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反扑

时间:2022-09-19 08:04:00

大自然的反扑

最近视点

2010年10月1日以来,海南省大部分地区遭暴雨洪涝灾害。此次海南持续强降雨量之大、面积之广,是海南自1961年以来首次出现。10月7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协助开展减灾救灾工作。截至10月8日上午。连续多日的强降雨已使海南海口,文昌、万宁、琼海、三亚等16个市县受灾。

户外探险观察员评论

2010年国庆前,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海南看了几处楼盘,项目的模式大同小异,精装公寓+豪华别墅+五星酒店十尊享会所。没想到,在本该是旅游旺季的国庆期间,美丽的海南岛遭到暴雨袭击,洪水淹城。有人调侃说:“整个海南岛的楼盘都是一线海景!”这触目惊心的自然灾害,不禁让我反省――看楼盘,我究竟看到了什么?

在高档楼盘的别致露台上,我看到了海天一色、绿山群拥的美丽景色。我看不到的是,由于楼盘开发时无视国家有关规定,破坏海防林,排放的污染物侵蚀海岸,海防线崩塌,大海逐步逼近内陆。当我坐在雅致的餐厅里,一边品味美味海鲜,一边欣赏窗外的海景时,我看不到的是,为了营造这人工的美丽景观,不惜破坏中国最后一片海滨青皮林以及能保护青皮林的木麻黄防护林,栽上高大摇曳的椰子树或棕榈树。清光绪时为保护青皮林而竖的“奉官立禁”石碑,显然挡不住如今旅游开发的猛烈步伐:当看到那些在内海海面上漂浮的点点渔排,感叹如此静谧安宁的海上庄园时,我看不到的是,这些不同于那些大排档的原住民渔排被斥之为违章建筑,被强行拆迁。媒体上只见粉饰太平的报道:村民纷纷响应某楼盘的开发,感言过上了新生活,谁又能知道,这些没有拿到一分钱补偿,在陆地上几无一技之长的渔民,又将何去何从;至于被作为宣传重点的海滨高尔夫球场,固然赏心悦目,尊贵奢华,但高尔夫球场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更毋庸多言。

或许我应该安慰自己,海南要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是开发中总难免会有的阵痛。2010年统计表明,海南省全省常住人口为八百多万人,家庭两百多万户,那么多的楼盘,销售对象显然瞄准的是岛外尤其是有经济实力的人。很多海南购房者,多是抱着度假休闲或投资旅游房产的目的,当城市生活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压抑,逃离都市,在清雅安静的蓝海绿山边购置一套豪宅或是入住五星酒店的临海客房,俨然是高品质高品位的生活象征。

但这样的生活是以牺牲自然环境而换来的,在一个以拥有热带雨林为宣传热点的房产项目里,我们看到了巍然林立的野槟榔树、果实累累的芭蕉树,但是周遭的水库已经被彻底污染,淌着浑浊的黄水,好像雨林流出的泪。富于野趣的山水固然是人心所趋,但原始的环境需要一段时期的规划整治,才能符合现代人群的生活居住需要,当人们居住入内,还需要高成本维护房屋的状况,因为海边空气中的盐分,热带雨林的温暖潮湿气候,及一些热带虫豸,都会对房屋本身及人群造成威胁;同时,人们不可能切断自己与都市的联系,他们仍然需要交通工具往返于市区和郊区之间。

容我想像一下,当强降雨来临之时,我被困在那些楼盘或是酒店里了,身边是高档的软装设计,举目是如画的风景,接着会怎么样呢?这些项目无一例外地都建在远离市区至少二三十分钟车程的地方,配套设施尚不齐全,停电停水断粮是显而易见的,至于交通,似乎也很难想像会有直升机来进行营救。或许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大自然的反扑。

我忽然想起了马来西亚婆罗洲的热带雨林,在酒店里摆放着雨林步道的宣传手册,扭摆的蚂蝗赫然在目,虽然不明白当地为什么会用这种恶心的小虫子做宣传,但我至少知道一点,蚂蝗其实是一种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的脆弱生物,只要水源被农药或洗衣粉之类的人类排放物污染,蚂蝗就无法生存。虽然在酒店附近的森林里碰到这些小虫子是件很让人惊恐的事情,但虫子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谁也无权粗暴破坏它们的家园。

自然环境是有生命的,它也有它的承载力,组成它生命的各个零部件是需要相互配合和合理利用的,一旦某一个零部件过度或不合理使用就会出现异常的情况,那么就会有异常的现象出现在我们面前。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低估了人类破坏自然的能力,同时,我们也高估了大自然自我调节的能力。改变社会,改造大自然说明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在改造大自然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大自然的属性,然后根据它们的属性合理地去利用和保护它,最后达到共同发展。

上一篇:生命力·丹顶鹤 下一篇:咆哮的博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