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改变经济模式需用“四服药” 等

时间:2022-09-18 04:23:26

吴敬琏:改变经济模式需用“四服药” 等

吴敬琏:改变经济模式需用“四服药”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要让我国经济增长由资源投入、投资驱动模式向技术进步、效率提高模式转变,需用好“四服药”。

首先,要广泛应用建立在科技基础上的各种技术提高效率。其次,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对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开始,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绝对地位,而我国服务业目前只占GDP的40%左右,且有下滑趋势。第三,发展信息化。目前我国信息化组成部分中硬件占70%,而软件和服务业仅占30%。由于信息化可以改造整个社会,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我国要着重发展软件和服务业。第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

刘纪鹏:

创业板有利于股市健康发展

创业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一部分,与现在的中小板不同。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标准非常重要,绝不仅仅是2000年版的创业板上市标准,可以不要业绩,无形资产可以无限大。这个标准的调整,就像大学生入学一样,不可能从600分降到100分,但是,从600分降到400分还是可能的。现在主板市场资源短缺,中小板资源可以维持。

为了增大供应量,用市场手段解决股市增长过快的问题,应尽快推出创业板,优先给条件较好的创业企业提供条件,并且创业板的审批应更多地向交易所倾斜,有利于加快深交所自身的建设速度以及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服务的速度。通过创业板,一方面加大融资,培育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加大供应使过高的股市趋于平衡。

刘树成:

调控政策亟待“转型”

如何继续延长本轮经济周期的适度高位运行?如何防范本轮经济周期出现由上升通道向下降通道剧烈的、大幅度的转折?刘树成建议,宏观调控应该化“大”为“小”,即化一次性大调整为不断的小调整,把节能减排、把住土地闸门等政府的微观规制从宏观调控中剥离出来。

刘树成表示,根据历史经验,当前我国GDP增长率已经处于或稍微越过我国经济适度增长区间的上限边缘。考虑到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制约因素,潜在经济增长率还不能把握过高。因此,要紧密跟踪经济形势的变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主要倾向还是防止经济运行由偏快转为过热。

赵晓:

流动性加剧资产价格上升

相当一部分资金到中国,是跟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的。一是与中国经济实质相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全球之最,吸引着各类外商直接投资,因为确实有实质的利好,中国投资回报率在40%左右。另一个因素,中国吸引的不仅是直接投资,还有资本投资,这些投资不仅看好中国的实体经济,他们看重的是更高一块的资本、资产。

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增长还有极大空间。中国目前人均GDP只是2000美元,城镇化只发展了三分之一,这就说明我们发展还远没有结束。这样也导致了外国资本流入中国的流动性具有趋势性,还将不断进入。更重要的问题是,其实国内资产价格上升那么快,不仅是外资问题,外资只是点了一把火,实际是引发了国内储蓄存款搬家。现在存款已经是几十万亿元,只要其中10%跑出来,就是几万亿元,对经济的冲击不可小觑。

易宪容:

不断加息将挤破地产泡沫

随着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入,地产行业的拐点已经来临。地产界名人易宪容日前接受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相关访问时表示,现在房地产市场完全就是一个炒作市场,不断加息将挤破房地产泡沫。

易宪容认为,首先是确定房地产发展的基本宗旨,然后通过市场化解决问题本身。现在,进入房地产市场卖房子的人百分之八九十都在炒作。这样的炒作最终结果就是泡沫破裂。“泡沫最终破裂肯定是时间问题”。至于泡沫何时会破裂,易宪容称,只有当政府出台核心的政策,不断加息,才能挤破泡沫。

上一篇:致马云先生的一封信 下一篇:让“联动模式”走出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