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铜精矿中铜量的测定―硫化代硫酸钠滴定法

时间:2022-09-18 07:29:43

摘 要:试样经氢溴酸、硝盐混酸分解,调节溶液pH值,用氟化氢铵掩蔽Fe3+,加入碘化钾与Cu2+作用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对分析结果进行对照、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作了考察研究,其方法准确可行。

关键词:硫化铜精矿;铜;碘量法

前言

硫化铜精矿中铜量的测定方法,国标分析方法是采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法,操作繁琐耗时,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检测。为提高方法分析速度,文章试验了经酸分解,调节试液的酸度,以硫代硫酸钠为标准滴定溶液,直接测定铜精矿中的铜量,方法简便,精密度好、测定结果准确。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

(1)硝盐混酸(1+1)

(2)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

称取1500g乙酸铵,置于10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倒入5L瓶中,加冰乙酸(ρ=1.05g/mL)1670mL,用水稀释5L,混匀,此溶液pH约为4.58。

(3)淀粉 5g/L

(4)硫氰酸钾溶液(100g/L):称取10克硫氰酸钾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100毫升水溶解后,加入2克碘化钾溶解后,加入2毫升淀粉溶液,滴加碘溶液(约0.04mol/L)至刚呈蓝色,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消失。

(5)铜标准溶液:称取2.0000g金属铜(含铜99.999%)于250mL烧杯中,加入硝酸(1+1)20mL微热溶解,用少量水稀释后滴加氢氧化铵(1+1)中和至氢氧化铜刚析出,加入300mL冰乙酸,移人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近刻度,静置过夜,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mL含0.002g铜。

(6)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5H2O)=0.025mol/L]。

a.配制:称取62.5g硫代硫酸钠,溶于煮沸过并冷却的水中,加1g无水碳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移入10升暗色试剂瓶中,以水稀释至10L,混匀,放置一周后标定。

b.标定:准确移取三份铜标准溶液20mL于200mL三角烧瓶中,加入2.5g碘化钾,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5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浅蓝色,加入3mL硫氰酸钾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1.2 实验方法

取一定量的铜溶液于200mL三角烧瓶中,加0.5g三氯化铁,加盐酸2ml,加热至剩下1~2毫升,沿瓶壁加入20毫升水煮沸,冷至室温。向溶液中滴加乙酸-乙酸铵混合液至明显红色不再加深并过量3毫升,然后滴加氟化氢铵饱和溶液至红色消失并过量1ml,混匀。加入2.5克碘化钾摇动溶解,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5毫升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浅蓝色,加入3毫升硫氰酸钾溶液,激烈摇动至蓝色加深,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2 结果与讨论

2.1 滴定条件试验

2.1.1 溶液pH值的影响。取50mg铜标准溶液于250mL三角烧瓶中,按实验方法,只改变滴定溶液的pH,由检测结果可见:溶液pH3~4对测定无明显影响,但在操作中发现,pH3.5,反应速度慢,终点不易观察。本法选择滴定时溶液pH值控制在3.0~3.5之间。

2.1.2 缓冲溶液用量过量体积的选择。取50.0mg铜标准溶液于200ml锥形瓶中,按实验方法操作,只改变缓冲溶液过量的体积,由检测结果可见:当缓冲溶液过量在2~6mL时,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本法选用缓冲溶液过量3mL。

2.1.3 碘化钾用量的选择。取50.0mg铜标准溶液于200ml锥形瓶中,按实验方法操作,只改变碘化钾的用量,由检测结果可见:碘化钾用量小于1克时,测铜结果偏低。碘化钾用量在2~4克对测铜结果没有影响,本法选用2.5克。

2.1.4 硫氰酸钾用量选择。取50.0mg铜标准溶液于200ml锥形瓶中,按实验方法操作,只改变硫氰酸钾的用量,由检测结果可见:硫氰酸钾用量在1~6mL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本法选用3mL。

2.1.5 淀粉用量选择。取50.0mg铜标准溶液于200ml锥形瓶中,按实验方法操作,只改变淀粉溶液的用量,由检测结果可见: 淀粉溶液用量在1~9mL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本法选用3mL。

2.1.6 溶液体积的影响。取50.0mg铜标准溶液于200ml锥形瓶中,按实验方法操作,只改变滴定前溶液的体积,由检测结果可见: 溶液体积在20~60mL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本法选用滴定前体积控制在20mL左右。

2.2 共存离子的干扰试验

2.2.1 单元素干扰试验。移取Zn 5.0mg、Sn 5.0mg、Pb 10.0mg、Bi 100?滋g、Cd 50?滋g、Ag 1.0?滋g、Ni 0.5mg不同含量的杂质元素分别于200ml锥形瓶中,加入50.0 mg铜标准溶液,低温蒸干,按实验方法操作,由检测结果可见:上述元素加入量对铜的测定无影响。

2.2.2 砷的干扰试验。分别移取不同含量的砷溶液于200ml锥形瓶中,加入50.0mg铜标准溶液,低温蒸干,按实验方法操作,测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砷的干扰试验

从表1可见,20mg以内砷对铜的测定无明显影响。

2.2.3 各元素综合干扰及回收试验。按表10移取下列杂质元素和铜标准溶液于200mL锥形瓶中,加热蒸发至小体积。按实验方法操作,测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共存离子干扰试验

表2结果表明,上述共存元素对测定铜量无明显影响,该方法回收良好,回收率在99.90~100.1%之间。

3 样品分析

3.1 拟定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0.2000克于200毫升锥形瓶中,加氢溴酸5毫升,摇匀,低温加热至刚发烟取下,趁热沿瓶壁加入硝盐混合酸10毫升,摇匀,放置2~3分钟,在中低温电炉上加热至剩下1~2毫升,加10毫升盐酸(含硅酸盐不溶残渣较多的试样加氟化氢铵0.1克左右),加热至剩下1~2毫升,沿瓶壁加入20毫升水煮沸,冷至室温。(含铁低于5%的试样,加入0.5克三氯化铁),向溶液中滴加乙酸-乙酸铵混合液至明显红色不再加深并过量3毫升,以下同1.2试验方法。

3.2 样品分析结果及加标回收试验

用本法分析部分样品对照及加标回收率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本法结果与国标分析结果相符,样品加标回收满意,证明方法可行,可应用于硫化铜精矿中铜的快速分析测定。

4 结束语

本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经氢溴酸、硝盐混酸分解,对硫化铜精矿中铜的测定是可行的。此方法操作简单、易掌握、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好,能满足硫化铜精矿中铜的测定。

参考文献

[1]GB/T 3884.1-2000,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S].

[2]岩石矿物分析编委会.岩石矿物分析第三分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3]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测试研究所.有色金属分析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付燕平(1967-),女,籍贯:云南玉溪,现职称:分析高级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化验技术及管理工作。

上一篇:基于PLC技术的燃煤电厂除灰监控系统研究 下一篇:高等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