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年份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几项重要措施

时间:2022-09-18 06:01:27

低温年份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几项重要措施

摘要:持续低温多雨,光照不足,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导致玉米生育进程延迟。特别是低温冷凉气候使玉米地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粉籽现象。鉴于低温对玉米生长造成的影响,建议要加强田间管理,以抗灾创收。

关键词:低温年份:玉米;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179-1

1 低温冷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1.1对出苗的影响

播种至出苗期遇低温,种子发芽势、发芽率降低,出苗推迟,苗弱、瘦小,易感病等现象。播种至出苗期需有效积温为79.4℃,出苗天数随温度增高而缩短。平均气温1 5℃,需1520d;平均气温12.8-16.8℃,产量最高,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都会减产。均温低于10℃光合生产率明显下降。生产上播种至出苗平均气温每升高或降低1℃,产量会增或减产159kg/hm2左右。

1.2对叶片生长的影响

低温对玉米功能叶片生长有阻碍作用,有效叶面积显著减少,导致光合生产率下降,降低了光合强度。

1.3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低温对光合作用速率、蒸腾速率均为负效应。在土壤相对湿度适宜时,温度由20℃降到16℃,光合作用速率下降22.4%,蒸腾速率下降44.0%。

1.4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当玉米进入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尤其进入拔节期,温度升高则生长发育加快,利于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单位干物质重量的增加。如遇低温,且持续时间较长,株高、茎秆、叶面积及单株干物质重量都会受到影响,平均气温低于23.9℃时玉米产量受到影响;低于23.0℃时造成减产。当玉米进入灌浆期遇低温,会使玉米干物质积累速率减缓,灌浆速度下降,造成籽粒空瘪而减产。

1.5对产量的影响

吐丝至成熟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仍需要较高温度。这时遇低温,会造成有效积温不够,使玉米成熟期限延迟。从开始吐丝至吐丝后13d籽粒缓慢增重时期,吐丝后14-45d是籽粒缓慢增重阶段,灌浆速度直线上升,46d至成熟又转到籽粒缓慢增重阶段。此间平均气温每升高或降低1℃,则生产量可增或减1149kg/hm2左右,吐丝至成熟期间气温的变化,尤其气温偏低对产量影响比播种至出苗期大。

2 加强田间管理的几项重要措施

2.1及时查田补苗是保证全苗的一项重要措施

及时查田补苗,提高作物整齐度,确保合理密度;同时苗齐、全、壮,小苗健康地生长是保证作物正常成熟、增产增收重要前提条件。

2.2铲前趟一犁是提高土壤温度的一项常规措施

出苗后如果遇低温,则铲前趟一犁,这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清除田间杂草、防风固沙、蓄水保墒,能促进小苗早生快发。

2.3早定苗、早铲趟是一项重要田间管理措施

早定苗是去掉多余不健壮的小苗,减少养分、水分的争夺,使小苗营养、水分充足;早铲趟去除田间杂草,使土体通透性能良好,增温、透气,增厚玉米根系部土层,这为植株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气生根生成和伸展,防止玉米倒伏,使植株健康快速的生长。

2.4喷施叶面肥,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

针对春季气温低玉米苗期生长缓慢情况,要加大叶面肥的施用,促进生长,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利用晴好天气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同时加含锌、硼微肥,喷2-3次,浓度为0.2-0.3%,隔5-7d喷一次。时间在上午9点前或在下午4点以后进行。

2.5早追肥能挽回因低温延误的农时

作物在拔节期,生长旺盛,需要充足养分、水分,在拔节前早追肥能为植株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作物快速生长,夺回因低温延的农时,保证作物霜前成熟。在玉米拔节前7-8d进行追肥。追肥部位离植株8-12cm,深度10-12cm。

2.6防治玉米螟

玉米穗期主要虫害是玉米螟,除用赤眼蜂防治等生物防治外,可用药亩用0.3%辛硫磷颗粒剂7-8kg,于玉米喇叭口期,撒施于玉米心叶中,每株用量1-1.5g。颗粒剂的制作方法是:用50%辛硫磷乳油500g,加适量的水,拌入80kg细砂。

2.7隔行去雄

在玉米雄花刚露出心叶时,每隔一行(株),拔出一行(株)的雄花,让其他植株的雄花花粉落到拔掉雄花玉米植株的花丝上,使其受粉,以减少雄穗对养分的消耗。据试验,玉米隔行(株)去雄可增产10%以上,是一项促早熟、夺高产措施。

2.8人工授粉

在玉米生长势弱、花粉量不足时采取人工授粉,或在授粉季节遇到低温或阴雨天气,也要进行人工授粉,能使玉米不秃尖、不缺粒、棒大、粒饱满,早熟增产。授粉时间在上午8-10时进行,要连续授粉2-3次,效果很好。

2.9除掉无效果穗

玉米可以长出几个果穗,但成熟的只有1个,最多不超过2个。有的一个果穗上只有几个粒,还不成熟,群众称“大瞎”,要把它们全部砍掉,确保主穗籽粒饱满,提高百粒重。

2.10放秋垄,拿大草

秋季正是果实渐成熟的季节,是养分不断从茎叶向籽粒运输的时侯,放秋垄,拿大草活化疏松土壤,除去田问杂草,减少与作物争水分和养分,增强田问透光率,提高土壤温度,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籽粒饱满、成熟,提高作物产量。在玉米灌浆后期进行浅锄,以不伤根为原则,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地温,促进早熟,增加产量。

2.11扒皮站秆晾晒

能有效地降低籽粒水分,增加温度,提高籽粒的重量,促进成熟。可促玉米提早成熟5-7d,降低玉米水分14-17%,增加产量5-7%,同时,还能提高质量,改善品质。扒皮晾晒的时间很关键,一般在蜡熟中后期进行,即籽粒有一层硬盖时进行,过早过晚都不利,过早影响灌浆,降低产量;过晚失去意义。方法比较简单,就是扒开玉米苞叶,使籽粒全部露在外面,但注意不要折断穗柄,否则影响产量。

2.12适时晚收

在轻霜后,天气温暖时,子叶、茎秆的营养、水分仍向籽粒运输,适时晚收可增加百粒重,提高作物产量。

上一篇:重庆市山区粳稻生产发展探索 下一篇: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