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阅读:草根的深造自得

时间:2022-09-18 02:28:16

专业阅读:草根的深造自得

师范毕业后,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被分配到农村的一所完小任教。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是超负荷的。我记得当年一周的课时量达20节以上,除了上课就是备课、批改作业。周而复始的教学工作,单调、忙碌,往往会衍生职业倦怠,但坚守教育信仰的我却乐此不疲。

仅仅几个月,我和同事的关系就处得非常融洽,我们经常探讨书本中的一些常识性和鉴赏性问题。虽说小学语文课本知识并不高深,但要说出简单的深刻却非易事。我记得一次有位老师问我:《再见了,亲人》课文中有一句:“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这是反问句还是设问句?我想了半天,也没敢妄加评论,只能搪塞道:“让我查查资料,弄明白了再告诉你们。”

农村学校没有网络平台,也没有图书室,只是征订了一些教育教学专业书刊,在办公室的书报架里放着几本《小学语文教师》,我信手拿起一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翻阅到“咬文嚼字”栏目,正好有位老师提出同样的问题,编辑伶怡老师给出了答案:反问后续句。作用为:(1)对反问句作补充说明;(2)对反问句作反复强调。类似的句子有:老山羊想:狼专门吃羊,吃鸡,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不会!真可谓开卷有益。

从此,我与专业阅读结下了不解之缘。起初,我看专业书刊只是为了解决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或者为了验证我的见解是否科学正确。随着深入阅读,我的阅读期待开始酝酿,专业理想扶摇直上,我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了规划:三年站稳讲台,五年出成绩。

由于农村小学信息封闭,没有外出听课、培训的机会,学校也没有条件给老师铺设专业发展的路径。我知道只有通过专业阅读来开辟专业成长之路。

起先我是随性而读,工作余暇,兴致生发,我就潜心阅读;但只要工作忙了,或者有娱乐消遣,书就束之高阁,阅读就暂时怠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失长效机制,阅读收获并不大。在漫不经心的阅读里,我开始反思:阅读贵在坚持,绳锯木断方能获得“真经”。怎样才能把阅读认知和阅读理解长时间保存,达到经久耐用?最淡的墨水远远胜过最强的记忆,我于是开始了阅读和摘记双轨并行。

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我钟情的专业报刊有《小学语文教师》、《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每次看到名言警句、优秀案例、前瞻理论等就摘抄下来。我总是在睡觉前,把摘录本翻开来看看,有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第二天醒来,再回忆一下昨天看的内容,温故而知新。当要上校内公开课时,我就凭着记忆搜寻优秀的课堂实录,又一次细细研读,兼收并蓄,着手备课。

在物欲横流的功利时代,草根教师要秉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专业信念。我知道专业阅读是毅力和定力的合力而为,当阅读合力悄然孵化成生命自觉,阅读幸福就会蹁跹而至,悦读人生从此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拔节。

长年累月的专业阅读,我的专业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专业素养全面提升。特别是解读教材的功力渐深了,我从名师优秀教案中汲取营养,触发灵感,自创的教学设计模型有了雏形。有了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涵养,我的教学睿智和教师魅力开始发育,学生越来越喜欢上我的语文课。我第一次所教的毕业班学生,在小学语文毕业考试中,平均成绩在辅导区6所完小中力拔头筹,还超过了中心小学两个班级。学生的进步就是我的骄傲,此时,我真正品味到了专业阅读的香醇。

工作的第8年,我调入实验小学工作,良好的阅读环境拓宽了我的阅读范畴。寒暑假,我总是要借几本厚厚的书,作为我的假期作业去完成。平时工作空暇,我则多借阅专业期刊。长年累月,我的第一本硬面抄上留下了四万多字的笔记,它功德圆满,光荣退休。接替它的第二本硬面抄上也有了一万多字的笔记。十多年来,第一本硬面抄纸张已经泛黄,但我敝帚自珍,搬家的时候没有把它丢掉,如今它仍然在我床头柜上。经常翻翻,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重温旧情,与好友心语。

我执着践行专业阅读,它给我的回报是丰厚的,我教的班级连续4年在语文期末统考中平均成绩名列第一名。更让我自豪的是,我接手的班级一开始语文成绩都一般,我执教后学生喜欢学习语文了,语文成绩也突飞猛进。究其原因,并非是我本事大,而是我坚守专业阅读后,厚积薄发,激扬文字,挥洒自如,潜移默化中感染了学生。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阅读是点燃生命,使人幸福,给人震惊,成为决心和行动的动力。”我的阅读定律是:读书是生活,愿做苦行僧,深思立身道,精读修业书。专业阅读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学识在阅读中丰厚,心灵在阅读中涤荡,理想在阅读中放飞,幸福在阅读中酿造。阅读是栽种,栽种希望,栽种理想。阅读是仰望星空,追寻梦想,享受快乐。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回眸十多年的专业阅读,精神财富盆满钵溢。

1.与文本细语,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

如果说诗书是真正的天籁,阅读就是虔诚的皈依。字词知冷暖,文章皆有情,我每一次静思默读,都会有一种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生命体验。书里乾坤天地宽,我行走在阡陌纵横的专业阅读中,与文本细语,体悟清词丽句的传情达意,品悟文本语言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咀嚼诗意涌动、情理栖息的语言,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品书境界,让我明白读书如品茗,细读慢品中体味语言的味道,品尝语言的精华。

翻开我的摘抄本,再一次品味从文本中提炼的言语。浸润文本书香,悦读成就人生。专业阅读,与文本细语,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

2.与大师对话,积萃英精华,塑文化人格。

感谢专业书刊为我牵线搭桥,为我敲开名师之门。我通过专业书刊“拜访”过当今小语届鼎鼎大名的特级教师不少于几十位。高山景行,名师的职业境界和人格修养都是我行走的航标。我从贾志敏、周一贯、于永正、窦桂梅、薛法根、王崧舟、孙双金等大师身上看到了阅读成就名师的真理。他们都是手不释卷、学而不厌的读书人;他们又是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的写书人;他们更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书人。徜徉在特级教师薛法根的简单语文、窦桂梅的主题语文、王崧舟的诗意语文中,语文是什么?小学语文该怎么教?我渐渐地清晰起来。

读书能使人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中国的圣贤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朱熹等,国外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卡尔汉、布鲁姆、乌申斯基等都在书本里对我耳提面命,谆谆教诲。囊括万殊,裁成一相,积萃英精华,塑文化人格。

3.与自己呢喃,潜心涵咏,切己体察。

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专业书刊里名家的至理名言,大师的独到见解,草根的教海拾贝,专家的拨云见日,都让我感同身受,受益匪浅。专业书刊是面镜子,专业阅读能照射出我学识浅薄,专业功底不扎实。如我一直认为“尴尬”的部首是“九”字,其实不然,“尴尬”的部首应该是“尢”字。原来我会教给学生错误的知识,真是误人子弟啊!又如“忽然”和“突然”是近义词,通过专业阅读,我了解到它们在词性和用法上“貌合神离”。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写出近义词的练习开始反思,这样的练习虽然有助于学生对词语归类集合,便于记忆理解,但也容易误导学生,使其不会区别运用。

教育是动态前进的,需要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是多元的,但我总感到专业阅读是最便捷有效的方式。通过专业阅读检索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反思教育工作的成败得失,通过实践反思推动专业阅读。专业阅读是草根教师专业成长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终南捷径。

人到中年,名不见经传的我依旧是位书生气浓厚的普通教师,三尺讲台是我的专业舞台,专业阅读是我的精神皈依。专业成长中,我厮守专业阅读,缱绻情浓。其实,我的专业阅读早已不专业了,经典名著、报纸杂志、时事新闻、天文地理等我都喜欢目治。我执着耕耘专业阅读膏腴之地,专业写作破土而出,教育教学论文的发表或获奖是我忠实阅读实践的表征。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专业阅读,草根的深造自得。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御窑小学)

上一篇:如何使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成为学生喜爱的一... 下一篇:寻找教育中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