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妊娠52例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2-09-19 08:00:10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妊娠52例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妊娠20~30周自愿引产健康妇女5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口服米非司酮片150 mg,24 h后利凡诺100 mg羊膜腔注射;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的利凡诺羊膜腔引产术。结果 观察组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后,胎盘、胎膜残留率低,子宫出血少,引产时间缩短,刮宫机率少,无宫缩乏力,无产程中干预情况。 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引产,安全、有效,缩短了时间,减少了刮宫机率。

【关键词】米非司酮;利凡诺;羊膜腔注射;中期引产

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是中期引产最常用的传统方法之一,但是存在胎盘、胎膜残留刮宫,引产时间长的缺点。笔者近几年来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中期引产,取得了满意效果,克服了上述缺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象选自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来我院门诊自愿中期引产(孕20~30周)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两组年龄、孕产次,孕周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理化检查结果正常,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片150 mg,服药前后2 h禁食,24 h后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对照组与观察组同时注射利凡诺100 mg,引产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缩宫素肌内或宫颈注射10~20 U,口服新生化颗粒促进子宫收缩。

1.3 观察指标 ①注药后分娩时间;②产后出血量;③胎盘、胎膜娩出完整情况;④引产过程中干预情况,地西洋、缩宫剂使用等。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引产一次成功率100%,从用药到胎儿娩出时间,观察组平均26.50 h,对照组平均53.60 h,两组差异显著(P

2.2 产程中干预情况 观察组无干预情况,对照组6例因产程长和宫缩弱,给予人工破膜,静点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缩宫素2.5~5.0 U,4例静脉推注地西洋5 mg,两组匀在胎儿胎盘娩出后宫颈或肌肉注射缩宫素10~20 U,胎盘、胎膜排出不完整者行刮宫术,观察组3例,对照组12例。

3 讨论

3.1 利凡诺作为外用杀菌剂,羊膜腔注射具有较强杀菌和刺激宫缩的作用,能够造成胎儿中毒死亡,使羊水内的前列腺素含量明显增加,诱发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起到加强宫缩的作用,但宫颈软化作用是被动的,由于中期妊娠宫颈成熟度差,宫颈管较长,易发生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使胎膜在胎盘娩出时韧性减弱而断裂,残留宫腔内造成产后出血,增加清宫机率,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中期引产,克服了以上弊端,取得了满意效果。

3.2 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抗孕激素,具有抗孕酮、糖皮质激素和轻度抗雄性激素特性,它与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比孕酮高5倍,因而能和孕酮竞争而与蜕膜的孕激素受体结合,进而阻断孕酮活性而终止妊娠,它具有抗着床,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能明显增加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作用,为宫缩的发动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妊娠蜕膜坏死,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PG),促进子宫收缩及宫颈软化。临床发生在米非司酮作用基础上,利凡诺的宫缩作用发挥更充分,由于米非司酮的作用,使宫颈Bishop评分增加,缩短产程,也缓解利凡诺引起的过强宫缩而导致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尤其宫颈裂伤,并且在孕酮作用基础上,胎盘、胎膜多剥离完全,避免了因蜕膜残留而必须进行的清宫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医疗风险。

因此,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中期引产,有效地解决了单纯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存在的引产时间长、胎盘胎膜残留需刮宫等不足,临床副作用小,只要严格把握指征,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上一篇: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下一篇: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2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