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证券市场的不规范性

时间:2022-09-18 04:18:26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不规范性

【摘要】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随着证券市场各项功能逐步健全,它也推动了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引领了一系列经济和企业制度变革,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证券市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证券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在深化企业转制、助力企业的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方面,越来越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弥补缺陷,发挥证券市场的调节作用,对整个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上市公司 证券市场 股票 监管 资本市场 对策

引言

中国证券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市场经验不丰富使得证券市场在发展中显得稚嫩。导致很多不规范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因素存在。例如股权结构杂乱;机构投资者违规违法严重;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证券市场运行机制、监管体制不健全;信息披露方面问题多等等。分析其产生的各种原因,探讨这其中所隐藏的经济为题、政府问题、市场问题、模式问题、立法问题等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1}证券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在深化企业转制、助力企业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方面,越来越显现出她的不可替代作用。如何弥补缺陷,发挥证券市场的调节作用,对整个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中国的证券市场虽然发展速度快,但起步晚,市场经验不足,使得我国的证券市场存在许多问题,证券市场管理存在的缺漏也日渐显露出来。

(一)政府的监控

市场行为是不应该在政府掌控之中的,应该是在价值规律引导下的自由发展,股票的价格应该和企业的效益挂钩,股市也应该由市场运行规律决定。在这其中的政府监管部门,无需过多干预市场,只管市场的规范化运作,约束市场按经济规律运行,审查和处理市场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但目前的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始终没有远离市场左右,一直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市场,包办了市场上诸如上市公司的认定和审查、股票发行方式、发行额度的确定和分配、上市公司的分配方案等市场事物。这样做名曰宏观调控,实则摧毁了正常的市场运行规律,使得我们的证券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傀儡的迹象,根本不能正确按照经济发展起落,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市场信息过多地体现着政府的意图和干预,而作为市场主流的经济信息反而是可有可无。这种局面很难使我国的证券市场良性地、健康地、按规律发展。

占上市公司比例多数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就过多地体现了政府意志,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是增量资本的股份化,也就是在原来国有经济的,设计出一部分非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中国有股和法人股是主导,而且不能流动。企业的经理人不是职工和股东大会选出的,而是由政府任命的,工作性质是企业,职务是行政任命,职权是受政府委托经营企业业务。形式上这些企业依然在国家控制中,但企业的管理层却处在一个特殊位置,往左,可以忽视企业和职工利益,而作为政府的代表;往右,作为股份制企业的管理者,又可以代表企业和职工利益,轻视和不理会政府的意志。在这个夹层、中间地带的企业管理,势必是一把双刃剑,即在一定时期损害了股东利益,在另一个时期又损害了国家利益。

(二)上市公司的微观主体行为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有着很深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浸淫,虽然向着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但历史原因形成的深层次的矛盾集中在上市公司中体现出来。主要表现在改革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方面。企业的改革,关注的是融资功能,在他们认为,企业上市后的股票是一种可以无偿使用的资金,可以不付息不还本。这样一来对上市后所筹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科学的使用,至于股东的诚信责任、资金的保值增值,被极大地忽略了,眼里只有看到所筹资金的多少,企业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管和约束。上市公司根本不按招股说明书规定向股东发放现金红利,而是采取送股、配股的方式,这种方式实质是股本扩增或者是一种股本稀释的行为,对投资者没有回报的行为。企业没有损失,但却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损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转。{2}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问题及不规范性

证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建立和发展始于1981年,发展到1987年开始发行国债,但规模很小,仅为59.5亿元,进入90年代以来国债发行数额已达到2 512亿元。到今天为止,我国企业在沪、深两地上市已达2000余家,上市股票市价总值达23万亿元左右。{3}虽然如此,证券市场仍存在着很多不规范行为,主要表现在:

(一)证券市场规模不大

在我国投资股市的人数不多,市场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和国外发达国家比,规模明显太小,且与国外的差距很大。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占全国总人口的2.7%,而全世界的股市投资人数平均为8%左右,英、美等国甚至超过总人口的20%以上。从市值占GDP的比重方面看我国和世界的差别,我国为24.2%,世界平均为30%左右,美、日、英等国超过80%以上,就是这25%中还有一部分是不流通的。由此可见,我国股市规模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二)资本市场主体孱弱

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体,我国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仍然存在着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在我国,机构投资者凤毛麟角,作为市场的投资主体依然是以个人为主,基金公司和国外比瘦小很多。这样的投资形式导致规模小,资金少。而国外市场投资主体是机构投资者,比如商业银行信托部、保险公司、年金基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的优势是投资量大、交易风险小、交易费用低,因此受到大众投资者的欢迎和信赖。所以,我们的证券市场是由若干家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股价暴涨暴跌难以避免。

(三)上市公司法人管理不规范

公司董事长的权力过大,远远超过其他董事,同时股权过于集中,分散的公众股容易被大股东操纵。公司的日常工作应由总经理负责,但必须执行董事会决议,并向董事会报告工作。但在实际的管理中,总经理更改和否定董事会决议或者股东大会决策情况普遍存在,使得经理的权利缺少制约。我国的《公司法》规定,监事会是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组成。现实生活中监事开展监督活动,难以在法律上找到可操作的依据。而且这样的监督处在领导与被领导间,很难发挥出真正的监督作用。可见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权力要有一定的约束和监督。

上一篇:平衡计分卡在现实企业中应用的思考 下一篇: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