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R导联ST段改变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

时间:2022-09-18 10:51:38

【关键词】 aVR导联;ST段改变;冠脉病变

多年以来, 心电图(ECG)是临床应用最广、性价比最高和诊断价值较高的心脏检查技术, 它是基层临床医生判断心脏病的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诊疗手段, 虽然它对于冠脉病变的判断存在一定局限性, 但却因其简单易行无创伤而变得不可替代。在以往对心脏病的判断中, 因其导联相关性而使aVR导联的变化未加以重视。而近年来随着观点的不断更新及冠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使医学工作者渐渐发现aVR导联的ST段改变与冠脉病变密切相关。本文将谈谈作者在工作中感悟到的aVR导联ST段改变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65岁, 主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 d, 加重持续性心前区疼痛半小时入院, 患者在急诊行心电图检查如下图(见图1), aVR导联的ST段上抬0.2 mV, V2~6 ST段下移0.3~0.5 mV, I、aVL ST段下移0.1~0.2 mV。入院后给予扩冠、抗凝、对症处置等治疗后, 患者疼痛症状缓解。半小时后, 复查心电图如下图(见图2), aVR导联的ST段上抬0.1 mV, V2~5 ST段下移0.05~0.1 mV, I、aVL ST段下移0.05 mV, 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酶谱检查未见异常。次日复查心电图与图2无明显改变, 复查心肌损伤标志物正常。患者心肌酶谱正常, 考虑患者未出现心肌梗塞。向家属告之病情, 建议其转上级医院行冠脉造影检查, 但家属及患者本人拒绝行冠脉造影检查, 强烈要求药物保守治疗。经7 d治疗, 患者未发生明显心前区疼痛症状, 次日准备出院。患者因自觉无不适症状, 自行回家, 回家后突然再次发作心前区疼痛, 立即返回本院, 复查心电图如下图(见图3), aVR导联的ST段上抬0.15 mV, V2~6 ST段下移0.2~0.4 mV, I、aVL ST段下移0.15 mV。继而出现室性自主心律, 迅速给予心肺复苏、药物抢救治疗, 经30 min抢救治疗, 患者心跳、呼吸停止, 临床死亡。

2 讨论

aVR导联是反映室间隔基底部的心电向量, 而该部位的血供主要来自左前降支(LAD)的第一间隔支, 当左主干(LM)或LAD近端存在病变时, STaVR可以出现明显改变。日本学者Yamaji等[1]认为aVR 导联 ST段改变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点:①第一间隔支近侧的LAD急性闭塞时, 室间隔基底部透壁缺血可导致aVR 导联 ST段抬高;②LM发生闭塞时, 可引起室间隔基底部透壁缺血, 导致aVR 导联 ST段抬高;③解剖提示部分冠状动脉左回旋支(LCX)、室间隔穿支亦向室间隔供血, 因此急性LCX闭塞时也可造成aVR导联ST段抬高;④由LM发出的LCX分布于左室后壁, LM闭塞造成左室后壁缺血, 胸前导联受此影响使ST段抬高的幅度低于单纯LAD近段闭塞引起的ST段抬高。程何祥、唐楚等[2, 3]研究表明, 心电图STaVR-STV1≥0(即STaVR抬高大于或等于STV1抬高)能够较准确地鉴别LM闭塞与LAD闭塞, 是判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及闭塞位置的新指标。STaVR的抬高>V1导联ST段的抬高时, 高度提示LM及LAD开口处有严重病变, V1导联ST段抬高程度>aVR导联ST段抬高程度更可能是LAD近端闭塞。Yamaji等[1]研究发现, 88%左主干病变患者的aVR导联ST段明显抬高, 43%前降支近端病变也可出现。随着近年来临床医生不断统计发现, aVR导联ST段的抬高与患者死亡率呈正相关[4, 5]。Jose等研究表明, 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 如果 aVR 导联 ST 段抬高或下移, 可能提示有严重的左主干病变、前降支病变或严重的多支病变, 且有大面积的心肌梗死, 心肌收缩功能损害明显, 预后差。

现在作者回顾一下患者的心电图动态改变, 在初次发病图1中, 作者发现患者V2-6 ST段下移0.3~0.5 mV, T波倒置, 提示广泛前壁心肌缺血, 同时在aVR导联ST段上抬0.2 mV。在目前的aVR导联变化的新观点中指出aVR导联的上抬及广泛导联的ST段下移意味着存在左主干的严重狭窄。左主干严重狭窄一旦闭塞, 就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而诱发心脏骤停。从此患者整个病程的进展来看, 也充分验证了这一观点。本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 共有5例患者存在aVR导联升高0.2~0.3 mV, 伴有广泛导联ST段压低。其余4例病例随访, 1例男性患者, 72岁, 因拒绝介入治疗发展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临床死亡;1例男性患者, 80岁, 转上级医院行冠脉造影检查为左主干狭窄90%, 因患者年龄高, 风险大, 而未行介入治疗, 给予药物保守治疗, 半年随访, 病情反复发作;其余2例患者, 62岁, 行冠脉造影检查为前降支近端病变, 经介入治疗后病情缓解。

因此, 在临床上遇到aVR ST段抬高伴广泛导联ST段压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时, 要考虑到存在LM或LAD病变可能, 为改善患者的预后, 特别是我们基层医院在无法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情况下, 能够早期预测到患者的高危性, 掌握治疗时机, 及时转送至有条件的医院进行介入治疗, 降低医疗风险, 改善预后, 积极施行血管重建, 开通梗死相关冠脉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Yamaji H, Iwasaki K, Kusachi S, et al. Prediction of acute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by 12-lead electrocardiography ST segment elevation in lead aVR with less ST segment elevation in lead V1. J Am Coll Cardiol, 2001,38(5):1348-1354.

[2] 程何祥, 贾国良, 王海昌, 等.心电图STaVR与STV1抬高的差值对判断冠状动脉左主干与左前降支急性闭塞的价值. 临床心血管杂志, 2003,19(11):647-649.

[3] 郑楚, 蔡钰, 唐金良.aVR导联ST段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27(5):698-670.

[4] 孙更新, 牛惠云. 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价值.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16(2):97-98.

[5] 文雯, 王雁, 范玉欢, 等.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预后价值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19(11): 1850-1851.

上一篇:制造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研究 下一篇:作业王国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