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财政内部控制路径研究

时间:2022-09-19 01:50:01

完善财政内部控制路径研究

【摘要】内部控制是近几年财政体系研究热点,是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重要路径,在财政监督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财政内部控制研究还不是很完善,对财政内部控制的概念和框架系统,缺乏一致的看法。本文在论述财政内部控制理论基础上,分析我国地方财政内部控制的现状,就如何完善财政内部控制路径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财政内部控制;理论基础;路径

一、引言

近些年,我国财政内部控制理论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其概念、框架、现状以及如何建立和完善财政内部控制机制等话题,许多学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然而,目前我国的财政内部控制研究不是很完善,对财政内部控制的概念和框架系统,缺乏一致的看法,无法根据当前的现实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应用能力仍非常薄弱。完善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对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调查,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操作性强的财政内部控制制度。

二、财政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一)财政内部控制概念

财政内部控制是财政运行系统内部依据一定的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有效的机制来监督与控制财政收支活动,对偏差与失误进行纠正或调整,以最大限度实现财政目标为旨的管理活动。究其本质,这是财政部门的自我监督。

(二)实现要求

1.要设计适当。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要符合规范、全面、可操作性等要求。本然,内部控制设计就是内部控制标准的制定,只有能够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内控标准,确保内部控制执行起来及其监控能够有效,才能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在财政部门管理中的作用。

2.要执行有效。内部控制要想达到其预期效果,就要遵守授权必受控和权责一致的原则,允许其部T单位负责人使用法定权力,但更为注重的是赋予其相关的责任义务,在部门单位或负责人出现问题时,要进行责任的追究。

3.要信息完整。没有健全的信息和报告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高效地实施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能够实现财政部门的内部控制,需要建立一个清晰、操作性强的控制标准体系。仅有此是不够的,还应当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沟通系统,能够反映出标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基本框架

分析地方的财政内部控制框架,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功能旨在设定内部控制所要遵守的纪律以及结构,对组织管理的风格和基调进行统一,对管理人员管理过程进行影响,从根本来说,在建立和实施地方财政控制过程中,所有对特定政策以及程序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各种因素构成了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就是确定和分析实现地方财政目标过程中的相关风险。树立风险意识,通过公布报告或其他手段,让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到风险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执行管理的内容,清晰了解哪些要规避的风险。财政部门在制定财政发展计划时,就要提前预估将会遇到的风险,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以及处置。

3.控制活动。财政控制活动是一系列政策及程序的总和,是为了规避各种财政风险以达到财政管理的各项目标所制定的,包括审批、复核和责权分离等。有如下几类:绩效评价、直接部门的管理、对财政信息处理的控制、核实查证。

4.信息与沟通。为了能够使财政部门管理人员充分了解财政信息,必须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沟通系统,对财政功能发挥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财政部门内部工作人员通过这个信息沟通系统,在做好其分内之事的基础上,能够与财政外部环境做到良好的信息互通。

5.监控。财政内部控制必须要在监控下运作,这是因为财政内部控制的环境会发生变化,而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一些天生的不足,因此要对日常规范性业务情况和特殊情况进行监控。获得一定资质的财政工作人员,对财政控制日常工作中内部控制运作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决策层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三、财政内部控制必要性分析

(一)支出控制的需要

有很多部门单位面临着支出预算不合理,项目支出不细化,科目填报不准确,支出审核不严不规范等问题,大大削弱了政府部门成本控制效果。从审计机关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过程中发现,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其他支出”科目使用频繁。只有合理计量预算和收入,做到真实发生、去向清晰、有据可查,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控制好财政支出。

(二)收入控制的需要

收入控制的重点是内部控制。就拿利息收入来说,往往混合登帐,不管是预算外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还是其他收入产生的,许多单位都将利息收入全部纳入其他收入中管理,而不缴入预算外财政账户,使预算外收入的利息收入成为单位的额外收入并进入其他收入账户,造成预算外资金的损失。应严格对收入进行分类,分为应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及时上缴应上缴收入,禁止截留和延迟上缴。分离和限制不兼容的岗位,才能形成相互制约。

(三)预算管理精细化的需要

复杂的财政收支,要求客观地制定统一的预算制度,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促进预算管理实现目标,对共同的管理内容、目标和关键风险点进行控制。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监督工作也依赖于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要求加强财政规划和管理活动。预算控制对于财政收支活动来说,不仅是一段时间内计划的预期收入和支出的反映,而且是作为一种管理工具。预算的复杂性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依据国家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参考实际情况,加强预算控制,预算执行和分析,在财务决算、绩效评估与管理等方面,明确预算和标准,加强预算约束,使预算编制规范化,核定下达和执行流程,分析预算执行的情况,及时改正,以保证有效地执行预算。

(四)财政内部监督的需要

许多部门工作人员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模糊的业务办理流程和对应权限,行政效率不高。所以在执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低效的问题,需要管理者对各部门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内控意识。由于财政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事后检查,徒有形式而本质薄弱,缺乏事前、事中的监督和全面的考核反馈,使得违反财经纪律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应当设立财政监督部门,对各项资金的发生进行事前检查,严密监控资金动向。还应当加强资金链的管理,摸清资金链循环的去向,这样才能确保财政内部监督有效,也能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四、我国地方财政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财政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大量的财政性资金收支运行处于国家预算之外,漏出财政内部控制覆盖之外,极大地妨碍了财政内部控制效能的发挥。

(二)财政内部控制约束力不强

法制建设滞后,致使财政内部监督与各类财政外部监督之间,以及财政内部控制体系之间,权力不明、缺少协调依据,从而在工作上造成约束力不强的问题。

(三)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内容不全面

我国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内容还仅仅停留在对业务流程的监督方面,缺乏规范性,也缺乏深度和广度,不能体现出财政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

五、完善政内部控制路径

(一)健全财政内部控制制度

目前我国财政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亟需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积极探索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财政管理监督新模式,逐步建立以事中控制为重点,事前、事后控制相结合的财政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内部控制机制管理协调机构及职权,建立内部控制常态化机制。对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的原则、组织机构、程序、控制内容等进行科学研究制定。

(二)强化内部控制约束力

增强内部控制机制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一旦有关规章制度落地,就要确保工作人员遵守,任何工作人员不得违反规章制度和程序办理业务。该制度的实行不能随意废除,必须有合理的是由和按照一定的程序才能废止。

(三)细化内部控制内容

根据内设机构的划分,不同组织机构可以制定不同的控制内容,如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内设机构可以根据它的职能特点来设置控制内容。根据业务的不同细分控制内容,如票据管理、专项资金项目确定、库款划拨、会计管理等,要做到内容明确。将事中控制确定为内部控制的重点,主要是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控制,对预算单位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茆晓颖,孙文基.我国财政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财政研究,2010,2

[2]田志刚.地方财政内部控制框架及构建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2

[3]徐建林.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外资,2011,11

[4]张世勋.完善财政内部控制机制探析.财政监督,2012,15

[5]张丽娟.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系统几个问题初探.科技经济市场,2015,5

上一篇: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后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