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现象成因浅析及对策探究

时间:2022-09-19 02:06:36

摘要:“啃老”现象近年来广泛受到关注和重视。“啃老族”群体日益扩大,其由最初的个别家庭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将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对“啃老族”的成囡进行浅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啃老族 个体 家庭 学校 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186-02

近几年,伴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名词――“啃老族”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一现象的主体,是接受着现代化的教育,享受现代化的物质文明,但拒绝承担自己基本的社会责任的年轻人。“啃老族”现象,反映当代部分青年社会人格的残缺和责任意识严重缺失。如果任由这种现象的蔓延,将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对此,本文将对“啃老族”现象的成因进行浅析,并针对这些成因,探究相应的对策。

1 “啃老族”的定义与类型

“啃老族”现象的出现,颠覆了的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念,使“养儿防老”逐渐演变成了“养儿啃老”。所谓“啃老族”是指“已成年、有劳动能力,离开学校(包括毕业、肄业、退学),但仍然不能实现经济上的自立,而要依托父母提供的供给或支持以维持其自身的需要,在不断乳的状态下寄生于家庭中的特殊群体”。“啃老族”一词是个舶来品,最早源于英国,称为“NEET族”(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专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之后该概念被台湾和香港引进,并创造了“尼特族”这一名称。

对“啃老族”类型的划分,目前学界没有统一的标准,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归纳总结,本文认为“啃老族”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以下6种:

一是养成型啃老族,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成了事事依赖父母长辈的心理,缺乏基本的谋生知识和技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啃老族”:二是挑剔型啃老族,他们大多拥有较高学历却自视过高,对工作挑三拣四,于是暂时待在家中靠父母生活;三是被迫型啃老族,他们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收入基本能够满足个人生活所需。但是在社会转型期,他们经济基础薄弱,面临结婚、买房等人生大事,不得不向父母寻求资助,故称之为“被迫型啃老族”;四是追求梦想型啃老族,他们渴望通过自主创业步入富有阶层,但由于他们所设定的目标常常脱离实际,且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因而往往以失败告终,不得不靠“啃老”接济生活;五是丧失信心型啃老族,他们面对多次求职无果或在工作上受到挫折时,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对往后的就业丧失信心,不愿意再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宁愿待在家里“啃老”;六是频繁跳槽型啃老族:他们对工作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因而频繁的跳槽,导致最后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回家“啃老”。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啃老族”都是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2 “啃老族”现象的成因浅析

“啃老族”队伍的出现和不断扩大,使“啃老族”现象演变成了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这一现象的形成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个体原因或社会原因,主要有一下四个方面: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啃老族”自身因素。

2.1 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现在的家庭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娇宠过度,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抱有“孩子最大的发展就是智力的发展”的观念,并把智力等同于成绩,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人格、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得孩子产生了不愿吃苦或好高骛远的就业心理,最终因为无法适应社会而回家“啃老”。还有一些家庭由于父母缺乏对子女责任感的教育,使孩子养成了自私孤僻的性格,他们不愿接触社会,不愿出门找工作,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害怕受伤害,而甘愿在家“啃老”。

2.2 学校教育因素

尽管国家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然而当今“应试教育”意味依然较浓,学校在教学行为中重视结果。忽略过程:重视量的积累,忽略质的提高;重视选拔,忽略了反思;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一切,扭曲了教育的多功能性和教育目标的多样性,简单化为了单一的考试功能和高升学率。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很容易被培养成缺乏责任心、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只会考试的“书呆子”。由此可见,这样的学生脱离了学校教育之后,在就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他们很难找到出路,因而便极易成为“啃老族”的一员。

2.3 社会环境因素

事物的发展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根本原因,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啃老族”现象的出现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必然的联系。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生活成本的急剧攀升,房价、物价使得年轻一代难以承受,不得不向父母伸手。而从家庭来说,经过父母多年来奋斗和努力,即是子女失业,水平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毕竟在子女未走入社会之前,家庭负担与子女走出学校教育之后基本相同,那么在社会压力对子女造成如此大的影响下,一旦父母认为自己的子女依旧需要成长、需要自己照顾,那么这种我们所谓的心理断乳期将再次延长。个别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独立性的孩子,在社会环境所给的这种压力下,出现了害怕、恐惧的心理,既然家里能够负担,他们便心安理得的呆在家里做“啃老族”。

2.4 “啃老族”自身因素

首先,“啃老族”多为独生子女,对长辈依赖性较强,生活技能较低,大多“眼高手低”,仅把眼光放在“白领”、公务员等收入较高工作较清闲的岗位上,而实际上却没有胜任这些工作的能力,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困惑中。其次,在进入社会之前,他们生活的环境都比较单纯,没有遇到过太大的挫折,导致他们心理上相对脆弱,无法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因此在进入社会后,他们无法适应复杂的环境。部分青年还会因为一时逆境的打击,不愿再进入社会,而选择在家啃老。此外,青年综合素质的水平普遍较低,动手能力差,空有理论没有实践,难以满足大多数用人单位的需要。

在“啃老族”这一社会现象形成的过程中,社会这个大家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身处其中的学校、家庭与个人自然都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新阶段的今天,中国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更高一层的精神层面上看,比如价值取向、生活信仰等方面,许多人却出现了迷茫。另外,社会在给予人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青年在社会上立足的压力却大大增加,找工作难、养家难、发展难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困扰着青年。如果意志不够坚定,缺少吃苦精神,他们就有可能转回家庭依赖

父母。社会问题以这样的方式转嫁给家庭,必然带来家庭的不和谐。而这种不和谐又反过来影响社会。

3 减少啃老族的对策探究

啃老族的形成与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缓解甚至消除这样一不良的现象,就必须了解清楚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各类因素,抓住重点,整体统筹,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制定相应的策略。

3.1 改变家庭教育中不舍理的观念与不科学的教育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主动实施教育的一方,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父母自身的教育观念和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方法。从父母自身的教育观念上来看,父母要改变不合理的教育理念。正确看待子女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的关系,重视发掘子女的特长及爱好,明白在提高子女基本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其健康人格、良好心理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同时改变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要想让子女独立,父母先要学会独立,不要再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随着子女的长大成人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角色,适当的向子女“示弱”,促使子女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父母要狠下心对子女强行“啃老”的行为坚决说“不”,敦促他们自食其力。

3.2 加强学校的育人功能

学校可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的安排和设置上尽可能的向社会实践接近,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注重对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多方面的兴趣,尽量做到在不压抑学生正向个性发展的情况下教授学生各学科的文化知识。学校应运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平台,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让学生学会面对困难,自己解决难题,学会调整自身不良的心态;组织各种比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对毕业生还可开设更为细致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课程,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前能对社会有个大概的了解,做好就业的各种心理准备。

3.3 社会和政府给予青年更多的关怀与宽容

解决就业问题,才是解决“啃老”现象的根本。社会和政府应设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同时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对啃老族进行心理辅导,鼓励他们就业沣r对家庭问题,政府也要正确指导家长如何鼓励啃老族重新走向社会:多利用媒体向社会大众宣传、引导,让啃老族他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主动的去改变现状。其次,政府应当尽可能对大学生就业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对雇佣大学毕业生的单位予以补助,鼓励大学生合理创业。再次,规范企业用人的法律法规,最大限度的保障毕业生的合法劳动力及其价值,保护其合法的权益不受侵害,使其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3.4 个人自身的努力

发奋进取是解决“啃老”问题的动力,青年人应当客观的审视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校期间学会利用课余时间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可以尽早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如根据自己的专长和专业锁定几个职业,主动收集这些职业的发展事态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已离开学校的青年人,可以积极参加社会和政府主办的各类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拓宽就业面,定期进行知识“充电”,使自己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面对失业问题是,要及时调整心态,找出问题所在,积极地再就业。

上一篇:适用性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增权理论分析 下一篇:我国女性科技人才成长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