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油井6kV高压线载波通信的耦合单元研究

时间:2022-09-18 04:14:39

用于油井6kV高压线载波通信的耦合单元研究

摘要:耦合方式此前只能用于低速、大幅值数据信号传输。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电力线载波通信耦合单元,以Motorola MC56F805 DSP芯片为核心,运用了耦合技术和扩频技术原理,以保证电力安全、高速传输、可靠通信。该系统可用于油井6kV电力线载波通信。

关键词:电力线载波

扩频通信

中图分类号:TN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021-02

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PLC)通信,利用电力线进行数据传输,其优点是:电力线用作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不需要再额外铺设线路,利用现有的电力线将各控制器与各功能接口和设备相连,实现程序控制和高速数据的传输。近年来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已进入了数字化时代,随着社会需要的不断增加,其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电力线通信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在油田的测井系统中,这里使用的是电潜泵电机动力线。其基本思路是:每口井均有多个井下传感器和一个主机,传感器采集数据,然后用动力线发生给主机。

目前35kV、110kV高压电力线上的语音通信、远动系统已经非常成熟,380V、220V低压上的数字通讯已进入试用阶段,但是在城网高压10kV配电网上的难度比较大。油田6kV采油电力网比城网高压通信条件更差,但应看到潜在的经济价值很可观,因此对采油电力网的研究虽然有很大的困难,但还有更明显的实用意义。耦合方式以前只能用于低速、大幅值数据信号传输,本文以Motorola MC56FS05 DSP芯片为核心,运用了耦合技术和扩频技术,设计出一种可用于油井6kV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耦合单元,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1 设计原理

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也就成为了网络通信的一部分。网络的分层结构有两个重要体系,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这两个模型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概念,层定义非常类似,只是TCP/IP模型没有物理层(Physical Layer)和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如图1所示。

本文主要针对电力线载波的底层,即设计和实现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必须考虑电力线的传输特点。而数据链路层则是要准确无误地把数据帧从一端发到另一端。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物理层有:载波调制、电力线信号耦合、扩频调制和多路载波的数据调制。数据链路层则为介质访问控制层。无线和有线通信中的编码、调制解调、纠错技术被充分借鉴,结合有线通信中的多载波技术和无线通信中的扩频技术,从而实现电力线载波高速通信,即:电力线载波=多路载波+扩频(直序和跳频),如图2所示。

多载波调制、扩频调制和载波调制数据链路层的帧在物理层转变成比特流。首先,数据帧经过多载波调制。要发送的数据流,经过串/并转换器(S/P,Serial/Parallel),串行输入的比特流就变成了多个(比如n个)并行的比特流,一个符号包含n个比特,这n个比特可视为n阶向量;接着将这n阶向量通过一个正交序列单元(M单元)映射给一个高阶(m阶,m>n)完备正交集,成为它的一个向量;然后再利用序列调制(FHT)将多个载波进行相加。

正交集矩阵中的walsh函数在同步条件下具有理想的互相关特性。虽然电力线信道中不存在多径信道产生的多径时延,但是信道干扰还是很大,因此Walsh函数的互相关特性就变得很恶劣,这会导致系统性能急剧下降。

因此经过多载波调制的信号将用伪随机(Pseudo Noise,PN)扩频序列进行扩频处理,该PN序列不仅可以实现码分多址(CDMA),还可以用于多码(Multi-Code)CDMA。多码CDMA被归为并行CDMA技术,它还包括多载波(MC,Multi-Carrier)CDMA系统。多载波CDMA可用于在衰落信道的高数据率传输和有效克服符号内干扰、多径衰落,但是载波相位抖动很容易干扰它,而多码CDMA则可以较好地避免这一点。多码CDMA在这里被采用就是因为电力线信道阻抗特性会干扰载波相位。

载波调制则是将输入的比特流转换成信号波形以方便在信道上传送。离散多音频(Discrete Multi-Tone,DMT)调制比起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和无载波振幅相位调制(CarrierlessAmplitude Phase Modulation,CAP)更为适合高速率数据传输。DMT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ADSL)的DMT版本和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ery High 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VDSL)的一些多载波版本的基础。它是建立在QAM的一些思想上,假设存在多个星座图编码器。每个编码器接收一列数据比特流。编码器的输出值仍为正弦波和余弦波幅度;然而每个编码器分别使用不同的正弦波和余弦频率。所有的正弦波和余弦波被加在一起成为一个简单的DMT码元,并通过信道发送出去。

不同频率上的正弦波和余弦波在接收机端被分离出来,并对每个波形序列进行独立解码,由解码器输出比特流。由于在上面的扩频调制中,采用了正交扩频码多码CDMA调制,使各个载波均具有较好的正交性。因此,每个编码器的正弦波和余弦波频率不要求是某个公共频率的整数倍,以及码元周期是公共频率的倒数。

由于电力线上的衰减和干扰很大,所以很难直接检测和提取载波信号。采用频谱相关检测,直接计算接收载波信号的频谱相关密度;或者是先与本地参考信号相乘,再计算频谱相关密度,可获得在极低的信噪比条件下的信号检测能力。采用预测P的持续载波侦听多路访问(Predictive P-Persistant CSMA)介质控制方式。

2 硬件设计

控制器为MC56F805(DSP),把有线通信的多载波技术和无线通信的扩频技术结合,采用电力线高速通信耦合技术,用DSP内置的12bit ADC,使用其中2路差分采样耦合器输出端的电压,用DSP内置的1 5bitPWM,输出载波信号。

3 软件描述

主程序是一个循环执行的程序,包括系统初始化程序、常规检测程序、调整软定时器、执行应用程序、实现串行接口通信协议、实现通信协议。主流程图如图3所示。

4 结语

本文报道了基于扩频技术的电力线载波通信耦合单元。实践证明,该耦合单元可有效改善信号衰减特性和干扰特性,使油田6kV高压电力载波实用化。

参考文献

[1]洪利,油田采油高压线载波通信[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12):35

上一篇:云计算技术研究 下一篇:CFG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中的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