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煤电磷一体化开发利用战略发展分析

时间:2022-09-19 04:50:29

贵州煤电磷一体化开发利用战略发展分析

摘 要:贵州矿产资源丰富,资源组合条件优越,具有发展以煤电磷一体化为重点的新型工业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本文从贵州煤电磷一体化现状着手,分析了贵州煤电磷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同时,结合目前国内煤电磷一体化的实例,给贵州煤电磷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给出了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贵州 煤电磷一体化 发展分析

煤电磷一体化开发利用是指依托煤、磷等矿资源优势,按照循环经济要求,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以资本联接为纽带,在煤、磷等优势资源开采、加工、利用过程中,合理规划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整合重组,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构建主体企业明确、耦合特征明显、资源有优势、要素有保障的一体化产业体系,实现集聚发展的过程。

一、贵州煤电磷一体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贵州省有丰富的磷矿、煤矿资源,有良好的磷化工产业基础,部分产业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煤电磷一体化体系。但是贵州在煤电磷一体化逐步发展的同时,在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以及资源配套方面存在部分问题:

1.能源保障体系有待完善,高载能产业发展瓶颈突出

贵州省煤电磷一体化相关产业所需的能源保障体系亟待加强,主要体现在电力成本过高和煤炭供应短缺两方面。电价成本过高致使贵州省高载能企业成本倒挂,开工积极性降低,市场竞争能力下降,企业年实际产量无法达到年设计产能。

2.产业链亟需完善,资源深加工能力有待提升

贵州省煤电磷一体化资源型产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上游原材料粗加工领域,产品种类单一、附加值低,产业结构不合理。贵州省的黄磷深加工品种规格较少,产业链短,大部份黄磷外销;湿法磷酸只是作为磷矿石生产磷肥的中间产品,通过深度净化湿法磷酸生产精细磷化工产品还处于探索阶段。

3.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配套体系有待完善

贵州省产业配套体系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交通物流和配套设施建设上。在交通物流方面,道路建设滞后、物流运行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影响了煤电磷一体化的物流体系正常运作;在配套建设方面,水、电、气、土地等生产要素还难以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相关的软硬件配套有待提升。

二、贵州发展煤电磷一体化的优势条件

截止2013年,贵州探明磷矿储量31.40亿吨,位列全国第3位,占全国富磷矿储量的45%。随着贵州省整装勘查项目的实施,还可能新增20亿吨以上的储量。贵州省的磷矿还伴生碘、氟、硒土等非常有价值的矿产。贵州煤炭资源储量475.51亿吨,位列全国第5位,是中国南方12个省煤炭储量的总额。贵州省多年平均径流量和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062亿立方米和1179毫米,贵州水能资源理论储量在全国排第6位。

贵州是中国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公路通车里程逾1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23公里;铁路2066公里。

贵州逐步获得的资源、能源、交通等优势对于发展煤电磷一体化都是不可多得的优越条件。

三、国内外煤电磷一体化案例分析

江苏澄星实业集团为中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生产和出口企业,磷化工产品综合生产能力达100万吨以上,其主要产品除黄磷外,主要有五氧化二磷、磷酸,多聚磷酸、磷酸氢钙、三聚磷酸钠等数10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并有工业级、食品级、试剂级、药用级、电子级各种不同规格的品种,年产值达215亿元、排名全国500强企业企业。澄星集团先后在云南兴建黄磷生产企业和与之相配套的发电企业。于宣威地区建成了以年产8.5万吨黄磷和装机15万千瓦的火力发电装机为一体的磷电企业,通过磷电一体化的宣威磷电公司实现了磷电的结合。在云南弥勒地区兴建了装机为10.8万千瓦的雷打滩水电站,该电站与建在弥勒的8万吨/年的澄兴弥勒磷电公司用一条30公里的11万伏输电线相连,该电站的输电线在与黄磷企业相连的同时,在用户端的变电站通过一条20公里的线路与大电网相连,通过缴纳0.01―0.02元/千瓦时的系统备用费,以及按国家规定的电价目录收取的“三峡基金”、“水电移民”、及“再生能源”等费用组成的过网费,形成了以大电网为支撑的点对点直供。企业生产稳定,发展良好。

四、贵州省煤电磷一体化开发利用的建议

4.1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

促进矿产资源与能源合理配置,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形成横向联合、纵向延伸的产业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科学有序配置煤炭、磷矿等矿产资源,编制优势资源一体化项目矿产资源配置方案,对一体化重点项目给予优先保障,对大型资源深加工企业实行定向配置,不断提升矿产资源就地转化率。

4.2创新电力供应模式,保障产业用电需求

强化政府在煤电磷一体化电力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加速一体化电源点项目建设,加强对电力企业、电网公司和直供电用户间的协调工作,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电力直供电源点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电力直供模式,保障贵州省煤电磷一体化高载能行业安全、优质的电力供应。

4.3延伸产业链,促进资源深加工

大力发展精细磷化工,实现磷资源梯级开发利用,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重点推进黄磷下游深加工产业链和湿法磷酸下游深加工产业链建设,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和磷煤化工耦合产业链建设。控制磷系复合肥产能规模,积极发展材料级/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医药级磷酸盐、高纯磷酸、阻燃系列、新能源动力电池用磷化物等黄磷下游精细磷化工产品。

4.4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推进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规划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和示范基地,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合理规划设计一体化产业发展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开展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治理和循环利用,积极推进烟气脱硫、粉煤灰、赤泥、磷石膏、电石渣、黄磷渣、黄磷尾气等大宗工业废弃物的规模化、资源化利用。

参考文献:

[1]于杰,林浩,朱建国.贵州省磷化工产业技术路线图[M].贵州科技出版社,2013.

[2]黄众.贵州煤电化产品综合一体化开发研究[M].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上一篇:CO2驱采井防腐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行为安全管理方法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