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历护生护理科研现况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9-19 02:46:25

不同学历护生护理科研现况调查与分析

摘 要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护生护理科研的现状,为提高护生科研能力提供依据。 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不同学历护生护理科研现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对护理科研现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不同学历;护生;护理科研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15-0052-02

护理科研是一种认知活动,它通过护理实践获得感性经验,经过理性思维上升为理论,揭示护理实践探索中未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是一种用科学的方法反复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措施[2]。因此,为了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专业的临床操作能力,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护理科研能力。而护生作为新一代的白衣天使更应该了解和熟练掌握相关科研知识。2009年12月~2010年1月,我们对100名不同学历护生科研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影响科研能力的因素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对我院实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共100名。其中中专5名,大专38名,本科57名。入选标准:我院实习的全部护生,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调查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在参考相关文献[3~5]的基础上,自设调查问卷包括4方面内容:①基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情况、有无学过相关科研课程、是否参与科研活动、护士在护理科研中应承担的角色、开展护理科研的主要困难、希望获得科研知识的形式、遇到新问题时采用的解决办法及认为进行护理科研的主要目的。②科研知识掌握情况:由科研选题、文献检索、科研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和处理、论文写作格式及要求、课题申请的基本过程7个条目组成。③科研相关能力:由4个条目组成,分为非常强、比较强、一般、比较差、很差几个评定等级。④对护理科研的认知:包括是护士的工作职责组成、是护理工作的内容、是促进专业发展的需要、是护理专业价值的具体体现、是临床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需要运用护理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科研是医生和专家的工作等7个条目,包括非常赞成、赞成、一般、不赞成、很不赞成5个评定等级。

1.2.2 调查方法 问卷发放在各实习点组长的帮助下,对参

与调查的实习生讲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并征得实习生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表,并解释辅助其完成填写。此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不同学历护生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年龄: 20岁以下30人(30%),21~25岁70人(70%);性别:男7人(7%),女93人(93%);文化程度:中专5人(5%),大专38人(38%),本科57人(57%);情况:已发表3人(3%),写但未发表25人(25%),从来不写72人(72%);有无学过科研相关课程:有52人(52%),无48人(48%);是否参与科研活动:是18人(18%),否82人(82%);护士在护理科研中应承担的角色:协助者5人(5%),管理者2人(2%),研究者协助者10人(10%),协助者管理者5人(5%),研究者协助者管理者78人(78%);获得科研知识的形式:进一步学习深造75人(75%),阅读期刊文献59人(59%),专题学习班56人(56%),参与他人的科研活动63人(63%),讲座46人(46%);开展护理科研的主要困难:缺乏科研设计能力55人(55%),缺乏科研选题能力48人(48%),缺乏科研知识52人(52%),缺乏科研帮助支持47人(47%),缺乏科研经费41人(41%),缺乏统计学知识38人(38%), 缺少激励机制40人( 40%),撰写论文困难25人(25%),计算机水平低9人(9%),外语水平低15人(15%);遇到新问题时采用的解决办法:凭个人工作经验26人(26%),咨询医生28人(28%),咨询带教老师74人(74%),查阅专业书籍78人(78%),查阅相关文献56人(56%),针对问题去研究36人(36%);进行护理科研主要目的:提升护理水平81人(81%),解决临床实际情况83人(83%),晋升职称51人(51%),为了增加业绩41人(41%),任务驱动23人(23%),为得到领导认可23人(23%)。

2.2 不同学历护生护理科研现况分析 见表1。

3 讨论

3.1 护生科研现状 据了解,我国护理科研教学始于1991年,最初几年大多数护理学院将其作为选修课,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有学校将其作为护理本科生必修课,以培养学生敏锐的科研意识、较强的科学观察力,使之掌握护理科研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具备初步的护理科研能力,为其开展护理科研和撰写论文打下较好的基础为目的[5]。虽然本科有科研、计算机、统计学等课程,但内容浅显,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学生动手能力差。本研究结果显示,100名护生中本科生有57名,而只有3名发表过论文,70%想写,18%参加过科研活动。这说明现在临床护理人员的科研知识掌握相对不够,科研相关能力还比较缺乏,同时对护理科研的认知能力普遍偏低。

3.2 护生科研知识掌握情况 从目前的教学体制来看,中专生对护理科研知识的了解最少,大专生接触得相对较多,而本科生大多在校接受了专业的学习,而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学历越低对科研知识的认知越高,中专生比大专生和本科生对科研知识的学习需求更高。这说明随着护理学发展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展,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能够完成日常的护理工作,更要在专科领域里不断研究探索,总结专科护理理论,改进临床专科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已充分认识到科研对提高自身工作素质和社会地位的重要作用[4]。而由于在学校接受的科研知识相对缺乏,因此更加需要增加相关知识的学习。

3.3 科研相关能力 调查显示,科研能力的高低与是否想写论文的态度有关。一般资料显示100名护生中有70名想写论文,3名写过,同时陈长香等[4]研究表明是否撰写过论文与科研能力的提高相关。而只有了解科研相关知识,认识到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一定的能力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因此如果想撰写论文,就一定会加强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相关科研能力。

3.4 护理科研认知 本研究结果显示,同科研能力相同,护理科研认知与是否想写论文的态度有关。对科研知识的认知水平与能否写出一篇有内容的论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想完成一项调查研究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科研知识。因此需要加强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其科研能力。

4 小结

护理科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基础,是护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体现,其水平代表了护理学的发展近况,是推动护理事业进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5]。现阶段,护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不高,只有本科生在校接受了科研相关知识的学习,对科研的认知较高,想写论文、参与科研活动的比例较高。而中专生和大专生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科研能力相对较低,然而由于临床工作和护理学发展的需要,让她们认识到护理科研的重要性,故很希望接受更多的学习来弥补在校学习的科研空白。本调查表明:现阶段护生的科研水平并不理想。要想提高护理科研水平,提高临床科研能力,不仅学校要加强对护生的科研知识教育,增加相关课程,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同时医院也应该在临床工作中多加指导,采取鼓励大家撰写论文、组织参加科研讲座、加强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等措施来加强护生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增强科研信心,从而提高临床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建华,史晓娟,贾英.护理实践与护理科研关系初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45-46.

[2] 肖顺贞,沈宁.护理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

[3] 朱丽颖.护理人员对科研知识学习需求的调查[J].现代护理,2007,13(24):2301-2302.

[4] 陈长香,李建民,王静,等.护理本科生科研训练方法的探讨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1):981-982.

[5] 滑菲,袁长蓉.护理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深圳市宝安区社区护理人员培训需求 下一篇:隆乳术37例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