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资基因

时间:2022-09-18 11:35:02

巴菲特的投资基因

当世人盲目纠结于股神的财富积累与数字神话时,巴菲特家族却指明了一条无关财富的投资之道。

3月14日下午,几个特殊的客人打破了798劳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宁静。创新工厂CEO李开复,阳光传媒集团主席杨澜,天使投资人徐小平,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尽管原定出席的当当网董事长俞渝与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因故未能出席,却也丝毫未能掩盖当日的星光熠熠。

然而,主角另有其人。如果说美国电视界最高奖项艾美奖和十亿美金的Novo基金掌管人的称号还不足以喧宾夺主的话,那么他与生俱来的另一个身份会让至少半数以上的中国人产生好奇。他就是股神沃伦?巴菲特(下称巴菲特)之子彼得?巴菲特(下称彼得)。

或许是担心父亲的名声减弱自己此行的效应,彼得先是和搭档以一曲自创的《寻找你自己的家园》合奏作为开场白。随后,才伴着热烈的掌声谦逊地向观众致意。

此行中国,彼得是为了宣传他的新书《做你自己》,此前,这本已行销世界的书被博集天卷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和新世界出版社重金引进。从书名上看,正好和他的开场音乐相得益彰。而选择劳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足见主办方的匠心独具,在既不削减股神知名度能给书籍带来的宣传影响力的同时,也让深耕音乐领域的彼得有了一个自我诠释的合适空间。

纵观彼得的事业历程,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美国梦:六七岁时萌生了对音乐的热爱,在斯坦福大学读大三时主动退学“玩”起了音乐,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在1981年为一个10秒钟的广告配乐,成了他音乐人生的转折点。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时,也成了美国电视界的最高荣誉“艾美奖”的获得者。

如果忽略掉股神的荫庇,如此人生阅历的含金量丝毫不值得怀疑。然而,无论是到场的媒体还是观众,问题的焦点都围绕着他的父亲展开。尽管新书的会是以“做自己”为主题,但热情的观众却把彼得变成了父亲的发言人。

事实上,早在一个月之前,彼得的中国之行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从主办方处获得的具体时间表显示,从3月14日的第一场会开始,彼得将在九天的时间里将辗转北京、成都、上海、杭州、大同五个城市,做数场有关“富二代”的主题沙龙和完成北京大学的演讲与四川师范大学的音乐演奏会。

繁忙的中国之行,成了彼得的布道之旅。解读成功,诠释投资,探讨“富二代”,任何一场活动,都无非是从这些主题展示巴菲特家族的基因。

选择题

在彼得的人生道路选择上,至少在是否子承父业上思考过15分钟。“如果我选择在华尔街开始职业生涯,父亲会不会帮我?如果我提出要求,他会不会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为我安排好一切?我想会的。”在近乎自问自答的思考里,彼得放弃了成为父亲附庸的想法。因为在他的意识里,无论是任何选择,他都有责任证明自己具备从事该领域的才能方可。

事实上,彼得并不否认他的成功与他父亲的因果联系。与公众普遍认为他借助于父亲的财力不同,他强调的是一个榜样般的父亲在精神上对他的鼓舞。在巴菲特家族,除却让世人极为关注的财富之外,更多的是一种自由选择的空间。

早在1952年,还是“蚁族”的巴菲特已经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一年,职业是奥马哈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股票经纪人。这一年,巴菲特遇到了他未来的老婆苏珊。当时还没有成为股神的巴菲特给苏珊提供了两个选择:一个是用巴菲特辛苦积攒下来的一万美金买套小房子,另一个是让巴菲特拿去投资,以后有可能的话再买个大的。

巴菲特让苏珊抉择的这个选择题,今天人们都已知道答案,没有小富即安的巴菲特夫妇,选择用这一笔可以买一栋小房子的钱去投资。此后,巴菲特从一个股票经纪人做起,成了如今富可敌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掌门人和举世闻名的股神。

我试图选择用最平静的语气叙述众人眼里股神的成功,正因为任何人的人生之路,都有太多的岔路口,往往一个偶然的因素,便可以注定未来经年的失败抑或成功。一定程度上,今天回溯股神巴菲特的成功,他不得不感谢的,自然是他的妻子苏珊,那个在关键时刻为他做了一个今天看做是最正确答案的选择题。

到了子女的一代,巴菲特又将这种睿智的选择权交给了子女们。他给后代的财富,不足以不使他们失去自我,却足够让他们可以尝试喜欢的不同生活。所以无需为彼得只有经过多年的奋斗才能过上幸福生活和他的孙女是一个商店销售员的现实。

让彼得津津乐道的,是2008年的秋天的一场演出。演出的地点位于纽约和洛杉矶分会场的佩利媒体中心,那时股神拿着他那把小有名气的夏威夷吉他,和他的儿子彼得共唱了一首《她是不是很甜美》。

这是巴菲特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听儿子弹唱。巴菲特的一句“为了看看我在钢琴课投资中获得的回报”,使观众们哄堂大笑。字里行间,股神将儿子在音乐领域的成功看作是一次最有价值的投资,远非财富可以衡量。

一个被别人不厌其假设的情形是,如果彼得选择去华尔街,大部分投资公司都会虚位以待,他亦会为人生少奋斗30年。可惜的是,他的父亲没有为他选择这条路,这个世界可能因此而少了一个金融大鳄;幸运的是,却让世界多了一个音乐奇葩。

判断题

《圣经》上说,富人要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儿还要难。几个月前,当本刊记者与《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交流时,他就引用过这句话。而如今对话彼得,他倡导的理念亦是如何身体力行地回报社会,用他父亲出资为他设立的超过10亿美元的基金,去帮助非洲贫困国家的妇女和儿童,这一点,彼得和他的父亲可谓一脉相承。

去年9月,股神巴菲特与比尔?盖茨的中国慈善行,遭到了国内富豪不同程度的冷遇。对比鲜明的是,他们在全美40富豪中的倡议,可是获得了1500亿美元的捐赠承诺。

对于慈善,可能无法从风险或者捐赠的数额来等量齐观,但背后透露的则是一种中西富人对于财富长久以来的样板态度。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让中国的中产阶级成了一种独特的存在,而各个富豪榜上异军突起的中国富人群体,也让世人尤为关注。这种实现财富积累的快速,让如何处置财富、看待财富成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某种程度上,对待财富态度的不同,往往是热衷千金散尽地回报社会的西方富人和子承父业观念异常浓厚的中国富人之间观念激烈碰撞的渊薮。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彼得强调,财富并非他成长中的重要因素,以他的家族为例,无论是他的父母还是他们兄妹,更关注的是成长中的快乐。他们为父亲将绝大多数的财富奉献社会而欣喜,同时也为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而欣慰。

据彼得透露,即使是小时举办自己的歌剧所需的小额款项,其父亲也仅是给予至多10%的支持,其他的都要靠他自己去募集。而出席会的李开复、徐小平、熊晓鸽都坦言,作为父母的他们可能至少会支持孩子50%的所需款项,甚至全部。

客观而言,中国富人对于财富传承以及子女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中国“富二代”的生存现实。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即使在父辈将家族的事业交到他们手上之前,也从不差钱儿。一部分自然成了财富的附庸。

在美国曾经有过一个统计,年收入在7万美元左右的人,幸福感是最强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财富并非一切,而巴菲特家族的基因,尽管从物质而言已富可敌国,但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

必答题?

对于中国的“富二代”来说,问题不是让他们找到《圣经》中西方世界的那个通往天堂的窄门,而是如何在东方世界去实现自我。中国有句俗语称“富不过三代”,在创业、守业,直至破败之间,为何过去的大部分中国富人总摆脱不了这个直线式的宿命。破解这个难题,似乎永远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旅程。

近日比较火热的新闻,要数詹姆斯?默多克可能是其父新闻集团总裁鲁伯特?默多克的接班人。尽管已80高龄的老默多克屡次表示自己状态良好无意退位,但来自媒体的种种迹象来猜测默多克正秘密培养四子詹姆斯,以在其能胜任的时候接过新闻集团的大旗。

在西方,像传媒大亨默多克这样乐此不疲地培养接班人的做法,并不受主流价值观待见。对于家族式传承的界限,也无法用东西方差异来简单划分。

美林证券创始人的儿子詹姆斯?美林,经过个人的努力最后成了一名诗人;影星成龙曾经希望儿子房祖名习武以承父业,然而在父亲这座高山之后,房祖名自叹难以超越转而选择了音乐;股神之子彼得也没有因为在投资领域一呼百应的股神父亲,而过分执着在金钱上的成功,转而选择了更能体现自我个性的音乐。

“只有个性化的成功才具有意义并引发共鸣”,彼得的感悟颇具代表性。想像一下,如果那些希望选择自己道路的“富二代”遭遇家长制作风的话,肯定是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如今的中国,过度的负面曝光早让“富二代”成了地道的贬义词,飙车肇事、目中无人、狗仗人势……,此类的形容词都扣在了“富二代”的头上。

对“富二代”的刻板印象,和W姓的“京城四少”、爸爸是“李刚”的部分官二代这些极具代表性的人物相伴生,成了时下中国的独有现象。

无可否认,这种以片面的眼光对准一个群体鄙薄难免误伤无辜,于是不难理解内地女首富张茵在“两会”期间呼吁的“不要歧视‘富二代’,其实他们也有很多好孩子也很努力”的观点。

对于“富二代”群体,彼得有着让半数以上国产“富二代”汗颜的建议,“如果‘富二代’只关注外在的幸福,比如高档汽车、豪华住宅、巨额财富,将无法理解真正的自我价值所在,也无法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在世界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巴菲特对儿子彼得的观点甚为赞同。在他眼里,“这个世界并不亏欠于你,而你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来为世界做些事情,尤其是为受苦的人们做些事情。”

当世人盲目纠结于股神的财富积累与数字神话时,巴菲特家族却指明了一条无关财富的投资之道。这条道路无关财富,无关表面的成功,而是真正实现自我的积极过程。

值得赞叹的是,彼得没有从父亲那里获得过可以奢侈一切的支票,而是通过经年的努力终于在音乐的世界里证明了自我,最终凭借为美国印第安原住民纪录片《500部落》所谱的《魂》获得了艾美奖。

更值得肯定的是,身为股神之子的彼得一直主导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热衷音乐与慈善的同时,他没有选择去、飙车、追明星这些中国部分富二代所热衷的生活方式。尽管,他比谁都更拥有这样做的客观条件。

上一篇:古滕贝格谢幕 下一篇:寻找你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