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 嫡系=遗弃

时间:2022-09-19 04:56:30

克罗斯走了,这名曾被德国足坛寄予厚望的“90后”,却在今年年初以租借的方式前往勒沃库森,暂时告别了无法为他提供主力位置的拜仁慕尼黑队。仔细想来,克罗斯似乎并非唯一有此遭遇的球员,近年来已有不少拜仁自己培养的年轻天才在足坛“好莱坞”扮演了匆匆过客的角色,最后只留下一系列令人唏嘘不已的结局。

新秀难展才华

早在2006年就进入拜仁青训营的克罗斯,为什么会选择离开德国最有实力的俱乐部?人们可以从他的出场数字里面找到答案。在本赛季的前两轮德甲联赛中,克罗斯连续获得了出场机会,一度被认为将在新帅克林斯曼手下获得重用。但在此之后,他却只能长期与替补席为伴,直到第8轮,他才得到了第3次出场机会。在前往勒沃库森之前的德甲上半程(共17轮)联赛中,克罗斯总共只有2次首发和5次替补出场的经历。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一名年仅19岁的新秀能有效力拜仁慕尼黑的机会已属幸运,但这肯定不是克罗斯自己的最高目标,要知道,他在德国U-17队保持着36场打进18球的惊人效率,并且曾在2007年的世少赛上荣膺最佳球员,还在去年被评为德国18岁以下最佳球员。对于这样一名很早就被国际足坛公认为希望之星的球员来说,自然无法忍受长期与板凳为伍的待遇。

年龄并不是克罗斯无法获得上场机会的理由,要知道,当C.罗纳尔多、梅西或是鲁尼处于他这个年龄时,都已经在各自球队获得了重用。然而在拜仁,克罗斯却看不到在短期之内有出头之日的希望。

克罗斯所面临的困境,在如今这支拜仁队中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在那些与他一样出自拜仁青训营的球员中,伦辛虽然从卡恩手里接过了1号球衣,但却没能获得俱乐部的充分信任,近期不断传出拜仁可能引进其他门将的消息。至于由拜仁培养、成名初期一度被租借到斯图加特的拉姆,也曾流露出对于俱乐部的不满情绪,从而引发了外界关于这名边后卫即将离开慕尼黑的猜测。由此看来,这些球员在拜仁青训营所获得的“嫡系”身份,似乎无助于他们从俱乐部获得更多的支持。

嫡系难受重用

当今国际足坛,豪门俱乐部普遍都存在着重用“嫡系”的传统。比如在皇马,劳尔、古蒂和卡西利亚斯已经成为了伯纳乌的精神领袖;而在曼联,吉格斯、斯科尔斯以及加里・内维尔等人也在队内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至于AC米兰,更是存在着“终生供养”球员的传统,无论巴雷西还是马尔蒂尼,都在米兰城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然而在拜仁慕尼黑,“嫡系”球员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及其他俱乐部。在克罗斯之前,特罗霍夫斯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早在1999年,也就是特罗霍夫斯基年仅15岁时,他就已经是拜仁青训营中的一员了,并且在这里表现出了高于同龄人的足球才华。然而在2002年进入一线队之后,恰好碰上了如日中天的巴拉克此时转会而来,在与“N亚王”对主力位置的争夺战中,特罗霍夫斯基败下阵来,只能长期在替补席上看着场上的队友们拼杀。

在这种情况下,转会似乎成了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然而在处理特罗霍夫斯基的转会事宜时,拜仁却表现出了对“嫡系”的无情。当时这名小将原本希望投奔斯图加特,而且对方也愿意为他支付100万欧元的转会费,但拜仁最后却将他出售给了汉堡,原因是后者愿意付出125万欧元。区区25万欧元的价差,令特罗霍夫斯基从此对拜仁心怀怨恨。

因此几年之后,当拜仁希望从汉堡买回已经成长为德国国脚的特罗霍夫斯基时,后者态度坚决地说了“不”。在本赛季德甲的揭幕战中,恰好是汉堡与拜仁狭路相逢,结果特罗霍夫斯基表现得格外活跃,在这场与故主的比赛中打进一球并被评为当场最佳,这似乎从侧面反映出了他对拜仁的仇视与愤怒。

如今与特罗霍夫斯基同在汉堡的亚罗利姆,昔日也是拜仁青训营内的希望之星,但俱乐部在他年仅21岁时就失去了耐心,将他低价处理给了纽伦堡。之后经过他自己的努力,终于在汉堡队站稳了脚跟。当汉堡在今年1月30日再次面对拜仁时,场上主角由特罗霍夫斯基换成了亚罗利姆,正是他的一脚远射造成了伦辛的脱手,间接助攻彼得里奇打入制胜球,也让拜仁再次受到了遗弃嫡系的惩罚。

诸如特罗霍夫斯基、亚罗利姆之类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米西莫维奇以及胡梅尔斯等,都出自于拜仁的青训系统,结果在遭到这家豪门的抛弃之后,都在其他球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证明自己本有资格获得拜仁的重用。

迷信借助外力

拜仁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专毁嫡系”的传统?优秀球员过多导致竞争激烈是原因之一,曾有人这样评价拜仁的氛围:“一旦有一个机会摆在眼前,那么大家都会不计后果地你争我夺,而许多年轻球员并不具备这种快速反应能力。如果错过了机会,那么就需要等待很久才能获得第二次机会――如果真有机会的话。”

但这番话还不足以解释在拜仁发生的全部现象。毕竟激烈竞争的氛围几乎在每家豪门都存在,但像拜仁这种专门遗弃“嫡系”的情况倒是很少出现,究其根本,恐怕还是与这支球队在德国足坛的绝对统治地位有关。

无论在英超、西甲还是意甲联赛中,都存在着几大豪门竞争人才资源的情况,这些俱乐部会为了引进优秀球员不惜重金。不过在德甲赛场,拜仁的优势却并不仅仅体现在财力方面,由于他们在德国足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导致德国俱乐部在转会时经常会受到一条“潜规则”的影响――“肥水不流外人田”。也就是说,如果这些俱乐部希望出售队内的优秀球员,那么他们首先考虑的就是卖给拜仁。

这条“潜规则”看似不可思议,但却在德国足坛客观存在了很多年,因此每当拜仁遭遇暂时的低谷时,他们总能迅速挖来其他球队的核心人物,完成重建。比如在2002年夏天,当巴拉克从“三亚王”勒沃库森转投而来时,拜仁付出的转会费只有区区600万欧元。五年之后,当克洛泽带着世界杯最佳射手的荣誉来到拜仁时,他的老东家不来梅从这笔交易中也只收到了1200万欧元。

可见对于拜仁来说,要想吸引优秀的本土球员加盟实非难事,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俱乐部并不重视自己培养的年轻球员,而是热衷于直接购买诸如巴拉克、克洛泽这类成品。既然本来就对新秀没多少耐心,又怎能指望拜仁会全力为他们创造成长的环境?在这样一种经营思路之下,那些出自拜仁青训营的球员往往会成为牺牲品,不断重复上演诸如克罗斯、特罗霍夫斯基之类的剧情。

上一篇:足俱夜话 第4期 下一篇:小基恩不该被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