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试卷分析四川卷

时间:2022-09-18 10:16:19

2013高考试卷分析四川卷

2013年四川高考语文卷――补璞玉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

2013年是四川省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后高考的第一年。今年四川语文卷在试题的命制上,注重新旧教材的衔接,如选择题第9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有三句新旧教材均有,一句出自新教材。

本套试题的四川特色不仅体现在材料的选取上,也体现在试题的命制上。材料涉及发生在四川的重大、重要事件,如第3小题(2)中的“芦山地震”和第4小题在成都举行的“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等。涉及四川文化名人及其作品内容,如古诗鉴赏考查了对宋代苏洵的《九日和韩魏公》诗歌情感和手法的把握,名句默写考查了李白《蜀道难》中的句子和苏轼《赤壁赋》中的句子。在试题的命制上,突出体现四川特色的当属第1题语音题,其中考查的“胚胎、果脯、复辟”等词中加点的字是四川人极易误读的。

试卷中字音、字形题体现了“常见常用”这一考纲要求,名句名篇的默写更是在《考试大纲》指定的高初中学习过的59篇诗文当中。文言实词的考查,选取了“向”“遂”“赀”“勒”等词,这些词都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这里考查的是学生根据具体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考查的文言虚词也在《考试大纲》指定的18个虚词当中,均来自经典篇目,如: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就告诉我们,在今后的教与学中,要用好必修教材,把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的始终。

第20题文言断句来自课外阅读篇目《论语・尧曰》,要求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一个语段。其中曹雪芹、大卫.科波菲尔出自必修的名著导读,贝多芬来自选修模块IA《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19题要求根据主题活动内容设计三个访谈的问题,脱胎于必修第5册表达交流模块中的访谈活动。这些内容无不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学语文教学要“抓纲务本”,“纲”就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及《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和《考试说明》,“本”就是《教学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的必修中的各个模块的内容及选修IA涉及的内容。因此要注重“阅读鉴赏”模块,引导学生读好教材,用好用活教材,全面学习,不留盲点。

2013年四川高考数学卷――文章伟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

2013年高考四川数学卷很多试题直接源于教材或由教材上的例题、习题等改编而来,如文科19题以《必修2》59页例3为背景命制而成,考察学生基本的作图能力,理科20题直接采用《选修2-1》40页例1的设问方式引入,进而深入考察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关系。

全卷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等本质的理解,控制单纯、繁琐的运算,体现“多想少算”的命题理念。如文理科12题考察平面向量运算的集合意义,文理科15题考察对新信息的分析理解、对问题的探究和富有数学特点的思考,理科19题线面关系的判断、文科19题2问求三棱锥体积、理科20题2问运算简明、注重解析几何本质的考查等。

试卷既重视考查基础知识,又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重点考查,如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导数等内容。另外,试卷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考查。如理科9题考查应用意识、运算求解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文理科第10题考查推理论证、运算求解和创新意识;文理科20、21题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察思维的严谨性,考察函数与方程、分类与整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

试题注重知识与运用的巧妙结合,淡化特殊技巧,入手易深入难。如理科7题考查函数性质与图像,可以从定义域、函数的特殊值、单调性等方面入手思考;理科14题可以从求函数表达式、变量x+2的整体代换或函数图像等角度入手求解;文理科10题,对已知条件进行全面、深刻思考,才能获得解题入手途径;文理科21题第三问确定a的取值范围时,需要灵活的思维转换、周密严谨的数学思维。

本卷在情景设置上,贯彻课程改革理念,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在内容设置上,符合新课程的内容结构体系,体现了课程设置的原则与意图。在考试性质的体现上,展示了数学测试与评价的方向。如文理科1~8题、11~13题、16~19题,强调基础,基本概念清晰、基本运算过关的考生,都能较好解答;文理科20、21题,学生入手解答并不难,但要圆满完成则需要较高的数学能力、严密深刻的数学思维和良好的数学习惯。

2013年四川高考英语卷――张盛兰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

2013四川卷秉承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的一贯风格,如:单选题的题干简单,选项设置合理,注重情景;完形填空仍沿用往年叙议结合的文章,凸显情感与能力的有机结合;阅读理解材料选材多样化,试题灵活,题材广泛,语言地道,但和2012年试题相比,问题和选项更为简洁明了;“七选五”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情节简单;新增题型“阅读表达”重点考查学生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文章简单易懂;改错题设置与往年相比有所改变;写作部分仍为半开放式写作。

具体分析考题分布及考点,每个大板块各有特点。

1.单项填空:去年20个考点今年只涉及9个,即代词、时态、连词、情态动词、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非谓语等,由此可见学习重点还是在从句和动词上。

2.完形填空:短文一共320个单词,单动词就考了9项,形容词4项,副词3项,名词2项,介词和连词各1项,可见动词是一块非常重要的语法项目。

3.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分为两节,词汇量比去年降低,考查项的主旨大意题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而细节理解题则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这都要求学生在做题时要细心,并且要有回归原文的能力,新增的两个篇章结构题则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做出准确判断。

4.阅读表达:阅读表达是2013年新增题型,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从阅卷结果来看,学生在这一题上得分不高。

5.短文改错:难度低于2012年,凸显对语言运用灵活性的考查,语篇取材于学生的写作,语境更真实,错误项均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写作中常犯的错误,因此对平时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6.书面表达:坚持了四川卷往年的半开放的特点,为学生所熟悉的内容,让他们有可发挥的空间,有话可写。但从阅卷情况来看,学生答题情况不容乐观,高分作文不多。学生在要点的把握及理解上还有比较大的偏差,这也是我们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卷――蒋红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

物理

今年高考物理试题内容仍以力学、电磁学为主,内容覆盖了“考试大纲”中的全部知识单元,主要考查了大约68个独立考点,知识考点覆盖率约为58%。具体来说,本套试卷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命题内容变化不大, 内容与往年相差无几,仍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其次,紧扣考试大纲,注重对主干知识和重要内容的考查。试题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所涉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学、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带电物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定律等知识既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理工类考生所必需的物理知识。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考查,能够较好地反映考生对中学物理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有利于高等院校选拔适应高校学习的人才。

其次,引导回归教材,强调能力考查。试卷中大约有48分的题目,其素材均来自于教材,是教材内容或习题的引申、拓展(约占物理总分的40%),力求“依靠课本但不依赖课本,超越课本但不脱离课本”。

第三,关注生活、社会与科技。试题所涉及的情景均是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常见情景,并且与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最新科技发展联系起来,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基础,抓纲固本,活用知识。今年的物理试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除着重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如第4题以科学家近来发现的极少数可能适宜人类居住(温度在0度到40度之间)的太阳系外行星“Gliese581c”为背景,展示世界科技的最新发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化学

2013年四川卷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如下:

第一,试题平淡,大题顺序略有变化。试题在情境和问题设置上贴近考生的思维习惯,不偏、不怪,难度适中,彰显对经典试题的怀念。从选择题的第1题化学与STSE、第2题物质分类、第3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第4题元素的位构性、第5题溶液中粒子数量关系、第6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7题综合考查化学计算,到非选择题的第8题元素推断与元素性质、第9题化学实验、第10题有机化学、第11题无机化工流程及物质结构,大题顺序略有变化,呈现形式也有变化,四个大题都用图示来表述转化流程,这比用文字表述更为直观、简单、易于理解,实验试题的变化有向新课标高考稳定过渡的趋势。

第二,突出主干知识,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关注考生化学综合素养。今年四川理综卷涉及生活中的化学(第1题),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与性质(第4、8题),物质的量相关计算(第7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6题),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第5题),离子反应(第3题),热化学(第11题),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第8题),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第9题),化学简单计算(第6、7题),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第10题)等内容,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体现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依托,着重考查考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指导思想,也是化学试题命制的立意主旨。

第三,重视基础内容,更注重考查能力。如第4题,看似一道普通的元素推断题,但从题干只能得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却不能确定它们是何种元素,只能根据各选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假设、验证,这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思维品质。另外,试卷通过阅读题给学生提供素材,学生需要敏捷、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初步加工,结合已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如第6题,题干给了两个条件,一是恒容密闭容器,另一个是反应过程中的物质量的变化,要仔细推敲,小心作答。又如第10题,需正确理解有机新信息反应的实质,否则将无法进行推断。

第四,注重教材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体现新课改精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试题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对考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如第9题既考查了基本实验如硝酸银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等,又考查了对同一实验目的、不同实验方案的比较分析。

生物

生物试题特点如下:

第一,稳中求进,顺利实现平稳过渡。生物试卷较去年新增2个选择题,非选择题由去年的2个调整为4个,试题数由“5+2”变为“7+4”,全卷分值增加了18分。但试卷依然沿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总体结构,非选择题共设置了34个问题,与去年基本持平。试卷在整体结构和试题呈现形式方面,保持了高考四川生物卷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顺利实现新旧课程之间的平稳过渡。

第二,重视双基,突出主干知识。生物题目在注重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考查的基础上,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重点考查。试卷在题量较小的情况下,尽量扩大知识点的覆盖面,明显地体现出命题者的独具匠心,试图通过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引领高中生物教学回归基础、回归教材,回归常规教学。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涵盖了细胞、代谢、遗传、调节和生态等五大板块。

第三,注重实验考查,突出“实验与探究”特色。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和探究为特点的科学课程,强调通过实验和探究认识自然规律。今年有8个试题都有真实的实验情境,其中,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中所要求的7个实验内容,在试题中均有部分涉及。同时,试题重视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如第8题“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要求学生探究其适宜栽种的环境条件,第9题“瘦素与肥胖症”要求学生设计补充对照实验,第10题“转基因酵母菌筛选与发酵”要求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出现差错的原因。因此,全卷突出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充分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上一篇:冲破藩篱让写作更自在 下一篇:“浅浅”的笑,温暖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