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18 10:06:16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肾性贫血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使用rHuEPO将40例慢性肾衰竭并血液透析患者分成两组,观察治疗后2、4、8、12周时与治疗前相比红细胞数(RBC)、红细胞比积(Hct)及血红蛋白含量(Hb)的变化。结果:26例使用rHuEPO 100~150IU/(kg・周),6000~9000IU/周,治疗后RBC、Hct、Hb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1);14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治疗后RBC、Hct、Hb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能较好地纠正肾性贫血。

关键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093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常见的并发症。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是贫血的主要原因。为了使CRF患者的贫血得到充分治疗,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用小剂量皮下注射Epo(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观察40例维持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4~76岁,平均52.8岁。原发病:慢性肾炎17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5例,狼疮肾5例,痛风肾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肾脏病诊断标准[1]。确诊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尿毒症期并开始血液透析6个月~5年,透析时间8~12小时/周。治疗前红细胞压积(HCT)<0.25(25vo1%),治疗前血红蛋(Hb)<9g/L,既往从未用过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

治疗方法:EPO 100~150IU/(kg・周),分2~3次皮下注射(6000IU/周或9000IU/周)26例,同时根据化验情况给予铁剂、叶酸、维生素B12及钙剂、活性维生素D3,其他如降压药等维持原治疗方法不变。观察对照组生理盐水治疗开始前、2、4、8、12周时红细胞数(RBC)、红细胞比积(Hct)和血红蛋白(Hb)含量,达目标值(Hct 33%~35%,Hb 110~120g/L)后按15~30IU/(kg・周)减量,将剂量调整至治疗剂量的2/3,长期维持治疗,每2~4周检查RBC、Hct、Hb,使其维持在适当水平。

观察指标:用药前1次、用药后2、4、8、12周时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RBC)。

疗效判断标准:①贫血改善:观察期内HCT上升>0.03(3vol%);②无显著改善:观察期内HCT上升不足0.03;③无效:观察期内HCT未见上升或下降。

统计学处理: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指标测定值用(X±S)表示。

结 果

26例患者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4周后20例贫血症状改善77%,4例于6周后调整剂量贫血症状改善,总改善率92%,RBC、Hct、Hb都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血K+、BUN、Cr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提示rHuEPo对血K+、BUN、Cr的影响不明显。本组应用rHuEPo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食量、活动量均有明显增加,皮肤色泽及倦怠程度多有好转。见表1。

讨 论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系统造血有赖于EPO,而成人EPO主要在肾脏合成,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大量肾组织破坏,EPO分泌减少,致使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贫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是生成EPO的部位[2]。肾性贫血患者不仅EPO生成减少,同时伴有EPO释放缺陷,致使血液中EPO浓度下降。由于透析患者贫血主要原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因此补充EPO以纠正其不足是治疗肾性贫血的关键。rHuEpo是治疗肾性贫血的特效药[3]。透析患者Hb<80~90g/L则可使用rHuEPO治疗,但很多学者认为[4,5],更早地使用rHuEPO不仅更能使尿毒症患者的肾性贫血得到有效的治疗,也提高了心脏功能和体能,用药后血红蛋白迅速上升,无需再输血。心脑功能、体力被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个别疗效不佳原因:①由于药物半衰期及清除率等的个体差异。②缺铁可导致缺铁的红细胞生成,产生小红细胞和低血红蛋白性贫血,红细胞压积不升或上升延缓。血清铁蛋白水平是反映铁贮备的指标,如血清铁蛋白<100ng/ml为铁贮备不足。需及时补铁治疗。③其他的影响疗效因素如继发性甲旁亢、铝中毒、透析不充分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观察[6]。所以对贫血较重、血压不高者可予稍大的起始剂量,而对于高龄、血压高、有脑血栓病史等患者剂量不宜过大,使Hct增长控制在30%~33%,Hb控制在100~110g/L为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中还观察到,高龄、感染、透析不充分(<9小时/周)、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胃炎、慢性肺疾病等也会降低EPO的疗效,应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陈裕胜,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记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6):355-357.

2 袁红波,楼季庄.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8,28(3):410-414.

3 王海燕.肾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527-1532.

4 郝继英.肾性贫血治疗的现状及展望[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2,1(1):50.

5 刘俊,侯凡凡.肾性贫血的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7):425.

6 董德长.实用肾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51-752.

上一篇:膀胱切除Mainz Ⅱ尿流改道术25例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237例治疗体会