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对高职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时间:2022-09-18 09:21:15

重视对高职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摘 要: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高职学生非常重要,在语文学习中亦如此。教师要通过日常的语文教学,在课内学习和课外积累方面,教给学生一套适用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高职语文 学习方法 课内学习 课外积累

五年制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人才。目前的职业教育主要解决的是就业问题,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贯彻实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新理念在职业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不能过于功利化,职业教育不仅要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顾及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培养机械的、被动的、刚性的技能型人才,更要培养整体素质高、具有发展潜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所以,在高职教育中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意识和方法则显得更为突出。“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1]职业教育授学生以“鱼”固然重要,但授学生以“渔”更加重要。

语文课程是基础性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进入职业学校,要学的知识很多,但是,即使老师再尽心尽力,也不可能把将来在工作中要用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因此,当学生离开学校时,最好的礼物,莫过于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套良好的适用的语文学习方法。

指导学法,首先要更新观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先生在这里告诫我们,教师的任务是通过“教”使学生达到“不须教”而自己会学的境界。那么,“教学生学”的意思是什么呢?陶先生说:“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联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联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先生的话言简意赅,既强调了方法指导的重要性,又为我们实施指导提供了路径。

在语文学习中,要教给学生哪些最基本的方法呢?我认为,一是课内学习方法,二是课外积累方法。

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场所主要在学校、在课堂,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掌握课内学习的方法。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课内学习的意义,关键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重要的还在于强化检查机制。按照学习环节,大致包括课前预习方法、课堂笔记方法和课后复习。

比如,在预习的方法方面,我按照教材的结构,提出“由总到分,由概括到具体”的预习思路,把预习分为全册预习、单元预习、单篇预习三大类。每学期开学,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说明”和“目录”,让学生对该册课本的教学要点和学习内容有一个大略了解,做到胸有全册书。每个单元学习之前,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的文体是什么?由几篇课文组成,其中哪些是基本篇目?这些课文的作者是谁,课文选自何处?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每篇课文的内容重点写了什么?这些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初读课文有何感受和疑问?哪些词语必须掌握或引起重视?单元整体教学,毕竟还是要落实到单篇教学上来。在对每篇课文的预习上,又提出“预习时看课题,看提示,看注释,查工具书,圈点生字,点关键词语,划重点句段,写预习笔记”等具体的要求。课堂笔记和课后复习亦分别提出具体的要求。

提出要求,教给方法并不难,重要的在于通过检查使之内化为习惯,形成自觉的方法。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学习自觉性不够,这就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每次检查时,我不单批一个“阅”字,写一个日期,还指出错误,了解疑难,评定等第,发现优秀的笔记,次次提出表扬,同时指出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总之,通过强化训练,效果是明显的,不仅使学生明白并掌握了课内学习的方法,而且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们拿到一本书,读到一篇文章时不至于感到无从下手。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播手段的多媒体化,学生学语文的范围、空间和渠道大大扩大。这是语文学习的有力辅助,我们应当充分地予以利用。这就要指导学生掌握课外积累的方法,并通过反复训练加以强化。我认为,课外积累重在有意识的自我采撷和积极性的相互交流。

高职学生正是求知欲旺盛的年纪,平时课业负担不是很重,业余时间很丰富,很多学生喜欢阅读书报,看影视节目,在互联网上漫游,但这些行为大多是无意行为,甚至是为了消磨时间,教师要通过努力,使学生的无意行为变为有意行为,指导他们在生活中有计划地阅读古今中外名著,指导他们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报刊,要求他们节假日观赏影视,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这要作为一种任务明确提出来,并通过不同场合和形式,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

交流有助于积累。我们常常发现,大凡语文素质高的学生,都能写会说,这跟他们的积累有很大关系,而有的学生则说不出,说不好,写不出,这自然和他们不注重积累有关。但是,我们也发现有的学生注重积累也同样说不好写不好,原因是没有将积累的东西活化。教室里的讲台似乎一直是教师授课用的,而我认为,真正的讲台应该是一种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为此,我每周安排一个专门的时间,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次有四到六名同学走上讲台,完成我给他们提出的要求:向同学两则消息并略作评述;朗读一篇名篇佳作,并简评其特色;作一次自由命题的演讲;介绍一两点语文知识或社会知识。此外,每周利用一次早读,背诵古诗名篇和格言警句。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既锻炼了说话能力,更促使了有意识积累并使其活化,相互促进,加深记忆。

自我采撷与相互交流是课外积累的好方法。此外,还需要使积累变为输出,不致积淀僵化。为此,必须架设积累与输出的桥梁,即采撷积累―交流深化―练笔表达。我还让学生坚持每周记写作笔记,每次写作笔记必须包括摘抄好词好句和练笔两项。每周收阅一次,及时作出评讲,课外的积累就更见成效了。

陶行知先生说:“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教给学生适应的方法,鼓励学生自我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自主地学习新知。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图画与文字的邂逅 下一篇:把握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