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郑庄公时期郑国的外交政策

时间:2022-09-18 04:53:39

论郑庄公时期郑国的外交政策

[摘要]郑庄公是春秋时期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一位国君,史称“郑庄小霸”。郑庄公时期郑国快速崛起,其原因与郑庄公挟天子以令诸侯、远交近攻,结强制弱、分化瓦解敌方阵营,化敌为友等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郑庄公;郑国;外交政策

郑庄公,名寤生,郑国的第三代君主,公元前743年――前701年在位。他是春秋时期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一位国君,同时也是春秋早年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诸侯之一,后代史家称之为“郑庄小霸”。郑庄公挟父祖之威,内平叔段之乱;对外挟天子以令诸侯,远交齐鲁,近攻宋、卫、陈、蔡;伐许、克息、败北戎,抗击周桓王亲率的诸侯联军,在国际舞台上纵横驰骋,一时威振中原,几于霸主。仔细考察这一时期郑国的发展历程,郑庄公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史学界对于郑庄公时期郑国外交的专门论述尚属空白,因此,本人不揣浅陋,试作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郑庄公时期郑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是整个国家政治军事的最高首领,对国家拥有绝对的领导权。由于周天子的绝对权威,整个西周社会的秩序是稳定而和谐的,各诸侯国和平相处,即便有一些争端,也由王室来调停处理。自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事实上逐步丧失了其“天下共主”的地位,渐渐失去了控制诸侯的能力。“礼乐征伐白天子出”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国或为了争霸,或为了生存,都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整军经武,扩军备战。

郑国在西周时期建国很晚,先祖桓公姬友为周宣王之弟,公元前806年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周幽王时,他看到西周王朝政局动荡,天下行将大乱,为了郑国未来的发展,郑桓公遂向太史伯请教避祸之计:“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分析了天下大势后建议说:“独河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地近虢、郐,虢、郐之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桓公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就接受太史伯的建议,将部分族人和财物寄居在虢、郐之间。西周灭亡后,郑武公率众东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逐步兼并邻近小国,占有今河南省中北部一带,成为周都洛邑以东的重要诸侯。当时郑国北依黄河,西接周室,北与卫邻、南连陈、蔡,东与宋相接。虽国土不大,但地处中原的中心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经济富强;当北方的晋和南方的楚尚未兴起之时,只有东方的宋才可与之一较高下。

卫国在春秋初年,西面和北面都与戎狄为邻,东邻齐国,南接郑、宋,正好夹在几个强国中间,四面受敌,加之境内地势平坦,国力又不强,简直无从谈起发展。当时郑国的发展和强大,使它和宋最感压迫,故在春秋初期,卫国常联合宋国抵抗郑国;秦国居于西岐之地,处诸戎包围之中,当时主要精力用于经营河西之地,全力以赴与戎人战斗,无力东顾,向中原发展,晋国西与秦交界,东连卫,其周围戎狄杂居,加上内乱不止,使其无力外顾而成为中原举足轻重的强国;西周末年至春秋初,楚国主要集中精力向南方发展,其势力还局限于长江沿岸的武昌、江陵一带。直到公元前740年楚君熊通自立为武王以后,其势力才逐渐向北方发展;齐国在春秋初期版图虽大但势力不强,它虽有鱼盐之利,经济富庶,但在春秋初期,这些资源还没有很好的开发,以至于公元前706年北戎伐齐,齐国还要请郑国出兵相救;鲁国在今山东西南部,泰山山脉是它与齐国的天然分界。鲁北依泰山、南邻准夷,东临大海,西与卫相接,西南与宋交界,西北汶水流域又与齐连界。春秋时期为争领土常与齐宋两国发生摩擦,宋的四面都是平原,地形难守易攻,周王朝只所以将其封在睢水流域的平原之地,就是为了便于控制它。春秋初期,宋的东南面是力量较为分散的东夷和淮夷,对其构不成威胁,南面的陈、蔡势更弱,北面的鲁、卫势力也不强,只有西面的郑国国力较强,使之倍感压迫,所以春秋时期,宋郑两国矛盾较大,常常发生战争。

二、郑庄公时期郑国的外交策略

虽然从整体上看,当时中原地区的国际形势,对郑国的发展相对来说较为有利。然而,同时也存在着对郑国发展十分不利的因素,郑国的四邻都是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相对较强的诸侯国,郑国四周早已开发殆尽,不像楚、齐、秦等国周围都有广袤发展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郑国要想有较大的发展,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就需要“虎口夺食”,靠侵夺宋、卫、陈、蔡等国的领土来壮大自己。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单靠郑国一国的力量很难与宋、卫、陈、蔡等国联合起来的力量相抗衡,在这种背景下,郑庄公为了郑国的发展,除依靠郑国较强的经济及军事实力外,外交政策就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说,郑庄公当时采取的外交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挟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初年,随着周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日益丧失。此时,和西周时期相比,王室地位一落千丈,周天子已经不再具有实际上的天下“共主”的地位,“王室之尊与诸侯无疑”。虽然,就实力而言,周天子和诸侯不相上下,但周天子却长期保有天下“共主”之名,还拥有成周八师这支不容忽视的军事力量。因此,当时周天子在诸侯中还有一定的号召力,他在政治上的优势是所有的诸侯国都不敢小看的。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君的“州吁未能和其民,厚(州吁党羽石厚)问定君于石子(石F),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

郑武公、郑庄公相继为周王朝卿士,为执掌周王朝大权的重要人物。《左传》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襄公二十五年“先君武、庄为平桓卿士”。杜注:“卿士,王卿之执政者。”此卿士当和《诗经・十月之交》“皇父卿士”和《长发》“降予卿士”所提到的有实权的卿士相同,可以左右周天子,行使周王朝的大权。精明的郑庄公正是看到周天子在诸侯中的影响力,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王室卿士的身份打出了“以王命讨不庭”的旗号,以周王名义,动员和调动王师及诸侯的力量,来讨伐政敌以及不服自己管束和不利郑国发展的国家,从而为郑国在春秋初年郑国的发展扫除障碍。如: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宋人取邾田”,“郑人以王师会之,伐宋,入其郛。”隐公九年(公元前714年)“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并事先把伐宋的决定通知齐、鲁两国,组成郑、齐、鲁联军,共同伐宋。隐公十年 (公元前713年)“齐人、郑人入J,讨违王命也。”郑国以王命伐宋,本来邀请了J国和许国,它们没有派兵来助郑,郑庄公于是联合齐国来讨伐它。春秋初期的几十年中,宋、卫两国,是郑国发展的直接障碍。郑庄公每发展一步,都要直接或间接受到宋国和卫国的直接或间接威胁,因此,直接或间决反击、讨伐宋、卫两国,便是郑庄公的一个具体战略目标。

2、远交近攻,结强制弱

春秋初期在中原众多的诸侯国中,实力较强的诸侯国主要有郑国、齐国、鲁国、宋国和卫国等。郑国在武公、庄公时期利用郑国地处中原地区中心的区位优势,实行重商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因此,春秋初期郑国发展速度很快。郑国的发展使他的邻国宋国和卫国倍感压迫,因此宋、卫与依附于他们的陈,蔡两国常常联合起来与郑为敌。当时宋、卫、陈、蔡集团不仅妨碍了郑国的发展而且时刻威胁着郑国的安全。齐、鲁实力虽强但离郑国较远,对郑国的发展构不成威胁。在这种形势下,郑庄公敏锐地感觉到,要想使郑国获得大的发展,必须制服宋卫陈蔡集团,这样才能为郑国的未来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而要做到这一点,单凭郑国一国的力量是很难办到的,故而郑庄公定下了远交近攻,结强制弱的外交政策――远交齐鲁,近攻宋卫陈蔡。

鲁国在春秋初期也是实力较强的大国,并与宋国屡结同盟,而宋、郑世怨,所以鲁、郑也成仇怨之国。郑庄公有心与鲁结盟,一旦发现鲁、宋之间有隙可乘,便及时地抓住时机。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郑率领周天子的军队与邾军会合,攻入宋国的外城。宋国派使者到鲁国告急求救。鲁隐公因对宋国使者的答话不满,未派兵前往救援,鲁、宋之间出现了裂痕。郑庄公及时地抓住这一时机,在隐公六年(公元前717年)派使者到鲁国,相约弃前嫌而修新好。并在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提出:“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枋易许田。”在桓公元年(公元前711年)郑庄公又一次提出:“请复祀周公,卒易枋田”而“以璧假许田”,于是郑、鲁结盟于越。盟辞上大书特书。渝盟无享国”。至此,郑国与鲁国之间关系日益亲密、融洽,两国成了合作伙伴。

郑国和远方的齐国、鲁国结盟以后,郑国再要抗击邻国入侵和向四邻发展,就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为郑国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3、分化瓦解敌方阵营,化敌为友

在军事外交斗争中,采取分化瓦解敌方阵营的策略,不仅能削弱敌方的力量,减轻自己的压力,而且如果措施得当,在分化瓦解敌人盟友的同时,把敌方盟友变成朋友,对自己而言增加了力量,对敌人而言就更具有杀伤力。在春秋初年郑国的对外斗争中,郑庄公就娴熟而成功地利用了这一外交策略。在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冬天的郑宋争端中,郑庄公为瓦解宋卫陈蔡集团,郑就先向陈求和,陈桓公倾向宋、卫,没有同意。第二年,他率军攻袭陈国,大获全胜。为拉拢陈国,孤立宋国,郑国乘胜与陈讲和结盟,陈侯还把女儿许给公子忽为妻,郑、陈结盟。郑、陈结盟使郑国成功地孤立了宋并,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正因为郑庄公在军事斗争中,成功而娴熟地运用了“分化瓦解敌方阵营,化敌为友”外交策略,他才能在春秋初年的政治舞台上纵横驰骋,显赫一时,不仅为郑国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也为自己赢得了“春秋小霸”的美名。

春秋初年,在周室已衰,齐、晋、秦、楚未兴之时,善于审时度势,谋划策略的郑庄公在对外扩张过程中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远交近攻,结强制弱、分化瓦解敌方阵营,化敌为友等外交策略,有效地调动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来为郑国的发展服务,在增强自己政治军事实力的同时,也极大地削弱了敌对势力的力量,从而为郑国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使郑国在庄公时期成为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诸侯之一。“其‘挟天了以令诸侯’的霸主外交策略……也为随后争霸的齐、宋、晋、秦等国提供了范本,成为霸主外交的一大共通特点。”

上一篇:爱之,命运之辗转 下一篇:从电影诞生到电影成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