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数据思维引导舆论工作

时间:2022-09-19 07:48:21

用大数据思维引导舆论工作

大数据将成为未来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一词已无处不在,然而大数据究竟是什么?

大数据是一种在类型繁多、数量庞大的多样化数据中进行的信息快速提取的技术和思维。2008年“谷歌预测流感”就是使用了大数据思维中的相关思维。通过对“咳嗽”、“发烧”等关键词的监测以及对相关地区的关注,研究人员发现搜索流感信息的人数与实际患病人数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相应的关键词密度越高、出现越频繁,该地区暴发流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2009年,谷歌较为准确地预测了甲型H1N1流感的暴发,相比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要早1-2周的时间。传统管理流程是出现问题―逻辑分析―找出因果关系―提出解决方案的事后“救火”模式,而大数据思维战略下的管理流程则是搜集数据―量化分析―找出相关关系―提出优化方案的正向思维模式。

在一切皆可量化的今天,人和物的所有轨迹都可以被记录下来。这些数据既有结构化数据,又有文本、音频、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一国所拥有数据的规模及运用数据的能力,将成为未来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对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大数据时代,整个社会的话语主导权呈现多元化和扁平化趋势。与之相伴的,就是社会事件的多方位、多维度表达,对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近年来,我国时有发生,其中一些问题的产生就是政府的舆情研判能力不足,耽误了最佳处置时机。因此,政府需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通过大数据技术促使政府部门与新型社交网络数据资源融合,对网民的行为特征进行感知和精确分析,进而实现对热点问题的预判和快速响应,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公众满意度,进而用正面的声音和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和舆情阵地,回应网民关切,主动有效进行精准化舆论引导。

政府管理需适应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形势,从被动响应型向主动预防型转变。政府角色应从数据的收集者转变为数据的分析者和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如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如果能够有效利用来自各渠道的数据听取民声,就可以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使网络成为党执政善政的重要信息来源。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促使政府部门与新型社交网络数据资源融合,对网络、社交和新闻等进行食品安全关键词搜索和语义分析,精确辨别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继而全面感知公民的多维度需求,预测食品安全舆情,实现对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的预判和快速响应,为政府构建了解、回应基层民众呼声和意愿的渠道,进而用正面的声音和科学的知识占领网络和舆情阵地,主动有效进行精准化舆论引导,提升引领意识形态能力。舆情监测得越充分、研判得越准确,就能越早发现、越早应对、越早引导,将有可能造成危机的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政府还可以运用大数据思维,开放公共数据,削减信息孤岛现象,使大众对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的过程一目了然,提前消除不必要的误解,甚至可以参与到公共服务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这些正向思维的举措正是从不同角度对党引领意识形态的能力建设模式的探索,可以从更多方面、更深层次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作者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

上一篇:神圣使命 朴素情怀 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