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大田作业技术探讨

时间:2022-09-18 12:32:16

水稻插秧机大田作业技术探讨

摘 要:近两年随着在农村务农人口的减少,插秧劳动力短缺严重。造成插秧的单位成本增高明显。现在水稻种植行业急需大型的插秧设备有机农业同样需要高科技的设备,落后的原始人力在机器化面前没有优势。文内对水稻插秧机大田作业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大田作业;技术

现代化的插秧机设备,我国早有研究。在建国初期主要受技术限制,因为插秧机的动力输出系统主要20匹马力的拖拉机,那时我国的拖拉机产业都还不健全,所以插秧机设备的发展同样受到限制。到20世纪80后年代后,开发大型插秧机设备主要受到市场的限制。一方面是分田到户后,很多秧田的面积太小,不适合大型机械设备。当然主要是那个时期的水稻价格太便宜,插秧设备太贵,农村大量闲余劳动力,所以大型插秧设备就不可能有市场。同时插秧机的推广需要种植人员的思想和技术上的改变。以前我们国内普遍使用水田育秧。但大型插秧机就必须改为托盘育秧。就连农业水平发展很高的上海地区,托盘育秧,插秧机插秧的比例都不过30%。看来要想提高国内大米竞争力,在倡导有机种植的同时,还要提高大型机械化的推广,来降低种植成本。

1 水稻插秧机下田作业前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水稻插秧机下田插秧前要对插秧机作一次全面的检查调试,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因为水稻插秧机作业前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一是更换发动机机油。对已经使用一个季度或50小时以上的插秧机应更换发动机机油,可在摩托车配件店购买四冲程汽油机机油使用。更换时,只需要将发动机放油螺栓拧出,放尽原有机油,然后旋出量油标尺,在尺孔口加入500~600毫升机油,保证机油在尺度范围之内,旋紧量油标尺即可。二是清洗化油器。在摩托车配件店购买专用清洗剂清洗。同时拆洗沉淀杯。加入燃油,启动发动机试运转。三是检查齿轮箱液压油是否充足。对已经使用三个季度或新机50小时的插秧机应更换齿轮箱油。拧开油位螺栓,机器放平观察是否有油外流,若缺少及时补加。四是检查和调整各操作手柄和拉线(拉杆)间隙。保证各操作手柄运动自如,间隙得当。若操作不灵敏或间隙过大,可调整调节螺母,并在各操作手柄连接处、拉线槽内加注几点机油,增加。五是检查秧针和插植间隙及是否变形。如发生变形需准确校正,若变形不可修复应更换新件,保证秧针与插植的间隙在0.2~2毫米之间。

2 水稻插秧机田间操作技术

水稻机插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并与机手操作插秧机技术有很大的关系。为确保机插秧质量,达到水稻增产的目的,机手应熟练掌握以下操作技术。

一是插秧机作业中,要保持匀速前进,不能忽快忽慢或频繁停机。作业行走路线要保持直线性,行走中尽量不用或少用捏转手把、或猛烈扳动扶手架的方法来纠正行驶的直线性,以防急转弯造成漏插或重插。二是在作业中,边插秧边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排除。同时注意送苗辊在苗箱槽口的工作情况。若发现槽口有秧根或粘土,要及时停机请理,以防影响插秧质量。三是做到“五不插”,即遇到大雨不插,低温不插,浮泥糊泥不插,田不平整不插,插秧机没有调整好不插。四是及时维护保养插秧机。每天作业后,要请理插秧机上的泥土杂物,加足燃油、机油、齿轮油。对各部位进行、调整、紧固各联接件等。

3 水稻插秧机的原理及技术特点

3.1 插秧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发动机分别将动力传递给插秧机构和送秧机构,在两大机构的相互配合下,插秧机构的秧针插入送秧机构秧箱的秧块中抓取秧苗,并将其取出下移,当移到设定的插秧深度时,由插秧机构中插植叉将秧苗从秧针上压下,完成一个插秧过程,同时通过浮板和液压系统,控制行走轮与机体的相对位置和浮板与秧针的相对位置,使得插秧深度基本一致。

插秧机按操作方式分为手扶步行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目前步行式插秧机均为普通插秧机,我省普遍使用手扶步行式插秧机,高速乘坐式插秧机正在迅速增加。插秧机插秧行数有2行、4行、6行和8行。

3.2 插秧机的主要技术特点

一是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指标可以量化调节。插秧机所插基本苗由每亩所插的穴数及每穴株数所决定。根据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扩行减苗等要求,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厘米(个别机型也有24厘米),株距有多档调整,达到每亩l~2万穴的栽插密度。通过调节横向移动手柄与纵向送秧手柄来调整所取小秧块面积(每穴苗数),达到适宜基本苗。同时插深也可以通过手柄方便地精确调节,能满足农艺技术要求。二是具有液压仿形系统,提高水田作业稳定性。插秧机可以随着大田表面及硬底层的起伏,不断调整机器状态,保证机器平衡和插秧深度一致。同时随着土壤表面因整田方式而造成的土质硬软不同的差异,保持船板一定的接地压力,避免产生强烈的壅泥壅水而影响已插秧苗。

3.3 插秧机的选购

各种形式的插秧机的优、劣势各不一样,在选购时可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技术水平、购机用途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理配置适合自己的机型。高速插秧机的优势在于科技含量高、质量可靠有保障、应用范围广、操作调整简便、工作效率高。但是其价格昂贵,投资成本高。该类插秧机主要来自进口和外资企业。手扶式普通插秧机的优点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价格适中、工作效率很好、维护调整简单、配置有倒退档和液压升降系统以适应多种类型的插秧要求。但存在驾驶员和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很大的缺点。产品主要来自外资和合资企业。低速插秧机主要以国产为主,结构大同小异,质量也差不多。主要优势:驾驶员操作比较省力,效率较高,价位低,投资回收期短。劣势为:用工多、相对故障率多、转移比较麻烦,灵活性差(插过的秧田不能通过)、没有倒挡,补苗量大。

3.4 插秧机对作业条件的要求

3.4.1 秧苗质量

(1)秧块要求。插秧机所使用的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毯状秧苗带土移栽,又称秧块。秧块的标准尺寸是长58厘米、宽28厘米、厚2~2.5厘米。要求根系发达,秧根盘结,土壤不散裂,能整体装入送苗箱。(2)秧龄要求。机插秧所用秧苗为中小苗,叶龄3.0~4.0为适龄移栽期,一般秧龄15~20天(早季可达30天、晚季25天),苗高12~20厘米(晚季亦可达25厘米)。(3)匀播要求。插秧机是采用切小土块的方式插植秧苗,每穴栽插的株数也就是每个小土块上的成苗数要符合农艺要求,一般是杂交稻每穴1~3株,常规稻每穴3~6株。因此要求播种均匀,否则会造成漏插或每穴株数过多。

3.4.2 大田整地质量

插秧机由于采用中小苗移栽,因而对大田耕整质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田面平整,全田高度差不大于3厘米,表土硬软适中,田面无杂草、杂物,稻草、残茬必须旋埋至土中,适当沉淀,泥水分清,水深1~3厘米。田等秧,可保秧苗适龄移栽;秧等田,秧苗超龄移栽,苗质下降,影响产量;田面平整,栽插深度一致,利于秧苗生产和田管;田面高低不平,淹苗、漂苗、倒苗、旱苗增加,人工补苗,费工耗时;深水栽插,极易出现漂苗和淹苗现象;泥浆未沉实,造成秧苗插过深,影响分蘖,甚至减产。

参考文献

[1]陈世凡,黄志华,崔志坚.水稻机插机收实用技术[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9(7).

[2]黄桂林.水稻插秧机大田作业技术[J].农技服务,2014(11).

上一篇: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分析 下一篇: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