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感染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18 05:50:57

早产儿感染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早产儿感染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96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早产儿感染发生情况与胎龄、体重、静脉穿刺次数及培育箱消毒处理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960例早产儿中有60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3%,感染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胎龄越小、体重越轻、住院时间越长、穿刺次数越多,早产儿感染的发生率越高。结论 早产儿感染的发生与胎龄、体重、住院时间及穿刺次数有明显的相关性,需要加强多个环节中对早产儿的诊治与护理。

【关键词】 早产儿感染;相关性;因素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都被称为早产儿,又被称为未成熟儿,早产儿体重大部分在2500 g以下,头围在33 cm以下,体重在2500 g以下即为低体重儿,而体重小于1500 g的为极低体重儿,和足月儿比较,早产儿的器官功能及适应能力差,胎龄越小,体重越轻,这种表现也越明显,各种因素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对于他们来说特别危险,为了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进一步控制感染的发生,本文对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96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其感染发生情况与胎龄、体重、静脉穿刺次数及培育箱消毒处理等因素的相关性,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96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20例,女440例,原发病:320例早产儿发生新生儿窒息及呼吸窘迫综合征,42例发生宫内感染,158例发生胎膜早破,660例早产儿的体重小于2000 g,体重过低早产儿送进培育箱,根据早产儿的临床症状320例出现呼吸窘迫及窒息症状的进行了呼吸机氧气支持,有48例患者的静脉穿刺次数大于3次。常规应用三天抗生素进行感染的预防。

1.2 方法 密切观察早产儿的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查指标,并准确填入统一的调查表,数据处理后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分析早产儿感染与各种因素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处理,比较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早产儿感染发生情况 960例早产儿中有60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3%,具体为:20例患儿发生鹅口疮,16例发生红臀,15例发生脐炎,4例发生结膜炎,1例发生肺炎,2例发生腹泻,2例发生脓疱疹,其中住院在住院后的第2~3周发生感染的早产儿最多,占总感染患儿的63.3%,根据患儿感染类型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分析,采集标本包括呼吸道、静脉抽血、穿刺点分泌物,主要培养出40株菌株,阳性率为44.5%,感染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

2.2 早产儿感染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960例早产儿中有660例体重小于2000克,发生感染的60例患儿中有42例,占总感染患儿的70%,这说明体重越轻的患儿发生感染的可能越大。胎龄28~34周者显著高于胎龄34~36的患儿,这说明胎龄越小,早产儿越容易发生感染,对于发生窒息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呼吸机支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持续治疗4~12 d,根据对调查表的统计分析,经侵袭性操作造成的感染发生率达63.8%,与呼吸机应用相关的肺炎发生率为13.2%,主要是该类患儿胎龄小、出生体重较低、病情危重且免疫力更低而更易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所选早产儿中有48例的静脉穿刺次数超过3次,感染发生率为23.4%,另外胎膜早破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引起的感染约占4.6%,因体重过轻送入保育箱早产儿感染发生率为2.0%。

3 讨论

由于胎龄不足,早产儿从母体张获得的IgG免疫球蛋白抗体少,因为大部分的IgG免疫球蛋白都是胎儿在孕末期经胎盘获得的,这种抗体获得不足导致早产儿容易发生感染。由于皮肤薄嫩细腻,胎毛多,皮肤感染的发生率增加,早产儿越早生产,皮肤越细腻,胎毛越多,组织含水量越多,抵抗力越弱,发生感染的可能性越大。早产儿感染是造成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发生。由于胎龄不足,早产儿的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弱于足月儿,免疫能力较差的情况下感染发生率明显更高,即使是比较常见对机体影响较小的细菌也可能对早产儿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我院960例早产儿的综合分析及对60例感染患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发现,胎龄越小,体重越轻、胎膜早破、进行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及静脉穿刺次数较多都会造成感染的发生,其中体重越轻、胎龄越小两个因素所占比例较大。因为新生儿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就表示身体的各项功能越不完善,免疫力更低,感染发生率越高。

为进一步控制早产儿感染发生率和提高早产儿生存率,医护人员要做好对早产儿各个环节的护理,保持新生儿病室的清洁卫生,并进行消毒隔离,对于和早产儿接触的各种物品进行消毒管理,本组60例发生感染的患儿中有20例发生鹅口疮,其发生除了和患儿自身免疫力低下有关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有关,还因为进行哺乳时没有对奶嘴等物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造成患儿的接触性感染,红臀的发生也与尿布的消毒处理及是否及时更更换有关,因此必须规范早产儿的日常规范化护理,出入早产儿病室的人员要进行完全消毒,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避免早产儿的二次感染。

综上所述,早产儿感染的发生与胎龄、体重、住院时间及穿刺次数有明显的相关性,需要加强多个环节中对早产儿的诊治与护理。

参 考 文 献

[1] 罗惠玲.早产儿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8(11):727.

[2] 王章星.某院早产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2,29(14):1171.

[3] 杨宏.新生儿医院感染175例临床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3):309.

上一篇: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下一篇:综合疗法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