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44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18 01:23:33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44例临床观察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不易治愈的特点。它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等,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最为多见。属中医学的“痞满”、“嘈杂”、“胃脘痛”范畴。临床常见症状为:上腹饱胀不适、隐痛、嗳气、反酸、纳差,常见体征:左上腹压痛(土)、舌淡润、苔薄白腻或薄黄腻。笔者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44例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244例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74岁,其中男性145例,女性99例。病程1~5年者32例,6~10年者153例,10年以上者59例。所有病例均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并排除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胰腺炎、胆石症等疾病。其中上腹胀满不适123例,上腹隐痛12例,嗳气31例,反酸29例,纳差143例,吐清水46例,舌苔薄白腻119例,舌淡润少苔85例。舌苔薄黄腻20例,双寸关脉浮缓者185例,细小者59例。

治疗方法: 基本方药组成: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0g、炙甘草10g、木香10g、砂仁10g、陈皮10g、法半夏10g、生姜3片,红枣5枚。每日1剂,水煎服,14剂为1个疗程。 加减:脘腹闷胀明显者加厚朴、枳实以理气宽中;胃镜检查有糜烂者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以清热解毒;吐酸水者加吴芋以平肝抑酸;纳差者加白蔻仁以芳香醒脾;伴胆汁反流者加黄连、干姜以辛开苦降。煎服法:每日1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投入瓦罐内加温水600ml。先用大火烧开,改用文火煎30分钟取汁再加冷水400ml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2次取汁混合分3次于三餐前30分钟空腹口服。

结果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3个月内无复发(共214例);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征基本恢复正常(共19例);无效:服药前后无变化(11例)。总有效率95.6%。

典型病例:男,43岁。于2002年10月6日就诊。患者主诉间断上腹饱胀不适、隐痛,饭后加重,伴嗳气、饮食减少5年余。近2月上述症状呈持续状态无缓解。电子胃镜见胃窦充血伴大量胆汁反流。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予以西米替丁0.4 mg tid、吗丁啉10 mg tid、阿莫西林胶囊1.0 mg tid,口服,治疗1个月余,上述症状如前。转中医药治疗,诊其上腹闷胀不适,压痛不明显,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伴面色萎黄,语声低微,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气滞型,予以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0g,炙甘草10g,木香10g,砂仁10g,陈皮10g,法半夏10g,枳实24g,厚朴15g,生姜3片,大枣5枚。4剂水煎服。5日后复诊,用药后上腹隐痛基本消失,上腹饱胀感明显减轻,饮食有所增加,脉较和缓,续原方10剂。1个月后复查电子胃镜:胃底胃体胃窦未见异常,3个月后,随访痊愈无复发。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多为饮食不当、劳累过度或思虑伤脾所致,病程一般较长,故以后天之本的脾胃虚弱型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嗳气、纳差,胃脘隐痛、压痛不明显,甚至喜温喜按,按之痛减,伴面色少华,倦怠乏力等一系列症候群。中医认为,脾与胃脏腑相连,互为表里,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为阴土,胃主受纳腐熟,为阳土,脾胃同位于中焦,中阳不运,运化不能,痰湿内生,阻遏中焦,影响气机,脾之清气不升,胃气不降,故脘闷、嗳气、纳差;气机内阻,不通则痛;脾胃虚弱,气机按之消散于一时,故有的患者按压后无压痛。香砂六君子汤系宋代健脾益气和胃化痰之名方六君子汤演变而来,方中党参、炒白术甘温益气、健脾燥湿,茯苓甘淡健脾利湿,木香理气止痛,陈皮、法半夏苦温燥湿理气化痰,砂仁辛香醒脾和胃,甘草、生姜、大枣补脾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合用,使脾气升,胃气降,湿浊化,痞痛消。该方看似平淡,实则配伍严谨,短期内可收到健脾益气、和胃止痛、理气化痰消痞的功效,故能明显缩短病程。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9-381.

2王胜英,刘悦明,陈鹏,等.消幽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40例临床研究 [J]中医杂志,2005,(46)12:907.

上一篇:埋线法治疗少女痛经临床观察 下一篇:自拟益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