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的税制改革思考

时间:2022-09-18 12:04:50

减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的税制改革思考

摘 要: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由于税收制度的一些漏洞,导致中国出现了中低收入者背负着沉重的税收负担的现状,从而提出了迫使税制改革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的几点必要性,以及深入挖掘了税制改革实施过程将会对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财政产生的影响,并在文章的正文部分提出了完善纳税机制,大力发展经济等相应对策,以应对文中所提及到的问题和影响,从而达到减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的尴尬目的。

关键词:税收负担;税制改革;生活水平;发展经济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66 -02

一、我国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现状和税制改革现状

税收是对每个达到税收条件的个人或企业进行征税的行为。但由于制度层面的漏洞,导致了税收负担倾向于中低收入阶层,而高收入阶层却利用这些漏洞减轻了自己的税收负担。虽然目前我国已达到总体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许多家庭也都是稍微过了小康水平线而已,加上我国的人口基数大,那一部分尚未达到小康水平的人数其实并不少,而这部分人就是中低收入阶层,因此他们的税收负担是沉重的。税制改革在我国实行已有多年,但由于漏洞未除,现实的征管制度又不给力,税制改革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二、税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制度的不完善

税制改革在我国实行已经有三十多年,但依旧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阶段,而就是处于这个不完善的阶段,我国的税收体制出现了一些漏洞,比如:由于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所实行的是分类扣缴的制度,然而高收入者却享受着多源扣除的优势,而最重要的是纳税的主体反而是收入较少的工薪阶层,因此,减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的税制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二)贫富差距的扩大

贫富差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贫富差距的缩小并没有实现,相反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国的财富分布得很不均匀,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是本质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学习富人致富的同时,也要采取一些措施帮助穷人,而这就需要税制改革来助一臂之力了。

(三)旧的起征点已不适合新时代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从1980年至今已修法三次了,起征点从1980年的800元到2005年的1600元再到2007年的2000元,而2011年则是一鼓作气升到了3500元。如今第三次修法已有5年,这5年我国GDP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人们的工资增长幅度跟不上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因此,通过税制改革提高起征点来减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以达到提高人们收入水平是必要的。

三、税制改革实施所带来的影响

(一)对普通居民的影响

1.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减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的税制改革无可争议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提高人民的购买力,即消费能力。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的家庭来说,如果税制改革减免他们那份税收的钱,那么对提高家庭的消费水平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2.精神压力的缓解

纳税负担的减免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加勤劳努力地工作却不会担心因为收入高了而被征税,至少在达到起征点时不会。再者,能节约下来的那部分税收都是人们的劳动价值的集中体现,少一点征收多一点自己支配就多一份幸福感,不管是精神上还是心灵上都得到慰藉。

3.投资创富

税制改革不仅仅是减轻了中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也给他们更多的创造财富的机会,而在他们自由投资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足够的运转资金,为企业的战略经营、技术创造以及品牌的创立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

(二)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础,据中国统计局的统计,排在第一的依旧是增值税,排在第二、三、四的分别是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消费税;虽然个人所得税排在第五位,但若实施税收改革,我国的纳税主体即中低收入者将受到改革的福利,因此个人所得税的税款会相应的减少,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四、税制改革实施过程相关建议分析

(一)提高纳税人的自觉性

提高纳税人的自觉性除了给他们灌输一些必要的税收的重要性之外,更多的是谈及税收之后给他们带来的一些有利之处,正所谓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让纳税人知道这些税款实际上就是完善人们身边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医疗保障,社会养老保险等等一些关系到人民利益的项目,让人们真实感受到税收给予人们的好处确实存在。

(二)完善纳税体系

1.提供良好的纳税服务体系

提供良好的纳税服务体系,要体现在良好的纳税服务体系,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必须具备,同时要加快电子服务的发展和普及,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且选择可多样性的优质服务,让纳税服务体系不断地进化,从而提高纳税人的满意程度。在税收过程中,还应该调动政府机关,税务机关和中介公司等其他有关部门的参与,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简化税收程序,提高税收效率,使纳税人的满意程度提到最高。

2.加强税务队伍的建设

(1)用人慎重,唯才是举:税务人员是税收执行的主力军,要全面分析每个面试者的性格、信仰、工作态度和文化水平等信息,最重要的是观察其是否有公正无私的情怀和内心是否拥有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

(2)自身能力的提升:税务人员要牢记有关于税收的法律法规、征管制度,自觉履行征管义务;在了解税收体制内容的基础上,应该与时俱进,多了解税制改革所引起的政策变化或者其他疑难问题,以便解答纳税人的提问。只有税务人员自身的能力提高了,才能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才能为国家富强发展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

3.完善纳税监督模式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有利于对税务机关及税务工作人员的征管不正当,不合法,不到位行为进行监督,这就需要内外结合进行监督了。外部的监督一是依靠人民反馈回来的信息,纳税人每次纳完税,纳税人员就要对税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进行评价。二是靠专业的监督机构,此机构由专业性强,知识性高,由他们对纳税机构进行考评。只有不断地将内外监督模式完善,才能进一步保证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税务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大力发展经济

1.推进城镇化建设

加快农村向城市化转变的脚步,统筹好城乡空间规划,合理有序地进行城镇化建设。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加快城乡绿化环保建设,扩大绿化面积,改善人们生活周边的自然环境质量,完善社会公共设施。

2.积极的就业政策

鼓励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自由发展,鼓励个体经营企业多运用自身的灵活性,鼓励社会有能力的投资者投资中小型企业,并给予优惠政策,开办就业培训机构中心,培训下岗人员再就业,政府也可以开发公益性的岗位,为社会上学历低、身体残疾或无一技之长的一些贫困又就业条件少的人士提供就业机会,这不仅扩大了就业率也相应的促进了经济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都是依靠高消耗高投入的方式来推动这种经济模式,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造成的污染大、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逐步将经济模式转变可持续循环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我国服务业比重。并逐渐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二产业为辅的产业模式。扩大国内市场,积极倡导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4.统筹兼顾,科学发展

要对我国的国情进行全面分析将新形势与经验相结合、提高政策的`活性和针对性制定符合实际经济工作量,充分将科学发展观体现出来。进一步改革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和推动出口,在加强与世界合作增加商品流通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国关税、流转税的税收。

六、结语

税制改革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缩小贫富差距,但是由于我国的税制改革力度有限,改革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通过本文的分析表明,想要再一次进行税制改革,那就要在完善纳税体系,提高纳税人的纳税自觉性,加大对偷税罪的判罚,以及大力发展经济等方面齐心协力来达到税制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琳丽.我国个人所得税功能缺失研究[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周琳丽.我国个人所得税功能缺失研究[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胡润.中国个人资产超5亿“顶级富豪”共1.7万[N]. 楚天都市报,2015-4-4.

[4]中国统计局.GDP, 2011―20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章法律责任.

作者简介:

陈文冬,男,广东广州人,广州华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营销。

上一篇:提高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创建美丽学校的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