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激发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探讨

时间:2022-09-19 06:16:33

对激发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探讨

作者简介:常亮(1985.01-),河南省焦作市,男,汉族,助教,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摘 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态度,也决定了其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着重对如何根据高职英语教学的规律合理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借此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学习;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英语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教学经验中笔者发现,高职高专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缺乏,是他们英语成绩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究其原因,第一是高职高专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动力。升入了高职高专之后,学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没有压力也就没有了动力;另外由于目前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或教学方面都与学生专业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导致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以及未来的就业没有任何关系,于是产生了英语无用论的思想。第二个原因就是,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由于初高中阶段英语基础不牢固,升入高职高专之后继续学习英语,许多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越不会越不学,如此恶性循环,英语学习的效果越发差。针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这一现状,笔者认为,若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当其冲要尽量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学生“英语有用论”思想

相比较专业课而言,英语学习在高职高专学生看来跟自己目前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就业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加之现在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编写缺少新意,与学生专业实践脱离,无法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明确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英语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与语文和数学一样,在学习的短期内效果是有限的,但是放眼于将来,无论是学生以后求职,还是就职以后的工作过程中,英语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改革开放高度化的今天,应聘者求职时的英语能力也是衡量人才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如果你的英语水平不够,很可能会与好的就业机会擦肩而过;在未来的工作里,如果是就职于合资或外资企业,英语就是你与同事,领导以及客户进行基本交流的重要工具,如果再具体讲,比如车间实际操作中遇到了英文的说明书,英语知识的匮乏将会直接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所以要对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解读教学大纲,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体会到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搞好教师自身建设,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保持学习动力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老师的个人素质,包括专业水准和师德教风。教学工作中只有两方,即学生和老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举动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老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坚固,则会渐渐失去学生的信任,从而导致学生放弃跟随这位老师学习英语。所以身为英语教师,首先要搞好自身建设,不断学习充电,弥补知识漏洞,胸有完竹,才能给学生画出完竹,切忌对知识点概念含混不清,导致教学漏洞。除了保证正常的认真准确的教学态度之外,作为英语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且与学生保持一个平等和谐的关系。如上课时多与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多与学生互动,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适当进行发问和作业布留,以免造成课堂气氛僵化。往往一个学生钦佩某个老师,那么他就有学习的渴望,而一个学生喜爱某个老师,也是他认真学习的动力之一,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多花点时间在自身,让学生真正的对自己的课感兴趣。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以往的传统英语教学往往都是老师唱主角,一节课从头说到尾,老师只传授知识点,学生只是记笔记,课堂气氛枯燥乏味,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作为教师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应该破除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学生进行读,写,听,说全方位的训练。比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以英文歌曲或是电影作为课题的引入;讲解语法词汇时,举一些与学生生活以及与流行相关的例子;与学生猜谜,让学生张嘴说英语;等等。

其次应该整合教材,情景教学,把英语教学融入生活中。目前高职高专的英语教材中,只是按照知识点的难易顺序进行编排,而且与学生的专业特点并无太多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每课主题和语法加以整合,制定出一套循序渐进,情景教学为主的教学计划。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创设实际的交际场景,组织学生以对话,短剧,小品等模式展开联系,并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词汇积累,语法练习,同时鼓励他们发散型发挥思维。这样的教学生动实际,不再枯燥无味,学生自己参与其中,并且体验到自己的创造成果,便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对学生学习水平进行差异分析,因材施教

学生在入学之时学习成绩不可避免地就已存在差异。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也在不时地发生着变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详细地研究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针对不同的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除了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教师还应重视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以及他们接受速度,消化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比如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按照学生层次划分组员,尽量做到均衡。组际之间可进行交流、研讨、互评、互查、竞赛等。

五、尽多组织课外英语活动,做到课堂与生活不脱节

高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的心态还不成熟,对自己的约束能力还不强,所以对上课时学到的内容往往不能做到自觉地巩固和练习。而英语学习的特点又表明,只是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是否学习,学习的效果如何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教师应针对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相应的英语课余活动,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与生活是可以完美结合的,从而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在学校中,组织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参加英语角活动。到英语角的学生都尽量用英语交流,不但提高了口语水平,也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同时,英语角也可以不定期的更换活动主题,如放映英语电影、举办英文歌曲比赛,进行西方礼仪培训,举行小型英文辩论赛等,都能很好的激发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英语学习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英语教学又何尝不是。作为英语教学的两方,教师保持充沛的教学激情和学生保持自信的学习动力是教学活动不断前进的首要因素。“教学相长”,教学配合,这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之一。而在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不但提高了教育理论水平,巩固了个人知识结构,开拓了英语教学的新思路,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又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才能把素质教育切实落到实处,真正落实“职业教育无差生,职业教育人人成才”的和谐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还应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使之充分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从而培养更多优秀职业人才。(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秀英,互动英语教学模式[L]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2):22-24

[2] 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上一篇: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下一篇:提高日语阅读能力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