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学工程地质勘察施工组织设计

时间:2022-09-18 02:56:13

某小学工程地质勘察施工组织设计

摘要:本文就某小学工程地质勘察进行了施工前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选择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及应急抢险措施,并制定详细的安全技术保证体系,确保施工安全并满足设计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施工组织;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主要施工工艺、技术要求与注意事项

1.1施工准备

①按工程要求进行备料,选用材料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和质检单。

②钢筋应专门建库堆施,避免污染和锈蚀。

③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混。

④砂石料的杂质和有机质含量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有关规定。

1.2 桩孔开挖

①抗滑桩要严格按设计图施工,应将开挖过程视为对边坡进行再勘察过程对待,及时进行地质编录,以利于反馈设计,即进调整和优化设计,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以使治理工程更安全、更经济。

②为保证桩孔开挖的顺利进行,确定桩孔开挖工艺,保证桩孔开挖的安全及确定各项目施工参数,在桩孔开挖前,应选择一个桩孔进行抗滑桩施工试验。

③桩孔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前应平整孔口,并做好施工区的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雨季施工时,孔口应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堰,并搭设防雨设施。

④各桩孔跳桩开挖,松散土层以人工开挖为主。

⑤桩孔应分段开挖护壁,每段根据自稳性确定,一般不超过1.0m。

⑥开挖弃渣可用小型卷扬机吊起,吊出后即行运走,不得堆放在滑坡体上,防止诱发次生灾害。

1.3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

(1)造孔:锚索造孔要求同全孔粘结锚杆,钻孔孔径130mm、150mm。

(2)锚索加工

(3)锚索注浆

(4)锚索张拉段及外锚墩防腐处理

(5)锚索张拉与锁定

1.4土方开挖与回填施工技术要求

(1)土方开挖

①土方开挖前、后,应按图纸要求进行测量放样。边坡开挖后应准确地进行修坡平整,以减少切坡开挖,以利保护环境。

②坡面锚固与挡墙土方开挖要综合考虑坡率控制要求与地形现状条件,截排水沟施工要求随坡就势;边坡支护施工严禁产生局部高陡边坡,导致坡体变形破坏。

③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应及时报请业主会同设计、监理、地勘研究。

④基槽、坑应开挖到设计要求高程。完成后的基槽、坑面应予整修,使其表面平整,以适应垫层摊铺作业、砼浇筑的需要。

⑤开挖完成后,应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验收基槽和坡面,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

⑥挡墙基础土方开挖后,应确保挡墙基础持力层能满足承载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2)挡墙墙后土方回填

①填料选择:回填土应选择透水性较好的碎石类土或砂类土。

②填筑程序:基底按规定处理后,墙后的填土应按规定顺序进行填筑,相对密实度应达85%以上。填土压实前,应按填料土质情况做击实试验,以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填土的含水量应等于或接近最佳含水量。

③注意事项:土方回填夯实回填应避开锚杆杆体,防止撞弯杆体或损坏锚固注浆体。填土范围段锚杆可采用预埋护管,护管内灌浆,杆体外设强力防腐自由段等工艺措施防护注浆体,确保土方填筑期间不被损坏。

1.5钢筋混凝土格构梁

(1)钢筋混凝土格构梁施工前必须修坡刻槽,按图纸要求保证嵌入坡面的深度;

(2)钢筋混凝土格构梁砼强度等级为C25;

(3)钢筋混凝土格构梁要求支模浇捣,不允许采用喷射工艺;

(4)图中未注明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为40mm;

(5)钢筋混凝土格构横梁每15m设伸缩缝(视地形变化和结构需要可调小分段长度),缝宽20mm,分缝两侧钢筋必须截断并弯起,缝用沥青木板或沥青麻筋填塞。

(6)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7)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1.6 压力灌浆微型桩

(1)压力灌注微型桩砼强度等级C25,分两批施工,相邻桩采用施工一个跳一个,待相邻桩浇砼72小时后方可开始施工另一根。

(2)定位和校正垂直度:桩位偏差应控制在20mm以内,直桩的垂直度偏差应不超过1%,斜桩的倾斜度应按设计要求作相应调整。

(3)吊放钢筋笼。

(4)微型桩施工如出现缩颈和塌孔的现象,应将套管下到产生缩颈或塌孔的土层深度以下。

(5)微型桩施工时应防止出现穿孔和浆液沿砂层大量流失的现象。微型桩的额定注浆量应不超过按桩身体积计算的三倍,当注浆量达到额定注浆量时应停止注浆。可采用跳孔施工、间歇施工和增加速凝剂掺量等措施来防止上述现象。

1.7钻孔泄水管

(1)钻孔泄水管采用机械成孔,口径110mm;

(2)成孔完成后用高压水洗孔,清除孔内泥皮和残渣;

(3)泄水管采用直径100mm的PVC管,环向钻眼,孔径8~10mm,孔距:环向8~10cm,径向0.2~0.3m,交错布置,管外包双层滤网。也可采用软式透水管替代,软式透水管规格:RPS-80。

1.8既有挡墙增设软式透水管

(1)钻孔

排水孔钻孔采用潜孔冲击钻进行干法施工,钻孔遇到塌孔时必须采用套管跟进施工,严禁采用固结灌浆,避免浆液封闭透水空隙。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需要对钻孔利用高压风进行洗孔。钻孔深度3~5m,孔径90mm,倾角10°。

(2)透水管安装

透水管规格:RPS-80

透水管末端处理:对管端10cm左右长度,沿管轴线方向剪开滤膜,抽出并剪断弹簧,用塑料绳剪开的滤膜绑气牢。

下管:管子柔软,下管需要利用自来水管作为导杆,管端设置圆端头。

(3)固定管口

为避免软式透水管下滑等情况,透水管与钻孔间的空隙用水泥砂浆塞填,塞填长度约500mm。

(4)孔口管

孔口500~1000mm范围的钻孔内设置孔口管,孔口管采用PVC-U管,直径ø90,孔口管的固定采用水泥砾浆塞填孔口管与钻孔孔壁间的空隙。

12、 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

2、施工工序

本边坡治理工程防治等级为I级,原则上须由具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甲级资质并具有丰富边坡灾害治理成功经验的单位承建。

根据本边坡治理工程内容和特点,可采取如下施工顺序:

(1)施工前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监测网,为防灾预警和施工设计积累数据资料;

(2)测量放线,确定各支护区起止范围及相关控制点、线位置;

(3)各支护段主要施工顺序:

坡面修整锚杆(索)格构梁喷播植草坡脚排水沟。

抗滑桩坡脚排水沟。

坡顶截水沟可单独进行,也可在上述施工中穿行。

由于本治理工程内容沿线分布,各工点互相影响不大,可沿线多点同时开工。严禁在坡面纵向上下两点或多点同时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总进度

边坡治理本着早治理早受益的思想,某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量较大,施工条件较差,施工难度较大,治理工程应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统筹安排,抓紧施工,以便防治工程尽早配套发挥功效,提高防治工程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综合滑坡区环境,场地条件、防治工程量等因素,建议在2010年11月底完成施工图设计及评审任务,2010年12月上旬前完成招标任务并开始施工,2012年3月底完成治理施工任务。

4、环保规划设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要充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结合生态工程绿化,保护和恢复自然,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治理工程将会造成占用土地,产生噪音和污染,破坏自然环境,对这些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设计施工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小治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治理工程施工时要少占土地,弃土及时外运,弃场选择在城区外相对偏僻的山沟低洼处,防止产生次的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于治理范围位于居民区内,要采取措施防止噪间、粉尘、泥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尽量做到封闭施工,少破坏场区的草坪和树木,对破坏的坡面进行绿化,防止坡面冲刷和美化环境。

6、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前需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选择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及应急抢险措施,并制定详细的安全技术保证体系,确保施工安全并满足设计目的和要求;

(2)鉴于本边坡高陡,场地有限,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前要做好人员、交通运输、供水供电供风、建筑材料等方面的有机规划和调配,统筹安排,施工作业中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作业中的安全;

(3)鉴于本边坡坡面存在部分不稳定块体,施工前应充分调查坡面稳定性状况,必要时预先进行临时加固,保证治理施工期间的安全;

(4)脚手架必须牢固搭设在稳定坡面上,并进行安全论证;

(5)治理施工应尽可能安排在少雨、枯水季节进行;

(6)同一单位工程的治理应在连续工期内连续施工并完成,以确保单位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上一篇:紫砂魅力之源 下一篇:建筑施工中灌注桩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