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的临床护理

时间:2022-09-18 11:55:50

直肠癌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的临床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过股动脉穿刺置管,将化疗药及栓塞剂注入癌灶供血动脉。加强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治疗。结果:经护理指导后51例患者仅11例出现呕吐,9例患者体温超过38.0℃,症状较轻,无血肿、股动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恢复顺利。结论:精心护理能够减轻直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的副反应,为后续的手术根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直肠癌;介入治疗;护理;消化道癌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c)-114-02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1],手术切除仍然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为了减少术中医源性播散,使肿瘤坏死缩小,方便术中操作,减少术中失血,提高手术切除率,介入治疗成为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诊疗方法。本院2008年8月~2010年1月 ,共对51例直肠癌患者于术前做选择性动脉插管造影,联合灌注抗癌药并进行栓塞,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1例,男39例,女12例,平均55.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确诊。组织学分型高、中分化腺癌42例,低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9例。Dukes分型,其中A期0例,B1期0例,B2期7例,C期38例,D期6例。采用Seldinger法[2],做选择性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DSA)。直肠上段癌选择肠系膜下动脉及直肠上动脉,直肠下段癌及肛管癌选择直肠上动脉及双侧髂内动脉。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给药方案为:顺铂(cisplatin,DDP) 100 mg 、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 1 000 mg、丝裂霉素(mitomycin,MMC) 10 mg或DDP 80 mg、MMC 10 mg、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 60 mg。将化疗药物通过介入导管序贯灌注后用超液态碘油及明胶海绵颗粒快速栓塞。术毕压迫穿刺点15 min,无渗、出血后加压包扎,由介入科床送病房。术后水化3 d,右下肢制动24 h。

1.2 患者护理

1.2.1 介入术前护理介入治疗在本院早就成为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诊疗方法。但患者及家属由于对介入疗法的知识缺乏,会产生疑虑心理。因此应于治疗前将介入的优点、方法,对患者进行耐心讲解,以解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治疗前查凝血四项、心肝肾功能,避免感冒,戒烟,练习床上排便。治疗前1 d备皮,嘱患者洗澡,并准备好所用药品、做碘过敏试验,晚上保证充足睡眠,酌情使用镇静剂。嘱患者术前禁食水,排空大小便,必要时排便灌肠1次。

1.2.2 介入术后护理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治疗结束后,压迫穿刺点15 min,然后加压包扎。送患者回病房后,取平卧位,穿刺部位适重沙袋压迫6~8 h,右下肢制动24 h。

1.2.3 并发症的护理介入治疗后可能出现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因此穿刺点用沙袋压迫6~8 h,术侧肢体制动24 h。另外,介入治疗后可能合并股动脉栓塞,应术后每小时观察穿刺侧肢体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发现患肢端苍白,感觉迟钝,皮温下降,小腿疼痛剧烈,应即报告医生进行检查,同时抬高患肢并给予热敷,遵医嘱应用解痉及扩张血管药物,禁忌按摩,以防栓子脱落。此外,介入治疗后已合并尿潴留,应做好心理疏导,清除紧张情绪,让患者听流水声或热敷腹部等,必要时导尿。

2 结果

51例患者介入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经护理指导后,均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介入术后,20例患者出现纳差,其中1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经对症治疗后好转。16例患者出现发热,其中9例患者体温超过38.0℃,经物理降温及非甾体类药物应用后恢复正常。无局部血肿及股动脉血栓形成。另外,5例患者出现尿潴留,经下腹部热敷后症状减轻。

3 讨论

介入治疗是一种有创治疗,局部穿刺和插管对动脉血管及内膜会造成损伤,治疗后除观察局部有无渗、出血外,还需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及尿量。介入治疗后体温可轻度升高,DDP有肾毒性。体温超过38℃时可予物理或药物降温,一般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水化3 d,保护肾功能,尿量会增加。介入治疗后患者可能会有胃肠道反应,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纳差、腹泻。这时要告知患者及家属,这属于该治疗的正常反应。症状轻者,可不予处理;症状重者,行对症治疗。嘱患者3 d内以清淡流食为主。不能进食、反应较重者,应给予支持治疗。

据文献报告,动脉区域灌注化疗,药物的效价可提高2~20倍,疗效较全身静脉给药提高4~10倍[4],在癌灶供血血管未遭手术破坏前,以高浓度的化疗药经肿瘤营养动脉灌进癌灶内部并栓塞,杀死癌细胞并使肿瘤血供受阻,使得癌体缩小,活动度增大,肿瘤与周围组织的浸润粘连变得疏松,使肿瘤易于切除,提高了手术切除率。由于减少了癌负荷,还可以减少术中的医源性播散和种植,降低了术后的转移和复发率[5-6]。

因此,术前经动脉灌注化疗已经成为术前辅助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笔者通过该组患者术前耐心的沟通、讲解、准备,使其均能很好配合治疗;通过术后细致观察、精心护理及治疗,避免了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为后续的手术根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76.

[2]Lachat ML,moehnlen U,Bruetsch HP,et a1.The Seldinger technique for dificult transurethral catheterization:a gentle alternative to suprapublic puncture[J].Br J surg,2000,87:1729.

[3]宋静,魏秀芳,张美凤.子宫大出血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J].中国诊断杂志,2005,5(8):1552-1554.

[4]单鸿,罗鹏飞,李彦豪.临床介入诊断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49.

[5]罗小聪.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8(9):807-808.

[6]顾晋,彭赤凡,马朝来,等.手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远期疗效[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4):404-406.

(收稿日期:2010-12-29)

上一篇: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临床... 下一篇:以整体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心理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