长,既然拍出来也还要裁剪,不如买个拍的时候就裁好了的长焦DC,省钱又省事。

单反画质好

这应该是大部分人的答案。但我现在要说的是,如果你是为了画质买单反,那么你根本就不适合单反。说单反的画质更好,很多人都是人云亦云,或者看到专业摄影师都在用单反,就想当然地假定单反画质应该会更好。

尽管单反看起来又大又笨重,但如果你问专业摄影师为什么要买单反,特别是单反相对于新出现的微单有什么优势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你:因为单反方便。

好的单反有大而明亮的取景器。通过取景器取景最为直观,也能看到最多细节,而且不会有时滞,同时对焦速度也往往比较快。加上丰富的拨轮和个性化的设置,可以最方便而高效地完成取景―调节曝光参数―对焦―拍摄的过程。对一些专业摄影师来说,节省的时间都是金钱;而对于另一些摄影师来说,要拍摄的题材转瞬即逝,不快一点就拍不到了。因而这种“方便”对于他们至关重要。

所以,想知道自己适不适合用单反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借一台单反用几天,如果几天之后你最大的感受是单反真方便,而不是单反画质真好,那么我想你是应该买单反。否则,建议你还是优先考虑微单,或者好一点的DC。

在数码时代,一台相机的画质好坏取决于两个方面:感光器和镜头。好的感光器感光面积大,收集的信息多而更清晰,色彩好,对光线的表现力(宽容度)强,在暗光高感光度的情况下噪点少。而好的镜头光圈大虚化效果好,畸变小,锐度高,色散低。

单反是“单镜头反光相机”的简称。简单的说,就是在胶片前放置了一块反光板,将射到胶片上的光线反射到取景器中,一方面使得取景和最后得到的图像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解决了胶卷漏光的问题。不管怎样,这跟镜头和感光元件质量好坏没有任何关系。

现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并没有漏光的问题,取景也可以直接通过CCD和CMOS感光,所以这个设计其实在数码时代没有必要。DC和微单就拿掉了这个设计,而直接通过液晶屏把CMOS/CCD感应到的也就是最终记录下的光信号显示在显示屏上来取景。

大部分情况下,单反的画质确实比DC好,是因为单反体积比较大,价格比较高,往往采用了更大更好的感光元件(俗称“底”)和更大更好的镜头。但是如果有需求,DC完全可以跟单反采用同等素质的镜头和感光元件。

实际上,富士X100、索尼RX1、莱卡X2、适马DP系列就是采用了单反规格镜头和感光元件的定焦DC,而体积都远小于单反。因为比较难把变焦镜头做得很小,所以目前还没有采用跟主流单反一样大的感光元件的变焦DC。

这两年微单出来以后,主打的是跟单反一样的画质。主流微单跟中低端单反的底是一样大的,都是APS-C画幅,也就是135mm胶片的一半。而且镜头也可以更换,满足各种不同题材的需求。

一般来说,同价位的微单画质跟单反并没有区别,甚至可能好过单反,因为微单节省了反光板、五面镜和光学取景器的成本,可以用更好的CMOS。但对于大部分买单反是为了画质更好的人来说,甚至连微单都不需要,一部画质好点的卡片机足矣。

之前提到画质的好坏取决于感光元件和镜头。DC和单反的镜头好坏很难直接比较,但感光元件的大小是可以直接比较的。大部分DC的感光元件是1/2.3英寸,而单反是APS-C画幅,后者的感光元件面积是前者的14倍左右。差距很大。

现在好的卡片机,如RX100(画幅达到1英寸)、G1x(4/3英寸)的感光面积已经更接近单反而不是DC,画质也超过了很多入门单反。5000元以下的单反里,只有D5100的画质比这两个要好,但D5100的画质只有在拍摄RAM格式时胜出,拍摄JPG格式的文件时依然不如这两个卡片机。

单反和微单跟这两个旗舰卡片机相比,优势只是在更换成中焦段大光圈的镜头后可以拍摄出背景虚化的人像照片。换句话来说,除非你立志钻研后期技术,并且对折腾镜头很有兴趣,否则旗舰DC,特别是索尼RX100在便携性上的巨大优势(体积重量差不多是微单的一半,单反的四分之一),会大大提高你成为优秀摄影师的可能性。

要成为一个好的摄影师,最重要的完全不是器材(起码在头几年不是),而是多拍。多拍才能拍到好的场景,增进对摄影技术的了解,培养对构图的感觉,拍出好照片。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有的时候甚至推荐有志于摄影的人不要去买相机,而是买个拍照好点的手机,在生活中随时留心去看去感受,把美的瞬间用常伴左右的手机拍下来。

索尼RX100是能长期放在口袋里的画质最好的相机,所以它其实才是相机界的第一神器,远远超越一些动辄几万块的机器。80%求推荐单反的人,最适合的选择其实是它。

微单还是单反

首先,“玩摄影穷三代”这句话未必是真的,但是“烧器材穷三代”这句话一定是真的。而一旦入手微单或单反,你就有非常大的危险走上烧器材的不归路。

前面已经说过了,微单和单反的区别不在于画质,而在于方便程度。所以要分清楚自己更适合单反还是微单,只要分别用一下两种机器,然后说说感觉哪种方便就可以了。

如果是体积重量觉得合适,而光学取景器和高速对焦不太用得上,那就选微单―我相信大部分人属于这一类―但是记得要选微单+饼干镜头。松下GX1+x14-42套机+20/1.7,索尼NEX-5r+16-50+35/1.8,佳能EOS m+18-55+22/2双头套机,三星NX1000+20-50套机+30/2,都是不错的选择,其中松下最便携但是画质相对弱,索尼画质最好但是价格最贵,佳能和三星组合画质、便携性和价格都尚可(三星的画质和便携更好些,佳能价格低一些),但是对焦都太慢。

如果经常需要拍摄体育活动、飞鸟等运动的对象,而且摄影目的明确,不考虑相机的重量,那么用五棱镜取景的中端单反应该是你的选择。尼康D7000综合性能出众,宾得K-5虽然各方面都很好,但用的人少,镜头不好找而且都很贵,并不适合一般的购机者。

这里推荐几款价廉物美的镜头配D7000:

18-55/3.5-5.6vr。别看是套头,其实素质不差,便宜好用,很多几千块的镜头素质还不如它。

18-105/3.5-5.6vr。一镜走天下的选择。焦段够广,基本上没有拍不到的。

35/1.8g。在半幅机上相当于52.5mm的焦距,适合题材最广的标准镜头,素质好、光圈大、价格便宜。

50/1.8d。便宜好用的大光圈人像头。曾被评为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镜头。

50/1.4G。比50/1.8g素质稍好,光圈更大,背景可以更虚化。

这几个镜头的价格都在2500元以内,更贵的镜头就不再符合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了。

如果预算紧张,D5100+18-55+35/1.8G也足够用。如果更喜欢长焦段的题材,比如全身人像、远景、鸟类摄影,那么佳能600D+18-55+50/1.8或55-250的组合更适合你。

有一些特殊需求,如能够接受转接二手老镜头玩手动对焦,那么NEX的峰值对焦、触摸放大和丰富的转接头是不二之选。如果喜欢录视频,那么松下GH系列是所有相机里面最专业的选择。

是否有必要上全画幅单反?各种摄影器材网站上都会不断有人说残幅如何如何不行,要上就上全画幅。于是很多新手上万块钱砸下去,就为了买个笨重的全幅机,最后落得一个5D2待在家里,卡片机出门的下场。有的人有“全”幅情节,但是所谓全幅,无非是胶片时代的一个规格而已。而胶片时代照样有APS画幅和中画幅胶片。到底哪个是标准呢?

全幅机无非比APS-C画幅大了一倍,但最便宜的全幅机5D2要一万出头,最便宜的半幅机如1100D、NEX-5c却只要2000元出头。为了大一倍的画幅,多花五倍的钱值吗?要知道从1/2.3寸的DC到APS-C画幅的微单和单反,画幅大了十几倍,却只多花1000多元。

为了个全画幅,就算不考虑要多花几倍的钱,也还要多带一斤多的负担,这到底是方便摄影还是破坏摄影呢?

何况,全画幅比半幅机素质也未必更好。论操控、对焦准确率和性能(对焦速度、快门时滞),3万以内的全幅机远不如旗舰半幅机如7D。论画质,如果是直出还不如富士APS-C微单x-e1、x-pro1。如果要兼顾单反的操控同时希望比较便携并有好的画质,那么宾得K-5搭配宾得家一票高素质的饼干定焦镜头也是很好的选择。

当然全画幅后期的空间会大一些,但是考虑到便携性、性能,不如先入个半幅微单或单反,好好练习摄影技术,等到将来机器真的成为摄影的瓶颈的时候再入全幅不迟。到时全画幅机器不仅会更便宜,也一定会更轻薄更强大。真不差钱的人,倒不如考虑索尼RX1,看起来比全幅入门单反贵,但是考虑到配红圈金圈镜头的成本,反而更便宜,而且更便携。

上一篇: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下一篇:时间管理:不要混日子,小心日子把你给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